2008/12/31

[活動]高瞻嘉年華:節能減碳行動研究競賽

透過關懷身旁環境,可尋找提升生活品質與有效利用能源兼具的策略。發揮創意、觀察力及行動力,推廣校園節能減碳行動研究企劃,
共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
以台灣北區高中職學校對推廣校園節能行動研究有興趣之學生為對象,徵求研究計畫之稿件,並由高瞻團隊老師及專家進行評選,將選出40名學生參加第二階段兩天一夜營隊活動,評審標準包括組織結構、研究方法、應用價值、發展潛力、文辭表達、文獻探討等。

第二階段:
舉辦二天一夜「節能減碳」體驗營,營隊內容將以「節能減碳」為核心主題,並安排共同演講與核電廠參訪。
營隊體驗課程內容包括:
(1). 觀察與尋找問題課程與訓練-「出門找問題,入門找答案」活動
(2). 數據處理與簡易統計(以 Excel為工具)
(3). 行為量化技術-以男女行為表徵為例
(4). 邀請專家針對「節能減碳」主題進行講習,增進學生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5). 透過實地參訪核電廠,讓學生了解真實環境,針對科技整合後核能發電之效益、成本、與安全防護等相關議題,與核二場核電專家對話

第三階段:
營隊成員繳交完成之行動研究成果,將聘請具有實務經驗之專家評選出表現優異隊伍,並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以激化實務學習成果,並透過瞭解周遭環境,建立愛護環境與節省資源的情懷與使命。

二、參賽條件
1.北區(含宜蘭、花蓮)公私立高中職學生,以校為單位組隊參加。
2.每隊最少二位,最多八位學生參賽,建議有一名指導教師。
3.每隊至多投稿二件作品參賽。
4.入選團隊得參與兩天一夜體驗營,每隊最多四位學生參加營隊,若不參加營隊則自動喪失決選資格。

三、行動研究計畫書格式
1.含主題、目的、方法、預期結果、參考文獻
2.目的包含動機、理念
3.方法包含觀察或實驗的設計、步驟,對照組的設計、量化參數等
4.字數約1000字~3000字,附圖或照片為佳,頁數不限
5.98年2月1日截止

似、相關期程
1.公布第一階段入選與營隊成員名單:98年2月11日(三)
2.節能減碳營隊日期:98年2月20日(六)、21日(日)
3.決賽稿件繳交日期:98年3月22日(日) 12:00
4.公布決賽結果:98年4月3日(五)
5.成果發表會:98年4月11日

官方網頁 請按此
主辦單位:中山女中

2008/12/30

[新聞]台大研究:黑潮發電 夠台灣用還有剩

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謀求能源自主,發展替代能源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在所有替代能源中,「黑潮發電」可能是台灣最有希望的機會。

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昨天召開,行政院科技顧問、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在會中指出,氣候變遷與能源問題,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經建會已訂定目標,要在2025年,讓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百分之八。台灣去年再生能源只占總發電量百分之三點八五。

然而就目前的再生能源來看,台灣的水力發電發展有限,且不穩定;風力強度不高;太陽能與生質能的發展,受限於土地面積的因素,發展也有困難。李嗣涔直指,黑潮發電是台灣很好的機會。黑潮發電的優點在於「乾淨」,零二氧化碳排放;且發電量大,發電裝置容量可達60GW(百萬瓩)。台灣目前總發電裝置容量約34GW。

黑潮由南向北經過台灣東岸,流速每秒平均一公尺以上,是強勁且穩定的洋流;李嗣涔指出,黑潮在經過台灣東部時,流速加快、位置與流向穩定,很適合開發。黑潮的流量是亞馬遜河的一百倍,是密西西比河、長江的一千倍。根據今年五月「台大對新政府的期許」報告書,台大黑潮發電研究團隊初步規畫未來在東部靠近蘭嶼、綠島、花蓮、蘇澳的海域中,選擇四個廠址,在各約一百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布放海流渦輪機。

黑潮發電是將海流渦輪機組和系統平台以纜線錨固在海床上,利用黑潮的洋流力量帶動渦輪發電機。李嗣涔表示,這項技術的最大挑戰是開發高性能的海流渦輪機,以及將這些渦輪機錨固的技術。

「就看國人有沒有信心要開發,」李嗣涔希望台灣能打破「老二觀念」,不一定要等到別人有了我們才跟著做。他以巴西發展生質酒精為例,他們在三、四十年前就投入發展,至今已成該國主要能源來源。

聯合新聞網
轉貼日期:2008.12.30



黑潮發電 台電10年前研究過

台電主管表示,台電十年前曾研究過利用黑潮發電的可能性,但黑潮位於深水區、離岸遠、台灣又多颱風,設備的建立及供電的穩定都有技術問題待克服。

台電主管指出,黑潮流速快、流量又穩定,若能利用確實很有價值;但要利用黑潮,必須先克服深度、距離、氣候、生態等問題。

台電表示,黑潮流經台灣東海岸,水深幾千公尺,如何將機器放到那麼深的地方,還能挺住平均每秒流速高達一點五公尺的黑潮水,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另外,黑潮流位在距離岸邊卅至五十公尺的地方,離岸很遠,怎麼拉輸電線也是非常大的考驗。目前海流發電技術最先進的英國,距岸邊也僅一至廿公尺而已;離岸五十公尺以上者,目前只有示範系統,而沒有實際運轉的例子。

同時,因為黑潮流經的東海岸,是颱風容易侵襲的地區,要如何維持又遠又深的發電系統而不被颱風吹壞。此外,攔下黑潮更可能會影響生態,更必須慎重考慮。

台電主管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能確實是可以開發的部分,但實際面的確有些因素要克服,如潮汐發電,台灣因為潮差不夠就無法發展。若台大有心要研究如何利用黑潮發電,台電樂觀其成。

聯合新聞網
轉貼日期:2008.12.30



洋流發電 學者:每年產值逾2000億
「黑潮是上天給台灣最好的禮物,也是台灣能源自主的唯一希望。」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教授陳發林在「台大對新政府的期許─台灣能源自主與產業開創契機」報告書中表示,目前全球尚未有針對洋流發電的設備技術;如果台灣率先投入,不只發電,相關的設備與技術每年就可帶來超過兩千億元的產值。

陳發林指出,在深海中以纜線錨固渦輪機的技術,目前只有美國能辦到,但美國不擔憂能源問題,沒有研發替代能源的迫切性,尚未進入這個技術領域。

目前世界上的海流渦輪機錨固技術,都是放在淺海,以潮汐發電為目標來設計,但是陳發林指出,在比黑潮更強的墨西哥灣流中,石油公司的錨固技術可以固定海面下三千公尺的平台,所以深海錨固技術並非不可行。

如果技術成熟,一台海流渦輪機的發電裝置容量約一百萬瓦,廿四小時運轉,一年可以工作約三百天,初步估計一台海流渦輪機的成本要數千萬元。陳發林說,廠址的調查、選擇是這項計畫的重點,最適合的地點是海流強、深度淺、地質穩固,且離岸近的海域。要離岸近,是因為可以節省拉海底電纜輸電的成本。

陳發林希望能花三到五年進行先導型實驗測試及可行性評估,包括渦輪機可行與否、錨固工程的研究、電力系統的建置工程評估、營運與後續維護方式以及環評。

海流渦輪機的轉速很慢,每分鐘約十幾轉。陳發林說,這種裝置會吸引魚群聚集,未來也可以進一步發展遊憩功能,讓遊客坐船欣賞數以千計海流渦輪機的壯觀景象,以及附近的魚群。

渦輪機的缺點是會有像是貝殼之類的海中生物附著,需要利用無人潛艇以高壓水柱清理維護。

聯合新聞網
轉貼日期:2008.12.30

[新聞]生產太陽能電池 我全球第4大

太陽能電池自70年代能源危機後,始試用於陸地發電,千禧年後,太陽光電的主要發展國家德國與日本,分別以優惠收購電價及設備補貼等方式積極推廣,使全球市場需求大幅攀升,以約30%的年平均成長率持續擴張,前景看俏。

另方面,油價高漲與節能減碳趨勢持續發燒,讓能源議題持續受到矚目,世界各國均積極推動環保取向的再生能源,也促使太陽光電系統的發展。


 太陽光電業 每年平均成長30趴

 根據經濟部《太陽光電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報告,全球太陽光電累計裝置容量在2005年達4.6GW(10億瓦),2006年累積至6.3GW,2007年再增加到9.1GW。全球太陽光電產業產值則從2006年的145億美元成長到2007年的186億美元;依此成長率,估計到2010年,市場將達364億美元,2020年可望超過1000億美元。

 在全球太陽能電池生產部分,台灣已名列全球第4大生產國,僅次於中、日、德。去年台灣太陽能電池廠商整體產值達430億元,今年將首度突破千億元關卡,生產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預計達1148MW(百萬瓦),成長十分迅速。


 預估2020年 市場超過千億美元

 工研院太陽光電科技中心主任藍崇文直指,台灣的太陽光電產業以外銷為主,雖然表現不俗,但反觀國內的內需市場卻十分貧瘠,發展幾乎牛步化。

 藍崇文表示,經濟部能源局效仿日本經驗,早在2000年就推動太陽光電設備設置補貼措施,但8年來,國內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只累積了3.9MW,相較於台灣目前1年就有500至1000MW的輸出,凸顯太陽能發電應是台灣未來看好的潛力產業,作為再生能源的發電運用,成長空間很大。


 電價太便宜 反而阻礙內需發展

 藍崇文分析,太陽光發電設備每峰瓩約30萬元,能源局最高補助15萬元,民眾仍得自掏腰包10多萬元裝置設備。其次,目前太陽能發電成本仍居高不下,1度電發電成本約13元,而現行市電價格1度2.5元,足足高了4倍多;加上每峰瓩的太陽能光電系統1天僅發3度電,民眾可能需好些年才能回收成本。

 他表示,國內電價便宜,是太陽能發電普及的最大障礙,目前正在立法院審查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納入德國的作法,期望由政府以市電3至4倍的價格向民眾收購太陽能電,提高民眾的安裝意願。


 製程國產化 建議業者提升技術

 藍崇文也強調,國內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廠商,原料、技術乃至生產設備仍仰賴國外進口,連帶提高太陽光電系統的生產成本,建議業者提升自我技術,注重技術自主、設備自主。唯有製程「國產化」,才能讓太陽光電系統的價格更平民。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2.30

2008/12/24

[活動]2009都會36 挑戰活動

‧活動期間:2008/11/15~12/31 17:00止

‧活動辦法:
睜大您的雙眼仔細瞧瞧,凡是依序猜對6個城市的著名景點,即有機會獲得限量的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2009都會36月曆」!

‧抽獎方式&獎項:
將於2009/1/1電腦亂數抽出5名挑戰成功者,可獲得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2009都會36月曆」一份。

活動網頁請按此


我把我的月曆,掛在學校的地科教室內,同學可以到地科教室看
六地區在36年間的衛星影象變化

Janni心得:當地球停止轉動

當地球停止轉動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片長:1小時44分

影片一開始,就是投影出(類似)桿菌的顯微照片,
它讓我想到了,火星上曾經宣嚷一時的"疑似生物的照片"
原來電影一開始的場景在大學的課堂上
(故事我就不說破,免得壞了看電影的fu,下面網址中可以看到故事簡介)

一開始滿期待的,滿場外星生命與地球生命的接觸
故事情節沒有很緊湊的感覺,看完的fu是"是喔"
但,內容很不錯
很值得思索

其中,外星人剛開始說得那些話,我真想拿下來放在部落格裡
值得多加回味,但我來不及抄

裡面看的到科學家與軍隊面對外星生命時的態度
想去瞭解它 還是 無法控制就摧毀它

看到很想給他巴下去的臭小孩


還有還有,外星人會講中文喔! 雖然是怪怪的中文,至少不必字幕,我可以聽的懂

我會推薦看~ 還不錯看

官方網頁
yahoo電影


下次期待1/23的宮奇峻電影囉~
希望宜蘭有日文發音版!我不要看中文發音啦~

2008/12/23

97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講義錯誤修正

高一地理(南一) 點線面 講義

p.172 13. C => A
p.156 4.(1) B => C
p.155 10. C => D

97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地科講義錯誤修正

97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地科教學講義錯誤修正

p.51 10. C => B
p.50 二、5. BE => BCE
p.87 2. 答案應為 BCA

2008/12/22

又得錦旗囉!

恭賀各位小翅膀們
上週,生活秩序得第三,掃廁所得第二
(OS:我們好像很會掃廁所喔~)

所以,星期三,班週會結束,我會請吃東西喔~

週會演講"累格"的影片

今天週會演講時,那部與我們緣分淺薄,不出來的累格撥不出的影片...
.... Mr. Adult

一個窮困潦倒,連妻女都離開他的 歐吉桑
看到了一把電吉他,想到了當年自己的夢想......

號召當年的伙伴,這些伙伴也因生活,早已忘記當初年輕的自己

組成樂團後(那位水果北杯演技真好!)雖然掌聲奚奚落落,
能成就自己的夢想,作夢也在笑吧!

請見youtube網站

[課程補充]古生物化石群

生物群名稱/距今時間/發現地/主要生物種類

甕安生物群/約5億7000萬年前/中國貴州甕安/海綿胚胎、三胚層動物、真菌

埃迪卡拉生物群/約5億7000萬年前/澳洲埃迪卡拉山/節肢動物、棘皮動物、腔腸動物

澄江生物群/約5億3000萬年前/中國雲南澄江/節肢動物、蠕形動物、腔腸動物

伯吉斯生物群/約5億1500萬年前/加拿大洛磯山脈南部/節肢動物、環形動物、腔腸動物

2008/12/16

[教育新聞]高中女生分子研究 考倒李遠哲

廖素慧/嘉義報導
嘉義女中學生林育惠從不補習,由老師莊立山指導「氣體穿過氣泡的行為研究」,提出直線形分子的新發現,榮獲今年旺宏科學獎金牌,莊立山、校長陳怡君都沾光獲獎,此新發現連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也被考倒;林育惠靦腆地說,將來希望研究物理科學。


嘉女林育惠 榮獲旺宏科學獎金牌

林育惠是竹崎長大的鄉下孩子,昇平國中畢業,從小討厭補習,父親任職自來水公司、母親在私人公司上班,她對物理深感興趣,念嘉女以後,莊立山老師引導做實驗,加強她操作實驗的研究能力。

莊立山說,已畢業學生林薏茹喝沙士發現氣泡並非直接破掉,而是漸漸縮小,且並未完全消失,他一開始也不相信,翻找相關科學文獻,毫無所獲,最後向以分子動力研究獲諾貝爾獎的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請益,李遠哲也認為氣泡是溶入液體。


花半年做實驗 「飛刀理論」出爐

林育惠用半年時間做實驗,用其他分子形狀是線形的氣體,如乙炔、笑氣,放入肥皂水,發現氣泡也明顯縮小,因此提出直線形分子質量集中在小小的截面積上,像飛刀一樣射穿泡膜、氣球,甚至塑膠袋,暫稱「飛刀理論」。

二氧化碳氣體穿越氣泡而非溶於液體新發現,讓林育惠勇奪金牌獎,也賺到四十萬元的獎學金。莊立山指導學生做科學研究連年獲獎,以卅八分的最高積分,榮獲特殊貢獻獎。

「我只出一張嘴」,莊立山說,從旁指點,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讓他們犯錯,學生反而學得更多,實驗、撰寫報告、製作簡報,全都是學生自己來。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2.16

[教育新聞]中一中學生研究抗癌藥 獲金牌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何大一提出愛滋病毒的雞尾酒療法,人類是否也能發現對抗癌症的雞尾酒療法嗎?」年僅十七歲的台中一中三年級學生陳其寬,運用維生素甲酸,結合抗癌藥物「紫杉醇」,提升對抗癌細胞的藥物功效,卻能降低藥物對病患身體的傷害,帶來癌症臨床醫療研究重大突破,昨天獲得旺宏科學金牌獎。

旺宏科學獎召集人李家同教授表示,「偉大的研究都要建立在基礎之上」,台灣若是想要培養獨立生產的優秀工程師,「就要打穩根基、加上好奇心與創意」。

第七屆「旺宏科學獎」昨天頒獎,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表示:「只有長期扎根基礎教育,奠定實力,才能與全球競爭。」

以數學研究作品「空間中的九點圓與尤拉線」榮獲最高榮譽「旺宏獎」及四年獎學金四十八萬元的鄭鉅翰,目前正就讀清華大學理學院學士學程班。

他注意到幾何學「九點圓」性質—「在一個平面中,三角形具有九點圓、尤拉線等性質」,但他藉由3D繪圖發現,「不只平面三角形有此現象,立體三維空間也有!」成果可以應用在建築與空間研究領域。

獲得旺宏科學獎「金牌獎」的嘉義高中學生龔俊豪十分關心環境污染議題,實驗過程意外發現添加螢光黃和薔薇紅的染料時,會產生不同波長,實驗作品「利用自製螢光測定裝置探討光敏劑發光」可以應用在「氧化還原滴定實驗」,藉由觀察波長不同,判定實驗反應產生的時間。

立志當女科學家的嘉義女中同學林育惠同樣得金牌獎,化學作品「氣體穿過氣泡的行為研究」,從好奇可樂、沙士和啤酒的氣泡「先縮小再消失」現象,發現二氧化碳、乙炔和笑氣等氣體,具有一直線型分子結構與分子質量大的特性,容易穿透膜,導致氣體流失。

銀牌獎得主是高師大附中學生李雅廷,生物作品「老菌新希望!」發現Pseudomonas mendocina菌株可以降解戴奧辛,實際應用在解決中石化安順廠(戴奧辛含量全球之冠)的問題。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2.16

2008/12/14

[新聞]12/14晚間7點,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

雙子座流星雨也為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活躍日期一般介在12/7~12/17之間。國際流星組織(IMO)預測今年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落在12/14凌晨7時,但可能有前後2 小時的誤差;預測流星數量最多每小時約120顆。流星來源是第3200號小行星菲以頌(Phaethon),是目前唯一確認來自小行星的流星雨。

  雙子座為冬季黃道星座,入夜後即已在東方天空中,天亮前西沈,整夜可見;但今年月相逢幾近滿月,且月亮就位在雙子座中,使得整晚均受月光影響,可見流星數量將大減。然而因雙子座流星雨的流星數量眾多,因此如果天氣晴朗的話,在月光下可能仍可見到不少流星。

  因此,想觀察雙子座流星雨者,不妨在12/13的傍晚入夜後,一直觀察到12/14的凌晨天亮前,受月光影響之後的數量,約還有每小時10~20顆左右,流星速度約每秒35公里,平均亮度中等(約2-3等),偶有火流星。



原始網頁

[新聞]12/13-14最大滿月照片欣賞

右圖為臺北天文館同仁周紹孔(紀宇)先生所拍攝的2008年5月20日最小滿月與12月12日最大滿月的比較影像。從照片中可明顯看出月亮的大小差異頗大。有興趣者,不妨與本文下方新聞中的示意圖比較看看喔!

2008.11.25—原新聞)

  12月12日晚上到13日凌晨這段期間,將出現臺灣地區近年來所見的最大滿月!在12/12傍晚到12/13清晨,只要天氣晴朗,都可以觀賞這個巨大的滿月,看起來真的會覺得很壯觀喔!

  12月12日月亮東昇時間為16:31(東偏北方30度),隨著時間逐漸西移,於12月13日清晨6:58西沈(西偏北方30度)。雖然在滿月時刻月亮最大,不過其實人的眼睛察覺不出月亮有大小的變化,整晚的月亮都會大致保持大大的滿月樣貌。

  影響所見之月亮大小的原因有幾項:

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為橢圓形,在軌道近地點時看來會較大,在遠地點時會較小。

因地球為直徑約12800公里的球體,滿月時刻若在午夜前後,臺灣地區比較接近月亮,月亮看來因而比較大。

臺灣地區位在北緯22~25度之間,如果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恰在臺灣地區正上空,也會因比較接近月亮而看來較大。

  本次月球在12月13日凌晨0:37達到望的位置,隨後在6時通過今年中最接近地球的近地點(356,566公里),由地球中心所見的月球視直徑達33.51角分,本來就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滿月;前一次比它大者在1993年3月8日,下一次於2016年11月14日。

  不僅如此,也因滿月時刻恰在午夜前後,又正好位在赤緯+27度左右,使得位在地球表面的臺灣地區幾乎在月球正下方,比地球中心還接近月亮約6240公里,因此在臺灣地區所見之滿月視直徑達34.1角分,比今年5月20日的最小滿月大了5.1角分左右(約為滿月平均視直徑~31角分的1/6)。前一次在臺灣地區所見類似大小的月亮約在1999年12月23日凌晨,下一次則也是在2016年11月14日。

  除了最大滿月之外,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雙子座流星雨,國際流星組織預報極大期落在12月14日上午7時前後,在最佳狀況下,每小時可達120顆左右,流星速度不快(每秒35公里),偶有亮流星。但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恰巧淹沒在月亮的光輝中,使得可看度降低許多。不過,因這群流星雨的活動日期介在12月7日至17日之間,且流星數量眾多,因此如果天氣晴朗的話,在月光下可能仍可見到較明亮的流星。

  所以,無論您身在何方,都建議您別忘了抬起頭來,觀望這個會讓人覺得幸福滿盈的最大月亮,如果還幸運地見到了月光中的流星精靈,幸福感會更加倍喔!

原始網頁

[新聞]大學生發現地外星系

三名荷蘭萊頓大學的大學生在一項研究計畫中無意中發現了一顆質量約為木星五倍的系外行星。這顆恆星的亮度有週期 2.5 天 1% 的變化,經過歐南天文台 VLT 觀測,確認恆星亮度變化是起於行星從前方通過,遮蔽了部份星光。這顆恆星編號 OGLE2-TR-L9b,表面溫度約 7,000K,行星距離恆星僅日地距離的3%。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2.14

恭喜114張家昀、呂怡佳、吳靜婷同學,參加第二屆全國高中職大賽,獲得入選獎

恭喜114張家昀、呂怡佳、楊宜庭同學
參加第二屆全國高中職大賽,獲得入選獎

全國只有36組獲得入選耶! 恭喜恭喜!!

得獎名單
得獎網頁

2008/12/4

賀 陳定霖、陳昀儒、陳芷萱三位同學參加「2008和泰汽車節能環保季-省省大國民節能環保創作大賽」獲得入選

賀 陳定霖、陳昀儒、陳芷萱三位同學

參加「2008和泰汽車節能環保季-省省大國民節能環保創作大賽」
獲得入選!!
作品名稱:羅東夜市節能計畫書
嘿嘿 我指導的耶

恭喜呀恭喜~~~

官方網頁

2008/12/1

[新聞]今傍晚將有天文奇觀 金星木星雙星拱月

金星、木星今天傍晚將與月亮一起在天空上演(雙星拱月)的美妙天象。

今天天黑前,西方神話中主管愛情和美麗的(維納斯)女神金星將與(行星之王)木星相聚,這對夜空最明亮的星星,還將與一彎細細的娥眉月一起在西南方低空的星空舞臺上相依相偎。

據了解,近幾天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由西向東追趕著木星。今天上午9點,金星已經追上了木星,兩者相距最近;深夜11點,月亮追上了木星,並且最靠近木星。明天凌晨零點,月亮追上了金星,並遮掩金星。

大家在今晚觀賞時,應選擇在西南方的開闊地,避開山丘和建築物的遮擋。(雙星拱月)在太陽下山後就要閃亮出場,精彩的演出時間只有半小時。如有望遠鏡,還可欣賞金星般的芳容,並觀賞木星附近幾個排成一排的衛星。這些衛星看上去就像小星星,其實它們比月亮還要大,只是因為離地球相當遠才會看上去顯得小。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2.1


天文館周紹孔拍攝作品







天文館林琦峰拍攝作品


2008.12.2 許燕拍攝
照片正立









照片倒立(悲傷月亮)

2008/11/27

拍賣囧新聞

「山也BOT、海也BOT」台灣政府拍賣土地之冏,還有哪裡不能BOT?台灣生態豐富,但許多動物無家可歸,好在有人替他們發聲、請願,中華白海豚、諸羅樹蛙、深海珊瑚...,是否令你覺得又冏、又心疼?

放寬視野,全球環境息息相關,可能冏到你、也可能冏到我,今年世界多災多難,四川震災、緬甸風災、毒奶風暴,實在「囧」到不知所措;北京奧運引發全球關注中國環境問題、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續「囧」況,值得觀察……



票選日期:2008/11/24~2008/12/25
公佈票選結果記者會:2008/12/30
票選方式:請任意勾選您認為重要的新聞,類別及數量不限。

活動網頁請按此

[新聞]烏龜殼怎麼來的?2億2千萬年化石說分明


(法新社巴黎26日電) 一塊在中國西南部出土,令人驚訝的2億2000萬年前的完整化石,解答了一個長久以來對爬蟲類演化的激辯:龜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一份刊登在今天出版的「自然(Nature)」科學雜誌中的研究,科學家報告他們發現了一種過去失去聯結的物種:半甲齒龜(Odontochelys semitestacea),牠們的外殼直接從肋骨和背骨演生而來,而不是某些學者所主張的從皮膚演化而來。

這項發現同時讓人推測,烏龜最早可能是生活在水中而非陸地;同時將烏龜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再提前大約1000萬年左右。

烏龜發展出一種像防彈衣一樣的上殼,被稱為甲殼(carapace),連接到一個較軟的底部,稱為腹甲(plastron)。

但由於缺乏確切的證據,科學家早從1800年代就一直討論,烏龜的活動房屋是如何形成的。

其中一支理論認為,這種殼是由皮膚逐漸形成的。

但另一種理論認為是先形成腹甲,接著肋骨再自然發展並加寬,同時背骨也變成硬甲殼,讓烏龜可以縮進去躲避掠食者。

加拿大自然科學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Nature)古生物學家吳肖春(Xiao-chun Wu),也是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表示:「有了半甲齒龜,我們現在有清楚的化石證據,證明這種動物的演化過程。」

研究小組召集人,中國杭州的浙江自然博物館(Zhejian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劉林俊(Lau Lin-Jun,譯名)表示,新發現也指向烏龜原來是水生動物的證據。

半甲齒龜在背部只有一半的殼,但卻和今天的烏龜一樣有完整的腹甲,證明牠的肚子在水中容易暴露在由下而上進襲的掠食者攻擊。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1.27

2008/11/26

[新聞]薄層綠屋頂實驗 盼助降室內高溫

台北市信義國中的警衛室被高樓大廈包圍,是都市熱島效應的典型受害者。每到夏季,這裡室內溫度高達35度以上,雖然裝了好幾台冷氣跟電風扇,但警衛先生們還是熱到受不了。錫?環境綠化基金會決定在這裡推動薄層綠屋頂的實驗。薄層綠屋頂的結構包括了防水層、防止植物根系滲透的阻根板、蓄水層、排水過濾層、混和土壤還有最上層的植物。對植物來說,屋頂是生存環境非常嚴苛的地方。不但要忍受四五十度的高溫、陽光曝曬,還要耐乾旱、耐貧瘠、耐颱風豪雨,不需要常常維護管理就能自己生長。也因此,植物的選擇是綠屋頂成敗的關鍵。現在錫?環境綠化基金會與信義區公所合作,在區公所的屋頂上進行屋頂植栽的觀察。根據研究,綠屋頂可以降低室內溫度2-10度,而屋頂表面溫度可以降低15-40度,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改變都市的微氣候。聯合國環境計畫研究更指出,當城市的綠屋頂面積達70%時,整個城市的二氧化碳將減少80%,而熱島效應將完全消失。在台灣,綠屋頂還在起步階段,急待更多成功的案例建立之後,再逐步推廣。


(2008-11-24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貼文日期:2008.11.26

[新聞]全球暖化嚴重 台灣暴雨增一倍

現在的天氣是越來越怪,這個秋天因為天氣很熱,飛來台灣北部的候鳥大量減少,怪現象更可以往前推,今年九月連續來了三個颱風,而且每個都來勢洶洶,短時間內就帶來破一千厘米的雨量,這可不是偶然發生的現象,拉長五十年來看,這改變其實是非常劇烈的。雨要下就下很大,不下就一滴也沒有,劉紹臣說,這恐怕就是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也就是水災、旱災會更頻繁,將來水資源的管理、將受到嚴峻的挑戰。因為參與研究氣候變遷,曾經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中研院學者劉紹臣表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阻止地球繼續暖化,得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來著手。他覺得目前政府需要更努力,因為台灣減碳的速度實在太慢了。記者林靜梅陳保羅台北報導。

(2008-11-22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貼文日期:2008.11.26

[新聞]節能餐盤 發明展奪銀

2008/11/21
國際太空站今天過十歲生日。台北時間下午兩點四十,太空站正式滿十歲的時辰,在地球上,太空中心的工作人員熱烈慶祝。太空船上的太空人則還在睡夢中。畢竟,太空的作息跟地上不一樣。
以酒精燈加熱的歐式自助餐盤稍加改裝,也可節能減碳!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蔡宏政研發「環保節能餐盤」,在餐盤上加裝電能加熱系統,加熱一分鐘可保溫半小時,又避免燃燒酒精產生二氧化碳,獲今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銀牌獎,且已申請多國專利。

 高科大工業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宏政,與在吳鳳技術學院任教的胞兄蔡宏榮,找一家電熱產品廠商合作,花費近半年時間研發環保節能餐盤。

 蔡宏政說,環保節能餐盤以電能通過硼硅玻璃鍍膜生熱,並透過水的加熱與循環保溫,加熱到八十度後自動斷電,每加熱三分鐘可保溫半小時,比傳統自助餐盤減少八十%至九十%的能量消耗。

 環保節能餐盤獲獎後,吸引不少廠商詢問,已在台灣、中國、德國、美國申請專利,未來將與廠商合作開發全新餐盤,或推出舊餐盤改裝服務。


原始來源:時報資訊
貼文日期:2008.11.26

[新聞]替代能源新星 海浪幫浦發電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英國工程師最近發明一種提供可再生電力、類似幫浦作用的器材「Searaser」,不僅成本低廉,效果也極為顯著,只要一個Searaser即可產生足以供應四百七十戶家庭使用的電力。

Searaser其實就是波能轉換器,它是由兩個連結活塞的浮筒組成,藉著海浪移動發揮作用。浮筒一個在上,一個在下,海浪位移時,上半部的浮筒升起,海浪下降時產生的重力,又將活塞推回原位,海水即可因此被抽取到數十甚至數百公尺的高處,藉此驅動發電機產生電力。

Searaser原型機剛剛完成測試,它在實驗中通過一個小碟子直徑的水管,將海水抽到五十公尺的高處。全尺寸的Searaser預料可抽引海水通過垃圾桶蓋直徑的管子,到至少二百公尺的高處儲存。

Searaser有別於其他的波能轉換器,因為它雖然僅以一條可彎曲的繫鏈,與置於海床的重物相連,但由於它使
用的是雙動式活塞,因此活塞的正反向都可製造大量受壓的海水,而且不管在深海,抑或僅有九公尺深淺海,Searaser都可發揮作用。

發明Searaser的工程師史密斯估算,一個完整大小的Searaser,可供應四百七十戶使用的電力,若要供應二千萬戶用電,需要四萬三千個Searaser。

Searaser的好處是,海水代替石油提供潤滑幫浦的作用,使用的是完全乾淨的可再生能源,海水抽引到高處的水庫之後,可視需要發電使用,因此史密斯認為,Searaser的發明可望結束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進而降低造成暖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原始來源:自由時報
貼文日期:2008.11.26

已完成地科閱讀報告名單(中學生網站讀書心得)

下列為已經完成地科閱讀心得名單

請於11月底前完成!



高一:
班級-姓名,題目,書名,投稿日期
114-黃姿璇,高度三八五八-高度三八五八,2008/11/15
114-俞晏婷,球相簿:劇變的一百年,讀書心得球相簿:劇變的一百年,2008/11/16
111-許祥心,高度三八五八,高度三八五八,2008/11/18
114-張家昀,美麗再現,無價珍寶-地球上即將消失的美麗動物,2008/11/16
111-張子桓,<高度三八五八>讀書心得,高度三八五八,2008/11/14
111-黃詣中,高度3858,高度3858,2008/11/15
111-鄭亦翔,參賽標題:「不願面對的真相」讀後感,不願面對的真相:全球暖化造成的地球危機以及我們應該採取的行動,2008/11/13
114-李勤晴,上一次文明,上一次文明,2008/11/15
111-張哲維,這就是玉山-高度3858,高度3858,2008/11/22
111-謝承翰,「不願面對的真相」關後心得,不願面對的真相,2008/11/19
114-吳如敏,滅絕與適者生存,大滅絕:尋找一個消失的年代,2008/11/18


高二
班級-姓名,題目,書名,投稿日期
202-駱品儒,暖化?別傻了!,暖化?別鬧了!,2008/11/9
202-官展履,真相永遠只有一個!,不願面對的真相,2008/10/31
202-邱敬倫,我的生日不見了,我的生日不見了,2008/10/27
202-高嘉謙,我所知道的伽利略,伽利略,2008/9/14
207-簡曉楓,熱帶雨林之秘,熱帶雨林-地球.生態秘境,2008/11/16
207-馬筱婷,從哈伯太空望遠鏡看宇宙,從哈伯太空望遠鏡看宇宙,2008/11/17
207-賴盟千,超神秘的百慕達,超神秘的百慕達,2008/11/15
207-鄭雨恩,孫維新談天,Chatting about the Heavens,2008/11/15
202-陳昊,該面對真相了!,人類們不願面對的真相,2008/11/21
202-藍文岑,恐懼之邦,恐懼之邦,2008/11/22
202-簡毓儀,我的生日不見了,我的生日不見了,2008/11/22
202-謝佳妗,追著極光跑,追著極光跑: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雪地風情,2008/11/15
202-石涵筠,地球與環境之學期報告,孫維新談天,2008/11/14
202-陳仕翔,所有的一切都始自於假設,並以假設作結,99.9%都是假設,2008/11/15

2008/11/24

[新聞]「死亡之海」綠色屏障漸成形 聯合國列為全球500佳境

2008/11/24 01:02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號稱「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在西北邊緣的阿克蘇市一道長25公里、寬2公里的綠色屏障漸漸成形,它不僅阻擋風沙,還滋潤了阿克蘇市的氣候。

居住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旁的居民,風沙及乾旱是他們心中最大的困擾。自1986年起,阿克蘇市各族人民開始著手解決這項困擾,居民義務性的在城市的北、東郊萬畝荒漠上開始大規模植樹造林,構築柯柯牙荒漠綠化防護林工程。

23年間,靠著居民不間斷的接力勞動,累計植樹造林12萬餘畝,栽植各類樹木千萬餘株。一條常常的綠色屏障蜿蜒在沙漠邊緣旁,被聯合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500佳境」之一。據報導,生態防護琳工程實施後,阿克蘇市年降雨量由1986年前的46毫米增事70多毫米。城區風沙明顯減少。

當地採用生態林和經濟林共同種植的做法,不僅調適塔克拉瑪幹沙漠西北緣區域氣候,還增加農民收入。至2010年經濟林進入盛果期後,當地農民年均收入將增至8000元人民幣,明顯的看見造林的成功果實正漸漸成熟。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1.24

[新聞]冰島地熱發電 節能省錢

民視新聞網 2008/11/24 18:01
冰島目前正經歷破產的金融危機,不過國內豐富的地熱資源和地熱發電科技,是冰島目前最有潛力的資產。
在冰島,地底下噴發出熱水和蒸汽,可說是司空見慣,不過當地1名農夫,懂得好好利用這種特殊景觀。
20年前,這位地熱達人在自家農場設了1個水井,抽出熱水和附近鄰居共享,他的點子受到當地熱烈歡迎,不只左右鄰居,現在全村450多戶都仰賴地熱達人提供熱水,距離這位地熱達人的農場,數公里外的地方,就是冰島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地熱間歇泉,間歇泉不僅提供發電所需能量,更是當地人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2006年,冰島全國只有0.1%的電力靠石油發電而來,其他都是地熱和水力發電,不過冰島總統表示,全世界還有100多個國家,擁有和冰島類似的天然能源,卻沒有好好開發。

其實連冰島目前也只有開發國內1/5的地熱和水力能源而已,卻已經大大減低石油價格波動對當地的衝擊,冰島總統也表示,現在能源科技是冰島最有潛力的資產,如果其他國家願意出資採用冰島的能源科技,冰島就能更快脫離破產的窘境。(民視新聞孫琬婷綜合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1.24

[新聞]全球暖化嚴重 台灣暴雨增一倍

公共電視 更新日期:2008/11/22 22:16
記者林靜梅陳保羅台北報導。

現在的天氣是越來越怪,這個秋天因為天氣很熱,飛來台灣北部的候鳥大量減少,怪現象更可以往前推,今年九月連續來了三個颱風,而且每個都來勢洶洶,短時間內就帶來破一千厘米的雨量,這可不是偶然發生的現象,拉長五十年來看,這改變其實是非常劇烈的。

雨要下就下很大,不下就一滴也沒有,劉紹臣說,這恐怕就是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也就是水災、旱災會更頻繁,將來水資源的管理、將受到嚴峻的挑戰。

因為參與研究氣候變遷,曾經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中研院學者劉紹臣表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阻止地球繼續暖化,得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來著手。他覺得目前政府需要更努力,因為台灣減碳的速度實在太慢了。

原始網頁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22/51/19x5c.html
貼文日期:2008.10.24

[新聞]巨大火流星 墜落加拿大西部

加拿大西部亞柏特省和薩省的警局,這個20日湧進數百位通電話,民眾不約而同表示,他們看到一團火球從天而降,專家說,這可能是加拿大2008年目擊的最大一顆「火流星」。
就是這道光,在20日傍晚劃過加拿大西部夜空,至少數千人當場目擊,不過剛好用錄影帶拍下的,只有寥寥幾位幸運兒。

巴雷特原本想拍的,是飛機降落機場的畫面,火球穿透雲層急速下墜的畫面,剛好被巡邏警車的攝影機拍了下來,幸好這不是著火的飛機,專家說,這應該就是天文中所謂的火流星,是隕石塊穿透大氣層燃燒造成,研判約有桌椅大小,雖然火光持續僅短短2秒,卻是加拿大2008年目擊的最大顆流星。

如果幸運沒有裂成碎片,最後可能會落在薩省,科學家希望,如果能找到隕石殘骸,將有助於研究太陽系的歷史。

不過對一般民眾來說,能目睹這麼壯觀的火流星,已經是一生難得的奇遇。(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原始網頁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23/11/19xy5.html
貼文日期:2008.11.24


Janni 說:
這是YouTube上16秒的影片
這是YouTube上1分49秒的影片

2008/11/21

[新聞]哈佛震撼彈!學生居然不會問問題!


天下雜誌第410期 採訪/李雪莉、彭昱融
十月初,哈佛大學一項學生學習成效調查結果,在哈佛教授間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哈佛大學伯克教學中心針對二十門課的教授、四百位學生,分別調查老師與學生是否掌握課堂「核心概念」?

跌破教授眼鏡的是,只有不到三成的學生,抓到教授在那門課想傳達的核心概念。

來自全美六百所頂尖高中的六千名哈佛新生,遇上不乏諾貝爾獎得主的黃金陣容教授群。頂尖的學生、優秀的教授,學習成效落差卻如此巨大,「教」與「學」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結果讓我們非常震驚,」哈佛大學歐洲歷史與文學教授、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James Wilkinson)接受專訪時以開放的態度分享說,「多數哈佛教授教的,並沒有自己想得那樣好。」

《天下》專訪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當腦科學研究漸漸揭開了學習的本質,威京森分享,多年對學習的研究,不只對大學教授有幫助,對那些渴望提升孩子學習效能的家長們也受用無窮,專訪內容如下:

世界瞬息萬變,大學教育以「內容」來定義註定要失敗。今天重要的科目到明天可能已經被揚棄。

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要帶給學生什麼?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有五個目標,希望學生畢業後能夠:

一、獨自探索世界
二、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三、具備探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
五、培養創造力,用嶄新方式看問題

因此,大學博雅教育的關鍵在於,將教育的焦點從「內容」(學什麼)轉移至「過程」(怎麼教與如何學),思考哪些過程能夠使大學畢業生具備上述能力。

過去三十年對學習與教學過程的研究,讓我們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許多新教學方式與工具。但研究的過程也發現,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未像我們所期待或聲稱的那樣好。

其中一項有趣的發現是,過去以為大一新生帶著空空的腦袋進大學,等著學新東西,但這項假設已被推翻。

學生經常是帶著「錯誤認知」來學習。他們帶著各式各樣源自經驗的成見進大學,其中不乏錯誤的想法。

譬如問學生,從一架飛機上拋下一個玻璃罐,罐子將直線墜落?或是往前拋射?多數的學生直覺認為應該會直直墜落,因為沒有想到罐子具有飛機上的速度。

遇到這情況,教授必須要透過實驗,改正學生錯誤的概念與邏輯。



考高分,但不會問問題

哈佛成功錄取了許多考試成績非常高的學生,但考高分並不意味著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發現哈佛大學學生問問題的技巧並不好,要他們問出深刻的問題非常困難,但這卻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他們在進入大學前被教導了太多「答案」,好奇心早被扼殺,甚至來不及發問就被告知答案,正因為是被動學習,學習效果非常有限。

解方1:參與式學習
透過討論、實作等方法,不只加深學生的印象,更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究竟學到了多少。譬如自己開車到某處,因為參與其中,握著方向盤主導一切,比起搭計程車,你對環境會更為熟悉。

解方2:讓情緒為學習加分
正向情緒也在學習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情緒與大腦記憶相輔相成,學習內容若沒有情緒的連結,新學習的知識將無法有效加入腦中。

老師和家長不只要導正錯誤觀念,更重要是克服過去的錯誤教育,將他們逆轉成一個有四歲孩子好奇心的十八歲青年。

解方3:老師也要磨練教學技巧
老師的角色應轉變為學生的合作者,而教育的內容更應該強調「如何教」。
對美國的高等教育而言,我們可以這樣說:教授假裝在教書,而學生假裝好像有學到東西。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哈佛的做法是從阻力較小、接受度較高的新教授做起。教學中心在他們開始教課前,規劃一週的研習課程,讓他們了解教哈佛學生的基本情形、觀摩優良教學示範。



有想像力,就有機會改變

有個簡單的做法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教授要給學生回饋,時常告訴學生回答問題、報告的好壞,寫作技巧的進步情形等。

課堂提問時,只要要求學生舉手作答,並解釋給同學聽,或請學生到講台上解釋、為自己的答案辯護,就可以做到參與式學習,這在幾百人的大堂課同樣有效。

教學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有想像力!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2008/11/19

恭賀音樂賽獲獎!

114的成員們,都超有音樂素養的,
參加97年度音樂學生比賽宜蘭區獲得優異的成績:

個人組:
恭賀114林育萩同學獲得長笛獨奏第一名,並將代表宜蘭區參加全國賽
恭賀114丁詠桂同學獲得古箏獨奏第二名


團體組:
恭賀羅高參加高中組混聲合唱,獲得第一名,並將代表宜蘭區參加全國賽
恭賀羅高參加高中組福佬語組合唱,獲得第一名,並將代表宜蘭區參加全國賽

2008/11/18

97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科講義錯誤修正

97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科講義錯誤修正

p.3-9 二、2、應選三項ABD
p.3-14 22.應選三項ABD

2008/11/7

抬頭,就有驚喜

晚上的夜空很乾淨,星子很亮
站在家裡陽台上,看著冬季大橢圓,
這麼漂亮的星星,不必到山上也能享受到~~很舒服

剎那間,一顆流星劃過
(雙子的腳,往南河三劃過)
就在眼前
如此清晰,令人驚喜

2008/11/5

罕見! 萬丹泥火山三點同時噴發 居民苦惱:又要清泥漿

屏東縣萬丹泥火山4日上午再次噴發,噴出的泥漿把附近的紅豆田整個掩蓋。雖然萬丹泥火山的累積能量每十個月就差不多會爆發,民眾早已見怪不怪,甚至還會點火幫助泥火山揮發,不過由於這次的噴發點緊靠著附近的一間廟,讓民眾不敢隨便點火只能站在旁邊觀看。
大量泥漿從地底衝破水泥路面,夾雜著蒸氣不斷噴出,場面相當壯觀;另外一頭大量湧出的泥將,把一旁的紅豆田全部掩蓋,居民趕緊找來山貓運來砂土,將泥漿引入溝渠。

附近居民指出,「清晨兩點從這裡冒,兩點在這裡噴發,然後再從這邊然後再換那邊,(總共)三個地方。」由於以往萬丹泥火山的噴發都在這附近農田,鄉民甚至會點火幫助燃燒,不過由於這次噴發的點緊靠著一旁廟宇的牆角,沒人敢輕易點火就怕一不小心釀成災害。

由於一般泥火山在地底累積十個月的能量後就會一次爆發,萬丹的泥火山也成為小學生最好的戶外教學,老師現場詢問小朋友們泥漿裡面有什麼?小朋友搶著回答「有瓦斯」、「還有水」。

對於每年噴發的泥火山,居民早就見怪不怪,只是看到農田裡厚厚的一層泥漿,這回居民可又得為了清除泥漿而大傷腦筋了。(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凌安屏)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1.5


屏東萬丹泥火山噴發 田地淹沒五百坪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四日電)屏東縣萬丹鄉泥火山今天凌晨二時許噴發,每年平均都會噴發一到三次的泥火山,今年是首度噴發,這次有三個噴漿口,噴出的泥漿淹沒附近紅豆田約五百坪,直到下午四時,仍在噴發中,吸引許多民眾圍觀。

萬丹泥火山每次都會在皇源聖殿四週噴發,這次噴發一共有三個噴漿口,分別在皇源聖殿後側北方、後牆下及南方約四十公尺處,噴出的泥漿高度約二層樓。

往年,每次噴發,廟方都會點火消耗天然氣,讓噴發時間縮短,噴出的泥漿柱變成火柱,相當壯觀,但今年由於三個噴發口都不適合點火,一直到下午四時,泥漿仍在噴發中。

三個噴發口中,有一個噴發口在紅豆田中,噴出的泥漿將紅豆田淹沒約五百坪,形成奇妙的景觀,農民無奈表示,看能不能向政府申請補助。

萬丹當地的文史工作者考據,萬丹泥火山噴發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有記載,曾經中斷過,民國七十八年間再度噴發後,每年平均都會噴發一到三次,偶而四到五次,去年噴發了四次,地質學者探勘過,萬丹泥火山是地底的天然氣醞釀到一個程度後,泥漿噴發出來。

當地並有一個傳說,泥火山噴發後,通常都有地震發生,這幾年,有幾次還應驗。971104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1.5



屏東萬丹泥火山四日噴發,噴出的滾滾泥漿,最高達二層樓高。中央社記者郭芷瑄攝 九十七年十一月四日
原始網頁

2008/11/4

[活動]省省大國民 節能環保創作大賽

比賽辦法
http://www.pixnet.net/event/hotaimotor
以部落格網誌創作參賽
冠軍金額高達的50000元
歡迎踴躍參賽

2008/11/3

賀114獲得高一生活競賽第一名!

YA ~~~~
恭喜114的粉紅色小翅膀們獲得第一名!

地球與環境學科中心『探地層』教案發表:南區

好累!

早上4:30起床,5:25到首都的車站還是搭不上5:50的首班車,
不過星期一有6:00的加班車,因為直達台北,反而比5:50首班車更快到!

先搭首都,有睡一下拉(事後回想,這段時間誰得算多的,其中,還看"煙害防制筆記本-宜中版",很瞎!)
轉台北捷運
再轉高鐵,
想說北高也要1.5小時,可以睡一下,
結果,在我前排有個外國人超hi的,一直跟他的同伴聊天,而且....絲毫不放低音量!
吵死了!!!
最後:轉乘高鐵,終於到了新興高中

高雄真的很熱,太陽熱力十足!
很想喝咖啡,在新興門口好像有看到7-11的彩色條痕,去買city coffee
在太陽下多走了兩個路口,它竟然是仿的,它叫"便利超商"有彩虹條痕,
但不是7-11

我接在黃奇瑜老師後面,果真,他又是講很久
所以我只好一直跳一直跳,終於在12:15結束講題
11:40-12:15 好像有點混,
但是講師一直罷在講台上不下課,而且又是午餐時刻,會令人厭惡的!
好啦,下次,我盡量說得好玩些............地物很難講得好笑,這功力要極高

2008/10/30

閱讀地科書籍

有修地科課的同學,記得11月底前
要完成地科書籍閱讀,並於中學生網站發表"閱讀心得"
除非,已經在該網站發表另一份閱讀心得者可以交紙本報告
其他(所有)同學都要以參加比賽的方式交報告


書目:適合中學生程度之 地球科學類、環境類、科普類的書都可以

好看!很值得讀!!
高度3858,謝新添,玉山社。
追星族的天空奇緣,吳昌任.林詩怡,聯經。
追著極光跑: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雪地風情,洪家輝,人人。
孫維新談天,孫維新,天下文化。
板塊構造學說紀事,陳建志.馬家齊,五南。
寂靜的春天。
龐貝,野人出版社。
勇闖宇宙首部曲-卡斯摩的祕密,史蒂芬霍金/露西霍金,時報文化。


好看,但很厚!
恐懼之邦,洪蘭譯,遠流。
看雲趣,普瑞特-平尼,遠流文化。
群,法蘭克.薛慶著,朱劉華譯,野人文化。

天文館2009全球天文年活動

明年2009年,為全球天文年(有沒有人猜得出為什麼定2009年?)

2009年的元旦,台北天文館的全天域電影(IMAX)要辦「太空任務」(Destiny in Space)首映會
在天文館的宇宙劇場(就是星象儀的放大版)

在網路上登入資料,
12月份他會抽獎,獲獎的人可以免費入場觀賞「太空任務」首映,
時間在2009年元旦星期四(元旦一定有放假!)

有興趣的,去網頁登錄視手氣吧!

按此到活動網頁

2008/10/25

恭喜202

恭喜202! 也謝謝你們的聲援!

NO.1的小翅膀

放眼望去,全校,就我們的班服最亮眼!
而且,背後,還背著一對小翅膀

大隊接力,
運真的不好,
一堆不小心、壞運氣接在一起,
整個無言 .......................
小朋友們難過地哭了~~~
還 一個 接著 一個
好吧,來喊班呼吧! 來把力量發洩,給他喊出來

大家有很深的榮譽感!也很需要得到肯定
可惜,這次運動會沒有被肯定到.....
惋惜啊

114的小翅膀們 現在真的很需要來個肯定 ,不然大家會越來越難過的


好累,昨天鼻水流不停!
昨晚趕去看醫生:過敏+感冒(加入114的病號之中)
吃了感冒藥,昏昏的........
連開車都沒精神

2008/10/23

今天看到木星沒?

是的!它真的是木星,還問我怎麼知道?
我是地科老師耶........

它在南方天空,亮度很高,-2.2星等。

去看天文館的星空導覽,還有更多資料喔
天文館提供10月星空導覽

2008/10/20

[新聞]太陽能熱水器 節能省電又耐用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8/10/19 04:09
〔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宜蘭市「東方廚具」因為販售具有高效能的太陽能熱水器,獲得宜蘭縣政府肯定,並在年初發給「綠色商店」認證。
「東方廚具」是「三久太陽能熱水器」在宜蘭縣唯一的專業經銷商,去年廠商應邀在縣府舉辦的綠色博覽會中展示高效能太陽能熱水器,倍受好評,環保局進一步審核後,認為產品確實能達到環保節能效果,發給綠色環保商店的認證,這也是全縣第1個獲縣府認證的「綠色商店」。

技術員黃安當表示,這款太陽能熱水器並不是將太陽能轉為電能,而是利用「集熱板」及保溫材質,以太陽光線熱源將冷水加熱,最高可達攝氏8、90度,只需消耗極少量電源,熱度便可以維持相當久的時間。

黃安當說,這項產品在國內販售時間超過20年,由國人自行生產,是國內販售太陽能熱水器業者中,唯一獲得環保標章的廠商;去年環保署曾做過評估,這款太陽能熱水器投資報酬率高達百分之四百,雖然太陽能熱水器價格,約是傳統瓦斯或電熱水器的3倍,卻能省下非常多的瓦斯費或電費,並且堅固耐用,有消費者裝設了20年仍然在使用。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20

[新聞]東岳湧泉 圍籬遭破壞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宜蘭報導】 2008.10.20 02:42 am
宜蘭縣南澳鄉的東岳湧泉,這幾年來成為地方特色景點,公所增建服務中心、露營基地等,把環境整理得美輪美奐;但隨著遊客增多,不僅垃圾量大增,連圍籬都遭人破壞,讓鄉公所很頭疼,盼縣府補助施設圍籬。
東岳湧泉是在13年前,新永春隧道施工時大量湧水,在舊北溪鐵道橋下形成河道,被地方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水溫只有12到16度之間,很多人到此野餐、烤肉、戲水。

當地設施原本很簡陋,鄉公所最近整理出露營綠地、新建廁所及服務中心,也有停車場,再加上烤肉台等,讓東岳湧泉的設備更趨完善。

可惜,鄉公所的美意,有些遊客卻不珍惜。不僅留下大量垃圾不說,鄉公所設置的竹籬也被人破壞。

東岳村長謝昌國說,東岳湧泉旁是產業道路,常有村民進出,為避免遊客車輛隨意停放,影響村民交通,所以把停車場設計在湧泉區的對面,只要走個幾分鐘,就可到河道邊。

不料,有些遊客為圖方便,還是硬把車開到產業道路上,再破壞圍籬直接闖入戲水,甚至還有人直接把車子開進園區。

日前宜蘭縣長呂國華到南澳鄉視察,鄉長江明順就請求縣府協助增設圍籬,希望湧泉的美景不要再遭人破壞。但呂國華擔心若建圍牆,會影響視覺景觀,表示還要再研議。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20

疼惜環境,呵護大地攝影比賽

為呈現台灣潔淨而健康的生活環境,並發掘日常生活中默默力行環保,為環境美好默默付出的人物,藉由影像紀錄其溫馨感人及關愛環境的真實事蹟,以營造健康與永續的台灣新樂園,特辦理「疼惜環境,呵護大地」攝影比賽。

本次比賽拍攝主題包 括:
(一)環境組:呈現台灣各個角落潔淨而優質的生活環境景象。
(二)人物組:拍攝正為台灣環境努力的人物。
本案自97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止接受送件,由本署聘請專家及學者組成評選委員會公開評審後,於98年2月底前公布得獎名單。
比賽簡章可於環保署網站(http://ivy3.epa.gov.tw/cp/education-announce/page/12-fco/12-fco-ok01.htm)下載使用。

[新聞]全台海岸過半人工 今年增4.2公里

台灣自然海岸的比例正在漸漸消失。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最新調查,全台人工海岸線增加了4.2公里,其中高雄縣永安鄉,因為興建興達電廠,人工海岸多了2.5公里,是全台灣海岸線最不天然的地方。
台灣四面環海,但是我們的海岸線卻是卻來越人工。根據營建署委託中央大學,透過衛星照片觀察,結果發現,用水泥作成堤防越來越多。在本島1317多公里長的海岸線中,超過一半是人工的,今年更增加了4.2公里。

而剛蓋好興達電電廠的高雄縣永安鄉,因為築了人工堤防、人工海岸線增加了2.4公里,變成全台第一。學者憂心,人工海岸線增加,就是生態的警訊。以西海岸為例,海岸的生物棲息地被剝奪、沙灘出現越來越多流失或淤積的狀況,環境也受到嚴峻的衝擊。

人工海岸線增加,就意味著台灣的開發不斷向海洋擴張,但是卻沒有相關法令能夠規範。雖然營建署早就提出「海岸法」,要求在海邊的開發案,必須先評估對海岸線的衝擊,但是這個法案卻躺在立法院五個會期,何時能過似乎還遙遙無期。

公共電視 記者林靜梅邱福財李岦昌台北高雄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20

2007年校園之美 作品欣賞

請按此連結網頁
註:由於同學作品規格不一,所以內文看起來有大有小,請見諒囉~

資料來自http://140.111.115.10/blog/index.php?blogId=84 (2008/10/20)

[新聞]第五顆矮行星---Haumea

國際天文聯合會 (IAU) 於九月十七日公佈將編號 2003 EL61 的庫伯帶星體,即 136108 號小行星歸類於矮行星,並命名為 Haumea,在夏威夷意為豐收與生育女神。Haumea 有兩顆衛星:Hiiaka 與 Namaka,質量約為冥王星的 1/3,軌道半長軸約 43.335 天文單位,週期 285.4 年,其外觀呈橢球體,直徑 1960 × 1518 × 996 公里。Haumea 於 2004 年發現,雖然其命名權有爭議,但 IAU 採用了首先發表的 Mike Brown 團隊的命名建議。Haumea 現被列入第五顆矮行星。

目前的矮行星有:冥王星、穀神星、鬩神星、Makemake(鳥神星)及Haumea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
貼文日期:2008.10.20

[新聞]NASA探測衛星19日升空 探索太陽系最遙遠邊界

(路透華盛頓18日電)美國航太總署(NASA)正準備發射衛星,將前所未見的深入探究地球所屬太陽系最遙遠那端與寒冷的星際空間擴張活動的交互作用。

美國航太總署17日表示,「星際邊界探索者」( Interstellar Boundary Explorer,IBEX)衛星預定明天從南太平洋的瓜加林環礁(Kwajalein Atoll)發射進入高地球軌道,展開為期兩年的任務。


儘管星際空間通常被認定為真空,但是實際上卻含有氣體與塵埃蹤跡。


從太陽持續噴出時速160萬英里帶電氣體的太陽風,抵抗這些星際物質,形成名為「太陽風層」的防護圈保護太陽系。在太陽風抵達太陽系最外圍的「太陽風層」邊界,星際空間相撞,產生震波。


「星際邊界探索者」計畫負責人波士頓大學天文學家史瓦卓恩(Nathan Schwadron)在電話記者會上說:「這些邊界確實保護我們免受相當惡劣的銀河系環境之害。」中央社(翻譯)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20

[新聞]3億7500萬年前罕見魚 為水生到陸生動物演化解密

(路透華盛頓18日電)科學家指出,一種存活於3億7500萬年前的罕見魚類頭部有獨特的功能,為脊椎動物生活在陸地上鋪路。

科學家首次描繪出這種2004年在加拿大北極區發現、被稱為「會走路的魚」的大型淺水魚Tiktaalik roseae頭骨下方的特色。

科學家指出,這種魚的頭部出現從較原始魚類演進所出現的變化,這些變化有助於適應陸地環境出現的新的進食和呼吸條件。就像同時期其他魚類,這種魚也有腮和肺。

其中一名研究員費城(Philadelphia)自然科學會(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的唐斯(Jason Downs)說:「這種魚本身並非陸生動物,大部分時間肯定還是在水裡,真正展現出來的是正在發生的改變,以及我們一度認為與陸生生物有關的特徵,事實上是為了適應在可能已經是Tiktaalik棲息環境的淺水地區生活。」中央社(翻譯)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20

2008/10/19

花中期中考 傳150人手機簡訊作弊

勿以惡小而為之

雖然一時得了高分,但這分數終究不是自己的!

〔記者游太郎、劉力仁/綜合報導〕國立花蓮高中二年級學生在期中考驚爆集體以手機作弊,同學在台大批踢踢上爆料說,約有一百五十名學生可能收到簡訊傳出的答案,而向教官密報的一年級學生,竟成為二年級學長「追殺」的對象。花蓮高中學務主任吳福章昨晚坦承有集體作弊情事,但不願透露作弊科目,人數也只有十人,檢舉學生身分不會曝光,傳成追殺「太離譜了」。


學生上網爆料 校方稱僅10人

花蓮高中二年級學生約有四百多人,如果一百五十人作弊屬實,等於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參與,涉入比例之高,極為少見。受訪同學說:「好像有聽說有人作弊,但人數不確定有多少。」校方表示,全案還在清查,尚未召開訓導及校務會議,如查證屬實,作弊學生將記大過一次,該科以零分計,相關的處理過程及檢討也會向教育部專案報告。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任林樹全表示,基於高中「校本管理」原則,學生在校園考試舞弊,由校方依據校規自行處理即可,教部會尊重。


目睹學生檢舉 教官當場捉包

花中學生爆料指稱,十月十五至十七日舉行期中考時,一年級的A同學十六日剛好看到二年級的C同學用手機發簡訊作弊,偷偷向教官報告,教官獲悉後在C同學班級附近埋伏,在考試結束前五分鐘進入教室,叫C同學把手機拿出來。等著抄答案的D同學,剛好就傳了一封簡訊:「答案哩?怎麼那麼慢啊!」當場被捉包。

教官隨即飛奔至D同學班上,這時候D同學已搞清楚狀況,辯稱手機不在身上,教官連問三次仍不承認,最後搜身後才乖乖拿出手機。教官從C同學的手機中發現,傳送答案的簡訊是以群組送出,人數約七十人,而這些人又輾轉傳出,共約一百五十人。


檢舉人傳被追殺 校方說離譜

爆料者說,二年級學生透過管道獲悉,是一年級的A同學涉嫌當「抓耙仔」,發出通緝令全面追殺,部份一年級同學擔心受波及,人人自危,也擔心A同學走不出學校,全案才因此曝光。

花蓮高中學務主任吳福章說,一百五十人是以訛傳訛的結果,校方已通知涉嫌作弊十名同學的家長,告知可能會有的處分,家長均表示可以理解學校的做法和立場。

至於爆料者說,學校商請中華電信協助查案,吳福章說,是C同學的家長主動找來協助,希望查出兒子到底把答案傳給了那些同學,藉此了解在校的交友狀況。

原始網頁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8/10/19 04:09

2008/10/8

高一地理解析

高一地理解析
CH2 地圖概論(二卷)
23. 下列各地與台灣間的時差,何者最大?

CH3 地圖的類型與判讀
24. 河階ˋ海階ˋ海蝕平台怎麼分?

南一版大張考卷第1.2章
1. 德國學者雷次爾認為「研究火山的結構」不如「調查一區火山的成分及其成因」,更屬於地理學的研究。請問:雷次爾所強調的地理學研究重心是下列何者?
(A)空間傳統 (D)地球科學傳統
為什麼不是地球科學=口=...成分跟成因聽起來都很像科學的呀...
3. 下列有關地理學傳統的敘述,何者錯誤? (D)對本地人而言,地方感來自地標與生活方式
錯在哪裡阿...? 地方感是指什麼阿?
我自己解釋是[我看到7-11然後往右轉就會到我家,所以我是靠地標來認路,是這樣嗎?]
20.對於地圖投影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C)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平面地圖,皆須經過地圖投影的過程
可是有些不是可以用"數學轉換"而來嗎 ?

ch2二卷
23.時區不等於時差。LA約120W,NY約80W。TW與LA時區+8~-8,時差16hr。TW與NY時區+8~-5,時差約13hr。

CH3
24.河階-等高線出現密-疏-密-疏(多組出現),因為被河侵蝕及抬升作用,所以在內陸。
海階等高線如同河階,但出現在海邊(被海侵蝕及抬升作用)。
海蝕平台:靠近海側等高線間距大,靠近陸地間距小,但密-疏不重覆出現。
(多次海蝕平台,就是海階)

南一地理大卷
1.後面那句話,強調"空間分佈和現象間的關聯"=>空間傳統。另,三大傳統內有地球科學傳統嗎?
第一句話比較符合地球科學傳統(研究人類生活空間的表層)
3.你是喜歡每一個7-11嗎?連金門的都喜歡? 地方感是對一地的認同或地表物。
本地人是對熟習的事物、意義、歷史、典故、親身經歷而產生地方感。
對外地人而言,地方感來自地標或生活方式等。
ex:綠博對你來說,有和國中同學去玩的回憶。但對外地人來說,綠博=武荖坑。
20.投影:將球面轉換成平面的過程稱為投影。光學投影與數學轉換都是"轉換成平面"的投影。

歡迎提問

2008/10/7

[新聞]冰島瓦特納冰河逐漸消融 農民開始種小麥

面臨全球經濟衰退、問題奶粉風暴,人們現在還得面對一項議題,那就是全球暖化,因為根據專家評估,全歐洲最大的冰河恐怕在下個世紀就會全部融化,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位在冰島的瓦特納冰河是全歐洲面積最大的冰河,面積達到8000平方公里,冰河最厚的地方更超過900公尺,是一項了不起的大自然傑作,不過,最近冰島的環境保護委員會卻傳出了一項不好的消息,因為根據專家估計,這個大冰河正不斷的融化,而且以這樣的融化速度,到了下一個世紀就會完全消失。

冰河研究員派森指出,「一旦冰河融化,水就會流到海裡,導致海平面上升超過7公尺,這對於人口密集的地方會是一個大悲劇。」

目前許多居住在瓦特納冰川附近的居民,已經搬移到較高的地方居住,短期看來這個冰河的融化,對於冰島是利多於弊,因為善於利用再生能源發電的冰島,島上有三分之二的能源都是再生能源,冰河融化就有更多的水資源能夠運用。

不過受到影響的不只是發電跟海平面,事實上,冰島的天氣型態也已經默默的在改變,農夫已經開始種起小麥來。農民表示,「作物成長季節,大部分的地方開始可以種一些穀物,這對於生意來說相當不錯。」

地球暖化對於各地都發生了影響,不論短期來看是好是壞,對於全球的影響都不容小覷。(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謝家璇)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太陽能發電廢水回收系統,龍潭農工成功研發

更新日期:2008/10/07 04:09
〔記者沈繼昌/龍潭報導〕龍潭農工電機科師生5人,研發出以太陽能板發電的廢水回收系統,在電機大樓試用後每月可節省4600公升自來水、60度電力;校長張以方說,試用後符合節能減碳效果,未來計畫擴及各大樓使用。

電機科老師黃家友與學生林于傑、張賢誠、林佳寶及蔡武安5人,發現飲水機製水過程會浪費65%的自來水與電能,林佳寶向主任李華銘提議以實驗證明可行性,李華銘則建議以參加科展方式組成團隊研發。

師生以辦公室外飲水機、花台、廁所、操場花圃為實驗模擬場地,購置小型太陽能板作為發電來源,再配置室內外自來水、電力配線,師生以筆記型電腦、印表機、數位照相機、電力分析儀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等10種工具試驗。

師生經8個月研發後,成功將電機科飲水機製水時排放的廢水,透過太陽能發電引流至廁所、花台、操場花圃,經過1個月反覆試驗證明每月能節省4600公升自來水,折合現金約41.4元,電力60度折合現金為172.2元,符合節能減碳政策。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 2008.10.7

[新聞]前寒武紀也有複雜生物 5億年前動物足跡出土

更新日期:2008/10/06 18:05 張仲琬
(法新社華盛頓五日電) 今天在美國德州休士頓地質學會大會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科學家發現距今五億七千萬年的小型足類動物化石足跡,這是現今出土最古老的小型足類動物足跡,地球較複雜生物出現的時間,因此推前約三千萬年。

研究第一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地質學教授貝布考克說,化石足跡在美國內華達州的沉積岩中出土。他們認為,足跡屬於蜈蚣或是生活在水中的有足蟲類。

  研究發現推翻過去認為前寒武紀僅有微生物或多細胞生物的觀念。

  出土的化石遺跡為兩排小點,每個小點直徑約兩公釐,生存年代為距今約五億七千萬年的埃迪卡拉紀(六億三千萬年至五億四千兩百萬年前),顯示足類動物起源比已知時間還早至少三千萬年。

寒武紀(五億四千三百萬年前至四億九千萬年前)為進化爆炸時期,我們今日所知的大型動物族群,多半都是在當時出現。

[新聞]太陽系外圍 星星數量不如預期

更新日期:2008/10/04 04:09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太陽系的外圍到底是什麼模樣呢?太陽系到底是如何形成與演化的呢?中美掩星計畫(Taiwan-America Occultation Survey, TAOS)分析超過七十億筆恆星數據後,迄今尚未偵測到任何掩星事件,顯示太陽系外圍天體數量並不如預期得多。
中美掩星計畫的目的,在透過觀察背景恆星被古柏帶天體遮掩時發生的亮度變化,計算出小型天體的數量。研究團隊在鹿林天文台架設四座廣角望遠鏡,以每秒五次的取樣頻率,在每天晚上監測近千顆恆星的光度變化,初步結果排除了在太陽系外圍存在大量一公里以上之小型天體。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文屏表示,簡單來說,一旦有小型天體通過恆星前方時,恆星的亮度瞬間會變暗,在紀錄畫面上看來就像是「星星眨眼」,便是所謂的「掩星」事件,科學家只要統計小天體發生掩星的頻率,就可以推測出小天體的數量及大小。

中央大學天文所博士生張智威解釋,掩星觀測技術經由特殊程式控制,讀取相機感光元件上的電荷,可以在一秒鐘內取得五次天體的亮度變化,資料會儲存在電腦中,轉存於磁碟陣列,並進行天體的光變數據分析。

第一期的中美掩星計畫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今年十月一日的國際期刊「天文物理通訊」,張智威更以台灣博士生的身分,以第一作者之姿躍上天文研究的舞台。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海岸保不住 哪天馬路也沒了

潘欣中、楊德宜/採訪 潘欣中/整理

桃園縣海岸全長43公里,7年多前,位於觀音鄉的東鼎觀塘工業港、台電大潭電廠動工後,地方人士觀察觀音保生、大潭村一帶海岸,因新建海堤產生了「突堤效應」,大片沙地、防風林地因海潮侵蝕已悄悄流失,水利署最近在保生海岸建堤防,徒留「逝者已矣」的感嘆。

小時候 防風林綠油油

「小時候,觀音鄉保生海岸的防風林寬度有七、八十公尺,現在呢,有些地方已退縮剩不到幾公尺了,原在防風林中的海防軍事碉堡,現已被海水淹沒,當地海岸流失的面積難以估算!」58歲的保生村民周運貴嘆了口氣說,因當地工業開發,近幾年海岸退縮速度更快。

「不止觀音保生村海岸線退縮,北邊的大潭村海岸也如此,粗估長達7、8公里的海岸線退縮,寬度從數十公尺到上百公尺。」長期關心環保的大潭村民吳裕民說,當地海岸早年盡是綠油油的防風林,7年多前,台電在觀音鄉保生、大潭村興建大潭電廠,東鼎為爭取天然氣供應興建觀塘工業港,海岸線自此變了樣。

前幾年 未警覺失先機

地方人士將海岸線退縮的責任指向大潭電廠的冷卻槽海堤和觀塘工業港,兩道凸出海堤產生「突堤效應」,附近海岸漸被海潮淘空內縮,中油去年在保生海岸進行天然氣地下輸氣管線工程,雖已完工,但有部分防風林地因施工「受傷」枯死,地方人士認為是加速當地海岸侵蝕的「幫兇」。

在地方人士陳情下,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已發包在保生海岸建堤防,定明年2月完工;「如果政府有警覺,早幾年建堤防,還能保住部分的海岸和防風林地,這是經濟發展和國土保護兩敗俱傷的例子。」周運貴有感而發說。

現在 沙灘不見樹林枯

新屋鄉沿海遭淘空問題也不輕,不但十多公里的海岸防風林、沙灘沒入海,甚至馬路已緊鄰海邊,鄉公所堆置廢電線桿、消波塊防止侵蝕;新屋溪口北岸防風林,不敵東北季風吹襲和鹽害逐漸老化,逢颱風或海水暴漲,防風林倒得倒、枯得枯,縣府農業發展處近幾年進行水筆仔復育,當第二道綠色防線。

新屋鄉公所礙於養灘龐大經費難籌,4年前與台電協商,無償取得一萬多根廢電線桿,堆置永安漁港南岸約200公尺、北岸約600公尺的消波塊與海岸間,形成克難堤岸,有助海岸侵蝕稍稍減緩,但海岸侵蝕問題再不受重視,難保馬路不會被淹沒。

圖說:觀音鄉保生海岸1座海防軍事碉堡,十多年前距離海水有80公尺遠,現在已經被海水淹沒。潘欣中/攝影

【2008/09/30 聯合報】

[新聞]每週一颱 反聖嬰後遺症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九月份颱風一個接一個來,幾乎每週一颱,比起七、八月颱風旺季還活躍,氣象局指出,正是受到有史以來最強反聖嬰現象的「後遺症」,較暖的海域位置逐漸西移,使得颱風生成位置也隨之西移、離台灣更遠,有足夠時間及距離可吸收雨水能量而轉強,因此侵襲台灣的颱風強度都是中颱到強颱。
在正常氣候狀況,颱風生成位置大多在關島附近,大致以東經一百四十度以東的海域居多,但從去年七月持續到今年七月的強烈反聖嬰現象,導致西北太平洋海溫偏低,不利於颱風生成,海溫較高區域移到靠近菲律賓東方海域,今年前六個颱風的生成位置,全部集中在東經一百四十度以西的區域,距離台灣較近,靠近台灣時幾乎都是輕颱。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說,颱風生成位置距離台灣較遠,反而有利於颱風有足夠時間吸收雨水能量而增強。因此七到九月生成的颱風,還是都會影響台灣,一形成就朝著台灣而來,且威力更強。

以今年七、八月來說,氣象局發布警報的颱風共有卡玫基、鳳凰、如麗等三個颱風,九月份則是每週一颱,從辛樂克、哈格比,到這次薔蜜,仔細觀察分類,六個發布警報颱風都是中颱以上強度,兩個是強颱。

原始網頁:自由時報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加國發現最古老岩石 地質史改寫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加拿大魁北克北部哈德遜灣東岸的古老基岩帶,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地殼。英國「自然」期刊二十六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這塊岩石年代可溯及四十二億八千萬年前,顯示陸地在地球誕生初期即已形成,推翻地質學家長期以來認為年輕地球是一片岩漿海的理論。
地球形成於四十六億年前,加拿大蒙特婁馬吉爾大學的地質學家歐尼爾表示,這片基岩帶在地球誕生不到三億年後形成,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岩石,為進一步解開地球起源的秘密開了一扇門。之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岩石在加拿大西北部,約有四十億三千萬年歷史,而地質學家也曾在澳洲西部一塊較年輕的岩石中,發現四十三億六千萬年前的鋯石結晶。

歐尼爾與魁北克大學的同事,藉著岩石中兩種罕見元素釹與釤來判定年代。岩石的化學成分,看來非常類似大陸下的海床特徵,顯示大陸板塊構造、重組與移動的過程,可能在地球非常早期即已展開。

至少,這些有四十二億年之久的岩石,將駁斥過去認為年輕地球為一片岩漿海的想法,這個想法隨著越來越多資料出爐,已逐漸為地質學家揚棄。

原始網頁:自由時報
貼文日期:2008.10.7
=========================
加拿大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 距今42億年

科學家在20080926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加拿大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使得科學家有機會一窺地球起源。
這些岩石是於魁北克古老的床岩帶發現,估計距今約有四十二億八千萬年之久。
這項發現使得地球上已發現的最古老遺跡,年代再推前三億年。
研究主作者、蒙特婁馬吉爾大學地質學家歐尼爾表示:「我們的發現...為進一步解開地球起源的秘密開了一扇門。」
「地質學家現在有新的環境,去探索生命如何與何時展開、當時可能的情況,以及第一塊大陸何時形成。」
另一名研究作者、卡內基學會的卡爾森表示,這些岩石也暗示,陸地在地球非常早期即已形成。研究報告將刊登在明天出刊的「自然」期刊。
Data From: 法新社, 008/09/26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歐洲實驗:地球生命起源可能不是來自外太空

一項新奇的實驗讓地球生命緣起於外太空細菌的揣測遭遇挫敗。科學家提出「泛胚種論」假說,也就是帶有細菌的岩石脫離其他星球甚至其他星系,進入嬰兒期的地球,並繁衍出現在如此多樣化的生命。

主持實驗的歐洲行星科學協會今天在德國西部的孟斯特發表這篇報告。
  一九九六年,美國科學家指出南極洲發現的著名隕石可能帶有火星的細菌化石殘跡後,讓泛胚種論獲得支持。
為了尋找更多證據,歐洲科學家設計出「人工隕石」,觀察帶有化石殘跡及活體細菌的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暴露在火熱高溫中的反應。
  法國奧爾良分子生物物理學中心研究人員薇絲朵說:「『六號石』實驗顯示,如果火星沉積岩隕石帶有過去生命的殘跡,這些殘跡可能可以安全地進入地球。」
  她在記者會上說:「不過,如果將這項研究結果應用到泛胚種論時,產生更多問題。」
  「六號石實驗指出,兩公分厚的隕石在通過大氣層時,不足以保護這些有機體不受傷害。」

Data From: 法新社, 2008/09/25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太陽風強度降至太空世紀以來新低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四日電) 「地球物理學研究通訊」今天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表示,風速每小時一百六十萬公里的太陽風,強度降到人類精確紀錄太陽風五十年來的最低點。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的尤利西斯號太空船,負責測量這種從太陽上部大氣噴射出的宇宙輻射。
  身兼尤利西斯號太陽風領導研究員的德州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資深執行長麥科瑪斯說,太陽風「在太陽系周圍形成一個保護的泡泡,或稱為日光層,」保護星系中的星球不受其他星球輻射的干擾。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尤利西斯號計畫科學家史密斯在加州巴沙迪納噴射推進實驗室表示:「當太陽風強度降到空前新低時,日光層的大小和強度都很有可能減弱。」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天文學家首見 地球300光年外兩行星互撞毀滅

(法新社洛杉磯二十三日電) 美國天文學家今天說,最近有兩個距離地球大約三百光年的行星相互撞擊,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此種毀滅性撞擊的證據。

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表示,互撞的兩個行星是環繞著白羊座的一個恆星運行。

這些天文學家是在設法估算這個恆星的年齡時,發現這次撞擊事件,當時有不尋常的大量太空塵繞行此一恆星。

加大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朱克曼說:「這有如地球和金星相互撞擊一般。」

他說:「天文學家以往從未看過這類狀況,顯然即使在充份成熟的行星系中,仍可能發生嚴重的撞擊。」

此一研究結果將刊登在十二月號的「天文物理期刊」上,報告中說,這種碰撞是「終極滅絕事件」,兩個行星上的任何生物將在撞擊數分鐘後全數滅亡。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國道四號清水段 當心橋墩掏空

【聯合報╱記者苗君平/沙鹿報導】
辛樂克颱風帶來的大甲溪惡水衝毀后豐大橋,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鐘丁茂昨天表示,后豐大橋斷裂是上游興建水壩與攔水堰,導致大甲溪「千瘡百孔」,才會「報應在這一代」;他也提醒,國道四號部分橋墩緊臨大甲溪,溪水暴漲直衝堤防與橋墩,容易發生掏空,要提高警覺。

國道高速公路局苗栗工務段副段長林永基表示,國道四號跨越大甲溪的橋墩,外有沈箱保護,還有成排插椿,構成兩道防線,安全沒問題,溪水暴漲時,也會派人警戒。


鐘丁茂也是靜宜大學副教授,研究大甲溪生態環境有十年歷史;他表示,后豐大橋斷裂絕非盜採砂石所致,而是上游興建水壩與攔水堰造成。

他表示,大甲溪遇有豪雨,上游匯集溪水,如同萬馬奔騰般流入大甲溪,上游大石塊流進中游,中游碎石再流進下游,下游形成細沙流進大海,如此反覆形成地形平衡。

他說,日據時代起不斷在上游興建水壩發電,為避免少水庫淤積,支流也興建10多條攔水堰,阻絕砂石流下,日積月累,造成中下游砂石掏空,水流加速,衝擊、掏空堤防橋墩,形成嚴重災害。

鐘丁茂表示,水利署可以興建現代化堤防,國道工程人員也可以不斷保護橋墩,但溪水可從地面下掏空,固堤只是治標,過不了幾年又會回原點。

他說,目前國道四號部分橋墩與大甲溪緊臨,最為險峻,平時溪水沿橋墩順流,溪水暴漲就直接衝擊,外表難查覺,一旦橋墩底部被掏空,橋面很快就會陷落,後果不堪設想。

他建議,「拆壩」是唯一治本之道,大甲溪上游共有7座水壩,現在青山壩沒有發電,可優先拆除,或許讓部分砂石流下,填補流失量,只是政府以拚經濟為前提,要拆壩恐怕很難。

【2008/09/24 聯合報】@ http://udn.com/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7

[新聞]綠地經歷高溫年 需兩年才恢復正常吸碳能力

總部位於英國的科學雜誌「自然」今天公佈一份隱含對抗全球暖化意識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植物與土壤經歷特別炎熱的一年後,要花上兩年才能恢復正常吸碳能力。
作者表示,綠地復原遲緩的現象,令人重新省思草地與土壤如海綿般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一般又稱「碳匯」的吸納力。

  美國內華達州科學家在奧克拉荷馬州中部劃分出數塊長逾二點四公尺、寬逾一點二公尺、深逾一點八公尺、未受人為破壞的草地,進行一項特殊實驗。

  科學家接著將這些迷你生態系統置入四個貨櫃大小的實驗室中,謹慎複製光照、溫度與降雨,並監控二氧化碳量。

  往後四年內,科學家依據原生地先前七年的氣候,設計其中兩個實驗室的氣候條件。

  不過,科學家提高另外兩個實驗室實驗第二年的溫度,調幅達攝氏四度。

  內華達州雷諾沙漠研究院教授阿爾農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我們意圖藉由激烈改變一年氣候,觀察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

  「基本上,我們藉由升高一年的溫度來探究:『這年的影響會維持多久?又有哪些過程受到影響?』」

  阿爾農的研究團隊發現,兩塊實驗地在氣候異常暖熱的那年與其後一年所吸納的碳氣體,較自然氣候下的實驗地少三分之二。

  阿爾農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它們指出熱浪持續不退對全球佔地兩成的草地與森林的影響。

  研究也發現估算天然碳匯時,所需要計入的其他因素;天然碳匯被認為是抵銷人造溫室效應氣體的重要角色。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10.7

2008/10/5

[推薦閱讀]坐裡面的位子

當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時候,你把麻煩其實也留給了自己;
當你心中想著他人的時候,其實他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方便了你……”

讀大學的時候,我在大講堂裡聽過一次講座。那是學校最有名的一位教授開設的講座。
等到我趕往大講堂的時候,大講堂裡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都已經被別人佔去了。
而中間和後面那些出入不方便的座位,卻還空著。
我挑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然後向講台看去,只見教授早已經坐在那裡了。
這時聽講座的同學陸續都來了,大講堂裡的每一個座位上都坐著人。

講座準時開始,教授從坐著的椅子上站起來。
他徑直走下講台,來到大講堂最後面一排的座位上,
指著座位中間的一個同學說:“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講座之前,請允許我向這位同學致敬。”
說著,教授向那位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講堂裡一下變得鴉雀無聲,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授鞠完躬,站起來,緩緩地說道:“我之所以向這位同學鞠躬,是因為他選擇坐裡面位置的行動,讓我充滿敬意。”

大家聽著教授的這句話,講堂裡一下變得有些騷動起來。大家低聲議論起來。教授沒有反駁同學們的話,依然用不高的語調說道:“我今天是第一個來大講堂的,在你們入場的時候,我特別注意觀察了。我發現,許多先到的同學,一進來就搶佔了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在他們看來,那一定是最好的位置了,好進好出,而且離講台也近,聽得也最清楚了。只有這位同學來的時候,我注意看到了,當時靠前和兩邊的位置還有很多,可是他卻徑直走到大講堂的最後面,而且是坐在最中間,進出都不方便的位置。這位同學把好的位置留給了別人,自己卻寧願坐最差的位置。

他的這種思想,難道不值得我們充滿敬意嗎?”

教授接著說道:“我繼續觀察後發現:先前那些搶佔了他們認為是好位置的同學,其實備受其苦,
因為座位前排與後排之間的距離小,每一個後來者往裡面進時,靠邊的同學都不得不起立一次,
這樣才能讓後來者進去。我統計了一下,在半個小時之內,那些搶佔了‘好位置’的同學,
竟然為他們只想著自己的行為,付出了起立十多次的代價。
而那位坐在後排中間的同學,卻一直安詳地看著自己的書,沒人打擾。”

說到這裡,教授停頓了一下,向大講堂四周從前至後地看了一遍,然後望著大家,
緩緩地,但卻很有力地說道:“同學們,請記住吧:
當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時候,你把麻煩其實也留給了自己;
當你心中想著他人的時候,其實他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方便了你……”
“嘩……”教授的話一說完,台下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久久沒有平息下去。

這位教授用如此獨特的方法講授人生的哲理,使我們在場的學生受益甚深。

[推薦閱讀]孩子,世界並不完美,你也一樣

孩子,世界並不完美,你也一樣
很難想像,一個孩子會在一次考試後,就覺得自己此後的人生已毫無希望,
以至於他竟然必須以死來處理如此深沉的絕望--一個建中學生在第一次段考後跳樓,
這讓很多父母與老師感到震驚,孩子走上絕路,指責與非難排山倒海而來,
或許也讓父母愈來愈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教孩子才好。

四、五年級的父母們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聯考不比今日壓力小,親子關係不比今日好,
威權教育且遠比今日更兇悍,大部分的我們都是一路被打著、罵著上來的,
縱有千百個煩躁、氣憤、不爽,也都走過來了;今天很多父母根本不敢跟小孩多說什麼重話,
因為害怕孩子動不動就會用激烈的手段處理自己的情緒;打罵教育不足為取,
但適度的規範與真誠的溝通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現在的孩子抗壓性、忍受挫折的耐力低,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從小備受呵護。
許多已經習慣成為舞台中心主角的小孩、特別是資優的孩子,不能忍受自己有一點點瑕疵。
因為他只能接受讚美與肯定,只要外界欣羨的眼光少了那麼一點;只要自己不再是群體中的第一,
父母、老師還沒有說話,他自己就先活不下去了--到了這個時候才告訴這些孩子你已經很棒啦,很好啦……
也不能消除他的心結,因為「很棒」不夠,他要的是「最棒」;「很好」算什麼,他要的是「最好」。

不能責怪孩子們為什麼想不開、看不開,因為他們從小所接收到的訊息就是「我最優」。
從來不敢不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的父母和師長,一路只對小孩好話說盡,
以至於愈來愈多小孩對自己其實有不切實際的認識與期待。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會「不行」,
因為父母、長輩對所謂的愛的教育有錯誤的認知,以為愛就是隨時隨地要給孩子們掌聲,
絕對不可以讓他們承受一點點噓聲;一定只能給誇獎,絕對不能挑眼兒,但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

我們的孩子一方面變得更堅強,一方面卻也變得更脆弱。更堅強的是他們更有自信心、更敢放膽嘗試;
脆弱的卻是,他們能夠承受的負面待遇更少,他們的逆境商數更低。如果從小就很少告訴孩子:
這件事你真的做得不好,他的成長過程裡缺乏足夠的機會練習與自己的「不夠好」和平相處。
那麼,有一天,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確在有些事情上是力不從心時,他如何能夠不震驚、如何能夠不憎恨自己?
或許很多父母都得學習怎麼樣用最真誠、開放與正面的方式直接讓孩子看清楚,
你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把每件事都做到頂尖;你也不要每做一件什麼事,
就要大家給你肯定、讚美、誇獎、歌頌到舌頭打結才肯罷休。
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你做得不錯,但有些事,你的表現平平,
你要習慣人生本來就有起伏高低。可是,很多父母師長整天都扮演著「讚美的聖誕老公公」,
背上揹著一大袋好聽的話、讚美的話,隨時送出。
父母小心翼翼呵護著孩子的情緒,從某個角度來說,或許也剝奪了孩子鍛鍊情緒耐受度、
提高靈魂免疫力的機會。這對孩子也未必公平。

李遠哲為十年教改沒讓孩子更輕鬆道歉,其實,父母、師長誰能真正過好日子呢?
又有一個孩子跳樓了,這讓父母、老師一個個宛如驚弓之鳥。
孩子能夠活出什麼樣子來,的確是教育的結果。或許我們為人父母者應該早一點教導孩子,
世界並不完美,你也一樣不完美,別把完美主義壓在我們彼此的頭頂上。
我們更應該早一點把孝順父母、體貼親恩、珍惜自己的觀念教給孩子,
讓他們知道好好愛自己是責任,也是一個愛的祝福。
別再讓家庭人際關係傾斜到「孩子是唯一、孩子是第一」這樣的觀念裡,
一個家庭應該要有倫理次序,父母也該有父母的權柄。孩子要捧在手心裡愛,但不能捧在手心裡教。

《中時社論》2005-10-30

[推薦閱讀]國峻不回來吃飯

國峻,
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
我就先吃了,
媽媽總是說等一下,
等久了,她就不吃了,
那包米吃了好久了,還是那麼多,
還多了一些象鼻蟲。

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她就不想燒飯了,
她和大同電鍋也都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
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
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麼事都沒了,
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

國峻,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
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
來了一些你的好友,但是袁哲生跟你一樣,
他也不回家吃飯了

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
就沒有等你,
也故意不談你,
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

黃春明

-----------------
相信我,你沒有!    / 洪蘭

我平日習慣一邊吃飯,一邊看報,因為吃飯時,
口在忙,手在忙,但是眼睛是閒著,邊吃邊看的話,
全身器官都不浪費。
所以我一向是充分利用時間,嘴在努力增加我身體的營養,
眼睛在努力增加我大腦的營養。

那天,正在啃饅頭時,
眼睛在聯副上突然掃瞄到「黃春明」三個字。
黃春明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
因為他擇善固執,為理想,有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所以我立刻集中注意去讀他的東西。

讀完,難過得不得了,連嘴裡的一口饅頭都忘了咀嚼。
天下想要自殺的孩子都應該先來看一看這篇《國峻不回來吃飯》的小詩。

看看一個作爸爸的人如何用日常生活的語言輕描淡寫地說出心中無可言喻的
痛。

我小時候看〈販馬記〉李奇哭監時,
有一句「人生三苦:幼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

黃春明不老,但喪子之痛不論任何年齡層的感受都一樣。
這篇文章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材料,真該收入國文課本,
讓所有孩子都讀到。

詩一開始說,
國峻,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我就先吃了,
媽媽總是說等一下,等久了,她就不吃了,
那包米吃了好久了,還是那麼多,還多了一些象鼻蟲。』

不知道的人讀起來沒什麼,完全是爸爸在跟兒子說話,
但是知道的人,悚然一驚,
因為國峻用他的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是永遠不會再回來吃飯了。

爸爸比較能接受事實:知道你不回來,
所以我就不等你,先吃了。

媽媽卻是無法承受這個打擊,滴水不沾,
家裡的米不但沒少,放久了,還變多了,多了些象鼻蟲。

看到這裡就讀不下去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哪!

再下去,『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她就不想燒飯了,
她和大同電鍋也都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
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
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麼事都沒了,
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

孩子不在了,作母親的也就沒有燒飯的慾望了。
大部分的中國母親都是為子女而活,挽著菜籃上市場時,
想的都是孩子愛吃什麼,先生愛吃什麼,
所以爸爸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是為兒子燒飯的,
兒子不回來,媽媽就什麼事也不想做,連飯也不想吃了。

我想起我要考大學聯考時,我媽媽很擔心我會在考試時生病,
影響考試成績,那時台灣還沒有冷氣,夏天天氣熱,
晚上都是開電風扇睡覺,母親擔心我吹電扇不蓋被會著涼,
所以一直交代要蓋被,因為她先睡,我後睡,
所以母親常常晚上睡一睡爬起來看一下,
有時我還沒睡,專心做功課時,會被背後突然出現的聲音嚇一跳,
忍不住抱怨,叫她不要管我,
母親總是說「媽媽生下來就是要管你們的」。

看到黃春明的詩才了解,
的確,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了孩子忙的,
沒有孩子,也就沒有了人生目標,
什麼都不想做,連飯也不想吃了。

第二段說『國峻,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

口氣有點哀怨,如果一個兒子一年都不回家吃飯,
父母是要埋怨的,可是誰想到國峻去的是一個有去無回,
不可逆轉的旅程呢?

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黃家的炒米粉是有名的,
『來了一些你的好友,但是袁哲生跟你一樣,他也不回家吃飯了,』
這麼輕描淡寫的幾個字「不回家吃飯」,讀起來卻是這麼的傷痛。

「回家吃飯」一向是歸屬感的指標,
八○年代在美國看過一個片子《歸心似箭》,
一個傷兵脫了隊,千山萬水就為回家,家的吸引力比地球磁場還強。

不回家吃飯了,不是不想回家吃飯,
而是再也回不來吃飯了。

自殺的朋友,在投環的那一剎那,有沒有想過再也不能回家吃飯了呢?

『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就沒有等你,也故意不談你,
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
一個永遠是空的位子,父母是觸景傷情,怎麼吃得下飯呢?

朋友笑他愛吃醋,飯菜都加了醋,
黃春明說「天大的冤枉,望著那個空位,叫誰不心酸?」
兒子永遠地不能回來吃飯了,山珍海味,對父母來說,
吃到嘴裡都是滿嘴的辛酸。

看到這裡,國峻,我想拿大杖揍你,你怎麼可以對你的父母做出這種事呢?
你難道不知道死者已矣,生者長戚戚嗎?
你何忍讓你的父母身受這種思念的煎熬呢?
要知道那個心中的空位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

所有動過自殺念頭的朋友,請把這首小詩剪下來,
放在你的皮夾裡,當你想做傻事時,拿出來看一下,
你以為你瀟灑地走了,你沒有。

相信我,你沒有。

【2004/07/19 聯合報】

2008/10/1

恭喜陳定霖、陳典隆、張家瑋、吳尚隆獲得2008抗震盃"結構設計創意獎"

恭喜~~~
213陳定霖、209陳典隆、211張家瑋、211吳尚隆同學
獲得2008抗震盃"結構設計創意獎"及"耐震獎"

好辛苦的六小時製作時間,好辛苦的每日中午練習!!

官方得獎名單
各隊作品照片

獎項介紹:
結構設計創意獎:經由裁判團評選,其模型之結構耐震設計理念最具創意的隊伍,最多取三隊。
耐震獎:模型通過400gal 地震力(相當於中央氣象局公佈的七級地震強度)之隊伍。

2008/9/28

哇,有彩虹


這是9月26日星期四放學時看到的彩虹,
與大家分享

2008/9/26

想要去看長毛象

有沒有人想要跟ㄚ?
想要去中正紀念堂被長毛象看.......

2008/9/19

[新聞]廬山溫泉衛星影像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從福衛二號衛星影像,比對廬山溫泉區在辛樂克風災前後衛星影像,發現大部分建物蓋在水利地兩旁。圖中圈出八處土石流嚴重區域,大部分房舍蓋在黃線區水利地上;黃圈處即此次倒塌的綺麗飯店。

文/楊德宜、圖/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提供
【2008/09/19 聯合報】

[新聞]川流式水力發電 水資源環保利用

為充份利用水資源,宜蘭縣農田水利會以安農溪萬長春圳豐沛水量,透過川流式水力系統導引開發電力,完成全台首座水利發電站,水利會表示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灣擁有這項技術,未來如果國內能普設,可以將水利設施做最大的發揮,並能解決國內的缺電危機。﹙賴沁沁報導﹚
宜蘭縣農田水利會位在宜蘭縣安農溪萬長春圳的川流式水力發電站,是由曾獲選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及台灣發明獎的劉正獅發明,已經取得世界40多國專利,一座造價近千萬元,劉正獅說台灣相當適合普設川流式水力發電。

宜蘭縣農田水利會長呂天降指出,目前這座水利發電站電源已可供應園區設施使用,未來計劃與台電線路併聯,賣電給台電。

而根據發明川流式水力發電的劉正獅預估,如果全國能普設三萬五千座水利發電站,提供的電能就相當於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


更新日期:2008/09/19 20:05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19

[新聞]同「鞋」~為什麼買這雙 陳俞君小論文第1名

〔記者王錦義/竹東報導〕從高中就開始培養寫論文的能力!新竹縣竹東高中鼓勵學生參加教育部舉行的小論文比賽,不少學生研究自己的生活周遭,這次有7組同學的小論文榮獲第1名,其中不少研究議題結論相當有趣。

例如二年級學生陳俞君研究高中生的買鞋行為,分析高中生選擇鞋子品牌的原因,原本假設會受同儕影響,但訪談100多名的學生後,結果發現高中生買鞋時,其實自己的主觀好惡很重,對於鞋子的外型考慮勝過品牌,不會受廣告明星、偶像及同學的影響。

而李曉雯、吳珍溶與林君萍3名學生研究器官捐獻的議題,分析台灣器官捐贈的現況。

她們說,台灣人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死後要留全屍,所以,器官捐贈的推廣相當困難。她們在研究期間,看到不少人為了等器官移植而死掉,心中相當難過,研究結束後自己也發願要加入器官捐獻的行列。

教務主任林寶慶說,除了這兩組同學,另外還有同學研究M型社會,把M型中間這群人稱為在山谷下吶喊的族群,分析中產階級衰退的社會現象,許多同學的研究都相當有創見。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8/09/18 04:09
貼文日期:2008.9.19

2008/9/16

[新聞]宜蘭水未退 礁溪時潮積水2公尺

宜蘭礁溪時潮地區,到現在還是積水深達二公尺,水淹民宅,駕駛冒險涉水強行通過,結果車子半路拋錨。
眼前一片汪洋,積水深達二公尺,這裡是宜蘭礁溪時潮地區,還有小貨車冒險進入,濺出的水花比車子還要高,只是車才開到一半就熄火了,小卡車看到積水照樣進入,也是一樣熄火掛點,車上一對老夫婦只得下來推車。

車子遭殃不說,連家園都泡在水裡了,走進這戶民宅,客廳的水雖然退了,但廚房和洗衣間還是淹水,相當誇張,家俱全都泡在水裡。

  泡水的還有十多戶,居民表示己經四五年沒有這樣的慘狀,長達二、三佰公尺的淹水,己經看不到路面,整個時潮地區成了水鄉澤國,因為排洪效果不彰,這樣大淹水還要兩天才可能退,又要整理家園又得出門顧生計,居民苦不堪言。(記者張政慧報導)2008/09/16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16

================================================

宜市淹很慘 居民怪水閘門沒開

〔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辛樂克颱風讓宜蘭市遭遇近10多年來最嚴重的水患,淹水最慘的幾個地區居民抱怨連連,矛頭指向水閘門沒發揮功能;不過市公所也很無奈,強調這次降雨量太驚人,貿然開啟水閘門不僅不會幫助排水,還可能讓河水倒灌,災情會更慘重。


壯圍工作站被指元兇

北津里是這次水淹最深的地區,里長吳阿松說,當地地勢較低,原本就容易積水,但這次風災,壯圍工作站水閘門沒打開,水根本排不出去,加上上游梅洲里的水不斷流過來,不淹水也難;吳阿松痛罵縣政府,上一任縣長就規劃好要建梅洲抽水站,如今政黨輪替2年多,卻連影子都看不到,縣府到底有沒有在做事?


金六結排水溝堵塞

另外,金六結營區正門前的眷村一帶,這次淹水超過半公尺,也是當地好多年都沒見到的現象;建軍里長潘茂申說,同樣地勢低窪的營區用沙包封住大門口,加上常有民眾亂丟垃圾堵塞排水溝進水孔,都有很大的關係;他認為,尤其是營區堵住門口,讓積水無法往低處流,當軍方接受建議移除沙包後,不到1小時積水就退去大半。

進士路、嵐峰路交叉口一帶這次也淹水,進士里長陳正達認為,主要是雨下得太大,美福大排來不及排水,才會淹水。


公所解釋怕河水倒灌

宜蘭市公所主任秘書陳志信表示,當天宜蘭河河水暴漲,幾乎超過抽水站的出水口,導致排水閘門根本不敢打開,就怕打開後河水倒灌,實在無可奈何。

員山鄉枕山路298號等5戶住家,這次颱風來襲也淹了半層樓高,向鄉公所反映、求援,直到昨天上午才有人來看,卻沒提供任何協助,居民自己臨時製作簡易木筏載孩子去上課,痛批鄉公所根本不把鄉民身家安全當一回事。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16

[新聞]雪隧最慘漏水 南下車道變瀑布

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發生通車以來最嚴重漏水事件,六、七十公尺內,有六處漏水,且都位於過去很少出狀況的南下路段。昨日凌晨用路人行經該路段時,都被突如其來的水勢嚇到,直呼簡直像駛進了瀑布。
高公局表示,大雨透過雪隧內襯的防水層滲出,與過去出現的漏水原因相同,目前監測漏水的水質沒有混濁現象,因此無安全疑慮。預計今天中午可以修復。

高公局官員表示,十四日下午三時許,南下路段廿八公里距宜蘭端洞口不到一百公尺處忽然漏水,一開始有四個漏水點,後又增加兩處,六、七十公尺路段有六道環狀接縫漏水。每一處皆以每秒兩、三公尺的速度流下,由於隧道還在保固期,立即通知國道新建工程局與承包商處理。

一名工務段官員形容,從目測觀察,確實是通車後漏水最嚴重的一次!

昨日凌晨一時行經雪隧南下路段的簡先生說,經過漏水處時,水滴在車窗上實在太過突然,他嚇了一大跳。他形容漏水「比洞口外的雨勢還大,像是小瀑布!」沒想到隧道外在下雨,隧道內也在下雨!

頭城工務段副段長彭若帆表示,南下廿八公里是新的漏水點,肇因於颱風挾帶大量雨勢,造成地表水增加,初步研判是隧道防水膜破裂,水從六處隧道施工縫流出。他強調,「雪山隧道是全台灣最安全的道路」,此次事件是「持續性滴水」,不影響隧道安全。

國工局代局長曾大仁表示,可能是原來的防水層破裂,屬於施工瑕疵,只要將水導入排水系統即可改善,不影響隧道結構安全。前天下午開始,承包商已經進場施工,於昨早先修復外側車道,預估今天中午可修復完內側車道,施工過程中,雪隧南下路段維持單線通車。

彭若帆表示,雪山山脈台北端地勢較高,宜蘭端地勢較低,靠東的北上線海拔低於南下線,結構較鬆散,以往「滲水事件」多發生在北上路段,南下路段較罕見。
中時電子報,2008/09/16 04:35 李忠一、何醒邦/綜合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16

2008/9/14

辛樂克颱風「最牛」!一動也不動,預報員都傻眼!

中颱辛樂克行進方向緩慢,從今天下午一點起,就呈現滯留狀態,一直到深夜,都沒有明顯移動,成為近年來「最牛」的颱風!氣象學者表示:辛樂克的路徑確實相當罕見,主要因為颱風陷入缺乏「導引氣流」的「鞍型場」,又碰上台灣陸地阻擋,除非有新的導引氣流出現,否則颱風會一直停留在原地,對台灣地區相當不利。 (彭群弼報導)

  氣象局表示:無論是造成台北地區重創的納莉颱風,或者是1991年中秋節出現的耐特颱風,都曾經出現路徑詭異,移動速度緩慢的現象,不過,辛樂克颱風週六下午一點起,一直到深夜,都停留在宜蘭近海約八、九十公里的位置,幾乎是過去沒有的經驗。

  負責預報發佈的預報課長蔡甫甸表示:辛樂克是威力大,結構完整的颱風,卻幾乎沒有明顯的導引氣流,完全必須依賴颱風本身的運動,暴風圈接觸台灣陸地之後,颱風就進入停滯狀態,顯示各方的力量,目前呈現均衡狀態,被媒體一路追問,蔡甫甸只好說:接下來就要等待「颱風的決定」。

  辛樂克颱風讓預報工作陷入兩難,在缺乏新的導引氣流情況下,世界各國,各種電腦數值模擬的系統,全部失靈,無法提供下一步怎麼走的看法,人為的判斷,仰賴的是過去類似經驗的颱風,結果也沒有,讓預報人員傻眼。

  台大大氣系教授李清勝表示:颱風處在太平洋高壓,大陸高壓,東西兩側勢力彼此相互抗衡的「鞍型場」內,一般而言,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如果颱風在完全沒有外力影響下,受颱風本身及地球自轉影響,會出現所謂的「β效應」:颱風會以每小時四到五公里的速度,緩慢向西北移動,這樣的看法,幾乎就是過去辛樂克移動的速度及方向,但可能是受到台灣地形的阻擋,再加上颱風本身的強對流,會在海面上保持「定格」的效果等種種原因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停滯的怪異現象。因此究竟還要等多久,預報人員也只能等待,只要出現一點點的力量,颱風就會移動,可惜,這點力量始終沒來。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9/13 23:35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14



最牛辛樂克! 幾乎靠地球自轉在動

「到底要怎樣」大氣專家全傻眼
史上最牛的颱風「辛樂克」,幾乎停滯不動的待在台灣上空,讓大氣專家都傻眼,「實在不知道它會怎樣!」專家指出,辛樂克幾乎只靠地球自轉的力量在移動,最快也要到今晚8點才能知道周一要不要上班。

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李清勝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颱風,威力如此強大,卻走得這麼慢。

辛樂克現在陷入「鞍型場」,東邊有太平洋高壓,吹南風;西邊有大陸高壓,吹北風,沒有流場將其吹走,因此停滯在台灣上空。

「從來沒見過」 電腦也無法偵測
因為地球會自轉,所以颱風會以每小時四、五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慢慢偏移。而辛樂克以每小時六、七公里的速度移動,顯示辛樂克幾乎就是靠著地球自轉的力量在移動。

辛樂克讓專家也傻眼,沒有氣流的情況下,連電腦也不知該如何預測。根據經驗,只能說辛樂克路徑滿像去年的強颱柯羅沙颱風。當時柯羅沙由宜蘭近岸沿海岸向南移至花蓮縣北部近海,呈打轉現象,再由頭城及三貂角間進入北部陸地;強風豪雨帶來全台嚴重災情,曾有約233萬戶停電,計有9人死亡,農業損失約42.7億。

「明天上班嗎」 等晚上才會知道
上班族最關心莫過於周一要不要上班,返鄉人潮何時要動身回家。身為大氣專家的李清勝說,很抱歉,現在真的看不出來!以現在的資料根本無法判斷!最快也要到晚間8時才知道。

李清勝說,辛樂克受到台灣地形影響,會被打散,等到出海之後,會再度自行重新組織,屆時重新組織的結構,才會知道還有多麼強的力道,才能得知辛樂克對台灣的影響還有多少。

不過,就算最牛的辛樂克離開台灣上空,李清勝提醒,辛樂克出海之後,環流將帶來雨量,預計北部沿岸將有大豪雨,淡水、三芝、八里、基隆都要特別注意。

「差點回馬槍」 像醉漢搖來晃去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辛樂克行進路線超怪異。昨天下午到晚上,一度在宜蘭外海停滯不動長達六、七個小時,今天凌晨登陸後,又原地打轉,中心在陸地「晃」了一圈才出海,就像個喝醉酒的醉漢,一度讓氣象局非常頭痛。幸而並沒有二度登陸。

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蔡甫甸說,颱風登陸前受到地形作用,穾然加速的情形,過去的柯羅沙、海棠颱風也發生後,但是登陸後在陸地上打轉繞圈的情況,過去還沒有見過。

而颱風中心明明就在基隆東北方,但上午台北縣市卻未感受到風力。氣象局表示,台北上午吹北風,受盆地阻擋,所以感受不到風勢。但等颱風更往北走改吹西風或西北風,風勢就會加強。民眾不要輕視颱風後續的威力。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9/14 16:00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14

風雨交加 中秋夜

2008年中秋前,"中秋不烤肉"還是"烤肉才有中秋味"的爭論還言猶在耳
馬上,就在辛樂克的風雨中渡過

今天半夜,外面的風聲咆哮~
窗戶門板也隨之震盪,
宜蘭好久沒有經歷這麼大的風了

大家家裡都還好嗎?
剛剛有學生打電話給我,她住在五結附近,她說她家已經停電了
(嘻嘻.....我們家中電一直有著)
還記得去年的慘狀:
段考前幾天,也是颱風來襲,
颱風及時走了,沒有颱風假放,考試還是要考!
但羅東地區前一晚還在停電中!
沒有先複習課程的,那天的考試,就真的很慘~~

2008/9/9

第一篇週記,就寫9面!

哇! 今天我改到一篇週記,
才第一篇喔,就寫了九面!!!!!
哇哇哇~~~ 這成績很難超越吧!

以前帶男生班,男生週記寫很少.....我的評語常常比學生寫的多!
現在,我"不想超越"這記錄,
114的小朋友們,不必要為超越而超越喔~

9/13pm21:30大愛電視台將播出第六屆智慧鐵人製作特輯

大愛電視台即將於9/13 21:30播出智慧鐵人 特輯,歡迎大家收看
觀賞預告片

ps.預告片中,第九秒時的紅衣女生,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喔,
今年剛高中畢業!

燈不亮,月亮

每年中秋,我們總是盡情的烤肉、歡笑,和家人一起度過中秋。
月亮有多美我們可能忽略了,空氣有多髒我們也忘記了!
連我們的美麗的地球越來越熱,我們也……

今年中秋,就讓我們改變我們相聚的方式~~
把能關的燈關掉、能拔的插頭拔掉~~
和家人回歸最自然的方式,走到戶外,看看美麗的月亮,重溫月亮的溫潤。
吃吃月餅、剝剝柚子,大家捨棄烤肉,在月色下盡情的聊天,更貼近彼此。
今年,我們再一起來『燈不亮˙月亮』吧~~讓月亮更亮、地球更健康~~

原始網頁

[新聞]研究:數學能力取決天生數字感

(法新社巴黎七日電) 根據今天發表在英國「自然」期刊的研究結果,人類天生便具有數字直覺,這種直覺因人有很大差異,且與高等數學能力息息相關。
在針對美國青少年進行的實驗裡,科學家發現,「約略數字系統」愈發達的人,從小的數學成績就很不錯。

報告指出,這種未經訓練、眨眼間就能大略估算數量的能力,在猴子、老鼠和四個月大的嬰兒身上都看得到,演化根源極深。

研究召集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認知科學家哈貝達指出:「動物『數字感』的重要性難以被高估。」

他表示:「舉凡覓食、在公車上找位子,或從某種鳥類的叫聲次數分辨是求偶還是警示,這些都和『約略數字系統』有關。」

原始網頁

尋找未知宇宙 歐洲大強子對撞機明試運轉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九日電)「質量」的來源是什麼?在物理學上,為何有些粒子很重、有些很輕、有些根本沒質量?在人類已知4%的宇宙成份之外,另外96%的「暗物質」、「暗能量」到底是什麼?
物理學家依過去累積的理論計算與實驗數據,建構出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但仍不足以解釋宇宙間所有物理現象。

為解答這些問題,位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共同加速中心(CERN)建造下一代大強子對撞機(LHC),正進行史上最龐大國際合作計畫;而尋找希格斯粒子(Higgs Particle)及超對稱粒子,以瞭解物質構造、探索新物理現象,則是實驗計畫主要目標。

CERN預定日內瓦當地時間明天上午9點半至下午6點,首次在LHC主環注入,並且循環粒子束,進行試運轉。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1999年起,每年投入新台幣數千萬元,支助LHC實驗計畫中的「ATLAS」(由中央研究院參與)和「CMS」(由台大物理系、中大物理系共同參與)兩偵測器建造、測試、運轉。

參與其中「CMS」團隊的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熊怡表示,LHC開始運轉後,每年約產生15000000GB的實驗數據,約相當100萬張DVD。

而參與「ATLAS」團隊的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研究員李世昌表示,1999年至今,國科會每年約支助2實驗新台幣3000萬元,約佔LHC實驗總經費的千分之六至七。。國科會表示,迄今支助總額約4億元。

熊怡說,LHC試運轉啟動時間為台北時間明天下午3點半,CERN並將進行網路實況轉播,網頁連結為http://webcast.cern.ch/。970909  
原始網頁



探索宇宙粒子 我科學家有份

記者江昭青報導
探索宇宙起及演化,是物理科學家最大的夢想,但先得對宇宙中的「粒子」,深入了解。歐洲共同加速器中心(CERN)集合全球科學家,製造出大強子對撞機(LHC),將在明天注入粒子束、讓它們循環,為下個月的「粒子碰撞」實驗做準備。

台灣科學界也參與其中,強調此實驗「不會造成黑洞」。

實驗團隊成員之一的台大物理系教授熊怡表示,世人目前對宇宙的了解,僅有4%,其實宇宙中也存在許多粒子,人類對這些粒子的了解很有限;此外「質量」的來源究竟是什麼?都待研究。

歐洲學界在多年前就集合全球科學家,製造出先進的「大強子對撞機」(LHC),擬進行「粒子碰撞」實驗,以了解更多粒子的特性。我國的台大、中央及中研院學者則在 1999年,在國科會經費支持下,加入計畫。

熊怡說,LHC設於法國與瑞士邊界一處深100公尺的地底下,內有長達27公里的真空通道,明天在法國時間上午九點(台北時間約下午三點半),將注入粒子束,且讓它們循環;十月三日進行粒子碰撞。

台灣在此實驗中,參與的是LHC中的兩個偵測器的實驗(CMS和ATLAS);因此研究會產生大量數據需要分析,一般的電腦無法應付,CERN還在全球設了10個網格電腦中心,接連大量電腦協助運算,台灣為亞洲唯一的中心(Tier1),就設在中研院內。

原始網頁

[新聞]NASA警告 哈伯任務易被太空垃圾擊中


(法新社華盛頓八日電)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表示,下月升空進行哈伯太空望遠鏡維修任務的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被太空廢棄物擊中的風險是平常的兩倍,原因在於哈伯軌道附近佈滿太空垃圾。
NASA太空梭計畫主管向農告訴記者:「這是充滿挑戰的任務,我們有平常在國際太空站任務中不太會碰到的危險。」

他說:「我們有一百八十分之一的機率會因微隕石和軌道垃圾造成災難性損害,而國際太空站任務的風險通常只有三百分之一。」

哈伯太空望遠鏡在地表上方約五百三十六公里的軌道運行,國際太空站則在三百五十四公里的上空。

向農表示,當太空梭任務風險高於兩百分之一時,須由NASA最高層決定是否飛行。

他預期NASA會批准這趟任務,這將是亞特蘭提斯號最後一次執行哈伯望遠鏡維修工作。

向農表示:「風險增加,但我們的避險能力也有提升,因此我們感到還不錯。」

奧林匹亞地科競賽創佳績 4學生涉獵廣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七日電)台灣四位高中生參加「第二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共獲得二金、二銀,國際排名與韓國並列第一;這四位獲獎學生從小對科學方面有濃厚興趣,更廣泛涉獵其他學科,未來希望能朝自己喜愛的地球科學領域繼續研究,貢獻心力。
台灣參加2008年第二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在六個國家、二十四名學生參賽中,共獲得二金、二銀佳績。拿下金牌的是來自台中一中的黃楷智與張睿哲,獲銀牌的是建國中學的李彥融和新店高中的孔德偉。

勇奪金牌的黃楷智從小對科學方面有濃厚的興趣,參與許多科學相關活動與競賽,如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舉辦墾丁天文台觀測學習活動及生態工程營隊學習活動等,另外,他曾連續兩年擔任科學博物館義工,負責導覽及解說活動,從中學習許多經驗。

同樣拿下金牌的張睿哲,自幼即是台北天文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彰化遠哲科學辦公室等各種營隊的常客,國小階段參加過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及木柵動物園與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舉辦的昆蟲營;國中、高中也未間斷。他的興趣廣泛,高一時曾參加天文社及國樂社,此外,他很喜歡閱讀和旅遊,琦君和張曼娟的作品更是他的最愛。

銀牌得主李彥融也常參與科學相關競賽,高一時曾參加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後來轉而投注於地球科學相關競賽。學科上的學習以外,李彥融的興趣非常廣泛,他對天文、大自然、昆蟲、植物、電腦、電腦繪圖、美術、建築設計、攝影等都很有興趣。

另一位銀牌得主孔德偉是家中唯一的小孩,父母對他的管教非常民主,從小即充滿好奇心且喜歡獨立思考,對於週遭及大自然許多現象時常獨自摸索其中的原理,讓課堂中所學的知識、理論能夠應用於現實生活中,從中訓練邏輯思考等能力。在讀書之餘,也經常從事休閒活動,如上網、看電視,打籃球、羽球、游泳等。

教育部表示,依現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這次競賽獲得金、銀牌獎者,將分獲教育部頒贈新台幣二十萬元及十萬元獎金,並可保送大學院校各地球科學相關學系就讀。

代表團於八月三十一日啟程赴菲律賓參賽,經激烈競爭後,今天舉行頒獎典禮,預定九月十一日返台。這次選派四名高中學生參賽,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暨科學教育研究所合聘教授兼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負責培訓計畫。
原始網頁



地科奧賽奪二金二銀 台灣蟬聯第一
更新日期:2008/09/08 04:09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台灣參加二○○八年第二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昨天傳回捷報,在六個國家、二十四名學生參賽中,獲得二金二銀,蟬聯國際第一;台中一中高三學生黃楷智、台中一中高二學生張睿哲獲得金牌、建中高三學生李彥融及新店高中高三學生孔德偉獲銀牌。

教育部表示,這次競賽共頒發四金八銀十二銅,我國參賽成績超越美國、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和南韓並列第一,成績優異。去年第一屆台灣獲得三金一銀,也是國際排名第一。

奪得金牌的台中一中高二學生張睿哲,年僅十五歲,是學校數理資優班學生,他的導師蔡政樺表示,睿哲個性有點害羞,從未補習,對地球科學有濃厚興趣,自我期許相當高,入學時參加全校地科競賽表現出色,選上代表隊,展現優異天分。

另一名奪金的台中一中高三學生黃楷智,在導師李吉彬眼中,最讓人疼惜的就是「越挫越勇」。李吉彬說,楷智一進高中參加國科會的高瞻計畫落榜,無緣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參加頂尖高中生培育課程,一般學生會放棄,但楷智爭取到旁聽機會。黃媽媽也表示,楷智一週花兩天一個人搭車到清華旁聽,毅力相當驚人。另外還擔任兩年科學博物館義工,積極增進自然科學知識。

奪得銀牌的建中高三學生李彥融說,能擊敗美、日很難得。但他的指導老師李文禮說,只得銀牌,有點可惜,彥融的實力不止於此,彥融平時沉默寡言,對地科及天文有濃厚興趣,以後會朝相關領域發展。

新店高中高三學生孔德偉雖然僅獲銀牌,但確定總排名全球第一,鬆了口氣。他的地科老師白佩宜說,德偉在校地科成績都是第一名,喜歡獨立思考,熱中社團活動,能獲得銀牌,大家都為他高興。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指出,明年第三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由台灣主辦,適值九二一地震發生十週年,深具紀念意義,希望超過二十個國家參加競賽,台灣也將再創佳績。
原始網頁

2008/9/3

[新聞]衛星照片顯示北極有史以來首次變孤島

據最新衛星照片顯示,北極有史以來首次變成了一座孤島。衛星照片顯示,冰雪融化已經打開了西北和東北通道,現在船隻已經可以在北極冰帽周圍航行。新打通的通道讓各國輪船公司湧到這裡,他們希望能在這裡開闢出新的航線。
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全球暖化產生嚴重破壞的一個重要景象。美國太空總署獲得的這些照片標識著~在至少12萬5千年間,北極和大西洋以及太平洋相連的兩條捷徑第一次同時融化。

航運公司已經做好了探索新航線的準備,這條新航線將使德國到日本的航線縮短4000海里。如果冰塊繼續以目前的速度融化,船隻將很快可以跨越北極。

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030年之前,北極附近的大塊冰層在夏季時會完全消失。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3

[新聞]法國中小學改周休三日

法國中小學從這個學期起周休三日,每個星期只要上星期一、二、四、五等四天課就好了。家長、老師叫好,專家搖頭。

以往法國中小學,一個星期上課四天半,因為星期六要上半天。很多法國人覺得這半天課壞了大事。星期六爸爸媽媽都放假,還得早起送孩子上學。要是一家想去度個假,還得等孩子中午放學再去。很多離了婚的父母,想趁週末跟孩子團聚,也因為這半天的課,少了半天的親子時間。

法國總統「薩柯吉」競選的時候就以中小學周休三日為訴求。他當選以後,決定從這個學年起實施。幼兒教育專家說,孩子的生活、學習都有個韻律在。上兩天,休一天,再上兩天,再休一天,壞了孩子的韻律,對學習有相當不良的影響。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9.3

2008/8/29

[新聞]冰冷格陵蘭 300萬年前曾是綠地

(法新社巴黎二十八日電) 鑽研格陵蘭古代歷史的英國氣候學家昨天發表研究指出,約三百萬年前,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數量減少,引發全球冷卻,造成廣大的格陵蘭變成冰雪覆蓋的大地

然而溫室效應氣體為何減少原因未明。科學家認為,某種特定類型的岩石經過化學變化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可能是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指出,遠古時期,格陵蘭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冰雪,且可能有草地及森林,之後才在相對短暫的時間內變成厚冰、冰河覆蓋的大地。這篇發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主要作者是倫敦西區布里斯托大學的倫特。

倫特表示,唯有大氣中自然產生、能夠蓄熱的碳氣體減少,才能解釋格陵蘭為什麼出現大冰原。

根據他們的計算,在三十萬年左右的期間,溫室效應氣體的濃度從四百PPM減少三分之一以上,約降至十八世紀末期工業革命開始前的水準(兩百八十PPM)。目前溫室效應氣體的濃度為三百八十五PPM左右。

然而他們認為,科學家對這個過程了解不足,不應該就此推斷大氣溫室效應氣體濃度達到四百PPM時,冰原將在未來數百年融化。或許冰原成長比融化還要容易。也就是說,如果反其道而行,不一定會得到同樣的答案。

他們根據超強電腦計算程式,計算大氣與洋流流動的資料,並重建格陵蘭冰原成長的過程。結果顯示,最早出現在格陵蘭上的積雪幾乎就像小白點,之後才變成幾乎覆蓋整個島嶼的厚冰。

有另外三種理論來解釋格陵蘭變成冰雪大地的原因:洋流改變,溫暖洋流不再流經格陵蘭;洛磯山脈隆起,轉移格林蘭上空低溫的高空噴射氣流;地球運行軌道改變,影響地球接收到的太陽熱力。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因素的確有影響,但是反常的溫室效應明顯是冰雪覆蓋格陵蘭的主因。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8.29

2008/8/27

[新聞]全球暖化 「哈德雷胞」擴散 台灣氣候 從亞熱帶漸趨熱帶

全球暖化,台灣難逃熱浪侵襲。國內學界昨日指出,過去半個多世紀,台灣每年熱浪事件發生頻率和每次持續天數均有增加趨勢,強度也明顯增強。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說,這種現象若再持續下去,台灣地區很可能從亞熱帶氣候逐漸向熱帶氣候「接近」。
這項「廿一世紀的熱浪」研究是由許晃雄、該研究所研究生朱吟晨、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陳正達昨日在「二○○八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發表共同發表。

 許晃雄說,夏季偶然飆升的攝氏三十七度高溫,以後可能「較常發生」,因為,國外許多研究發現,從赤道向南北兩端發展形成的「哈德雷胞」持續向外擴散,導致熱帶地區向北伸展。

 該研究根據氣象局十六個氣象站在一九五○年到二○○五年的觀測資料,分析台灣地區熱浪事件發展趨勢。二分之一以上測站熱浪發生頻率及持續天數均明顯增加,尤其台北和高雄等五測站,熱浪來襲期間,每日最高或最低溫都明顯增強。

 以台北為例,一九五○年代平均每年發生○.四次熱浪,二○○五年增加為一.三五次;每次熱浪持續時間從二天增加到五.五天。基隆發生頻率從每年○.一次上升到二次,每次持續時間從一天延長到四.五天。高雄發生頻率從每年○次增加到一.六次,持續時間從○天增到八天,成為全台熱浪事件增加最明顯地區。

 台灣地區受全球暖化影響,熱浪事件增強現象不僅在人口稠密的西半部發生,地廣人稀的東半部也熱浪頻傳。宜蘭發生頻率從每年○.一次增加到一.六次,持續時間從一天增加到八天,熱浪強度增加趨勢比高雄不遜色!東台灣主要漁港台東縣成功近年也頻遭熱浪侵襲,發生頻率從六十年前每年○.一次增加到一.八次,持續時間從一天延長到七天。

 研究團隊也利用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去年發布的第四次氣候變遷報告預測模式分析認為,廿一世紀中期(二○四六年到二○六五年),全球熱浪頻率與持續天數會增加。低緯度地區在廿一世紀將遭受更頻繁、持續的熱浪事件。【中國時報 李宗祐/台北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8.27

[新聞] 寒冷化還是暖化?30年內看法大反轉

「寒冷化還是暖化?30年內看法大反轉」(彭群弼報導)
在全球暖化趨勢下,溫度一定會越來越熱嗎?根據學者的研究發現:地球的溫度上升是不爭的事實,但有趣的是,1970年代,全球溫度下降,當時媒體曾經聳動的指出,地球將進入冰河時期,三十年後,媒體又大聲疾呼,暖化將帶來人類的災難?溫度升高是否有機會緩和?目前仍然是個難解的科學問題。

根據外電報導,美國科學家發現加阿拉斯加外海,有九隻北極熊在距離海岸極遠的廣闊海域裡游泳,研判可能是北極冰塊融化,北極熊受困海中,成為全球暖化最新的受害者。有趣的是:1974年6月24號出版的時代雜誌,封面人物是一個滿臉覆蓋冰雪的男子,標題則是「另一個冰河時期?Another Ice Age?」。

文中以1972年,全世界有多個地區出現水患,以及面臨罕見寒冬為例,擔心全球將進入「寒冷化」,甚至是提早進入下一個冰河時期,最有趣的是:文中第二段特別提及,大氣科學家經過分析,發現過去三個世紀以來,全球的溫度有持續寒冷化的趨勢,而且似乎沒有機會反轉向上!?糧食短缺將是隨之而來的最大危機。當時也認為:空氣中排放的懸浮微粒產生的空氣污染,導致大氣混濁度增加,是溫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三十年後,地球不但沒有越來越寒冷,反而是不斷打破高溫紀錄。地球暖化成了國際間最「熱」門的課題。根據全球氣候變遷小組IPCC提出的最新報告警告:到了2010年,全球溫度將比20年前(1991年)升高 0.9到3.4度,問題直指是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溫室氣體效應,引發全球增溫。短短三十年之內,科學界的看法出現極大的轉變。展望未來,人們應該相信誰呢?

觀察全球溫度的變化,過去幾年以來的溫度上升相當明顯,科學界雖然一致認為持續增溫是目前的事實,但是人類對於氣候未來的變化,仍然缺乏足夠的預測能力,台大教授許晃雄指出,對於許多影響氣候的物理機制,人類仍然不瞭解,現有的氣候模式不完備,畢竟氣象單位連十天之後的天氣都說不準,更何況是長期的預測。但是他也指出,人類難以承受一旦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因此應該要建立正確的風險觀念,並且體認「人為」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的危害。

在一場氣候變遷研討會裡,與會的專家學者,對於分析所使用的工具,觀察的指標,有很熱烈的討論,但是究竟天氣會繼續熱下去,還是有機會出現短時間的反轉,讓增溫現象有機會緩和?誰也不知道。許晃雄說:或許,再等個十年,天氣的結果會給個答案,但如果溫度是繼續上升,人類恐怕就要禱告了。
原文出處
貼文日期:2008.8.27

2008全國高中節能減碳海報設計競賽

活動主題:鼓勵推動節約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相關之節能減碳宗旨

活動對象:全國高中學生
活動截止日期:97年10月31日下午5點前親送或掛號寄送,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

詳細內容請至:「明道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能源研究中心」網站及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網站,網址為http://www.mdu.edu.tw或http://www.taiwanhydrogen.org/ 下載報名表,或電洽執行單位:明道大學04-8876660*8551蔡小姐聯繫。

高一理科人才培育計畫 開始甄選

共有三個科目:物理科、化學科、生命科學科
中央研究院_生命科學科
報名時間至9/5止,報名費500元
初試筆試9/13,複試口試10/4
活動網頁 http://www.sinica.edu.tw/~hispj/

台大_物理
報名時間至9/9止,報名費500元
筆試時間:9/14

清華大學_分為: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組
報名時間9/10止,報名費500元
筆試日期:9/20

2008/8/26

114讀書心得說明

114班所有同學,請於9/15(一)前閱讀一本書,並上傳心得

貼文網址:圖書館114班閱讀心得部落格
截止日期:97年9月15日 星期一
不限閱讀書籍(適合中學生程度)
書寫心得項目:
標題:書名。自訂題目(可無),班級-座號
書籍出版社,出版日期
心得(500字以上) 請見範本


地球科學書籍閱讀心得
截止時間:97年11月30日 星期日
閱讀書籍:適合中學生程度之地球科學類、環境類、科普類書籍
心得繳交:圖書館之各班閱讀心得部落格
心得格式,請見中學生網站閱讀心得比賽之要求

2008/8/23

恭喜本校同學參加2008捍衛地球大作戰,獲得全國第四名


106陳昀儒、陳芷萱、103陳定霖同學
隊名:VICTOR 參加捍衛地球大作戰,
獲得全國第四名!

第二屆全國漫畫大賽

咦? Janni 怎麼在宣傳漫畫大賽?
其實,我要宣傳的是:『特別大獎』:
首獎 25,000元 ,以「節能減碳」為主題
--------------------------
今年特別增設 『特別大獎』(不分齡):
首獎 25,000元 ,以「節能減碳」為主題,敘述:
1.針對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對地球及生物造成危害及影響。
2.「節能減碳」的方法。

網路參加:於 10 月 5 日前將作品電子檔 e-mail : king2008.2th@gmail.com
※.寄送內容 (1) 漫畫作品電子檔 (2) 報名表 (並依規定命名及分類)

其餘內容請見官方網頁

113班讀書心得

96學年113班讀書心得
班級共讀書籍:高度3858
請按此見讀書心得(羅高圖書館網頁)

沒有獎牌的贏家


2008京奧,讓我們驕傲的一幕,絕對是蘇麗文奮戰畫面


獲得掌聲很容易,夢想很快
但 努力、等待、奮戰 就難以持續了

棒球場上,好不容易領先了,被追平了
........立即被逆轉敗...............

德風坊前,進學禮的時刻
小朋友的心情是雀躍的、熱烈的,也是浮躁的
風....不吹,汗....直流
可曾想過,再等一下,就好了
一輩子就這麼一次進學禮,
神秘嘉賓的演講,也許,這輩子只聽這一次

怎麼不靜靜地等待...........................


觀看這次奧運,大家悶很久了
很多人心裡都想著:不想看了!
蘇麗文展現出奮戰的精神,
是不是很多人,只記得喝采聲
忘記了...........持續奮戰!



新聞 請按此
影片 請按此

2008/8/16

spaceweather.com 最新天文消息


LUNAR ECLIPSE: This Saturday, August 16th, people on every continent except North America can see a lunar eclipse. At maximum, around 2110 UT, 81% of the Moon will be inside the red core of Earth's shadow. It's going to look something like this:
The eclipse lasts for more than three hours (19:36 UT to 22:44 UT), so there is plenty of time to gaze, drink coffee and take pictures. Follow the links for webcasts and more information:

* Live webcasts from the Netherlands; from Norway; from the Canary Islands; (these begin around 3:30 pm EDT)
* Find out when to look using an animated timetable or worldwide visibility map;
* Eclipse galleries: Feb. 20, 2008; Aug. 28, 2007; March 3, 2007;
* Technical details from NASA


PERSEID RECAP: Who knew the Perseids would be so good? The shower peaked on August 13th with as many as 135 meteors per hour, making it one of the best shows in years: data.

"What a fabulous display, with good numbers of bright meteors and lots of faint ones too," says Pierre Martin of Ottawa, Ontario. Using a Canon 30D, he photographed the Milky Way at two-minute intervals from moonset until dawn and created this composite image of the shower:

Earth is exiting the Perseid debris stream now, bringing the shower to an end, although it will be back in August 2009. Until then, browse the gallery:
原始網頁

2008/8/15

2008.8 英仙座觀測心得

2008.8.12晚上是英仙座極大期,ZHR的預報可達100,
算是今年最可觀的流星雨

時間不湊巧,在輔導課期間,沒有舉辦觀測
卻集合了一堆校友,
和霹靂豬、音緹、鄧po、貿貿、宥辰、還有台北天文社的一票人

利澤海邊是不錯拉,但月亮真的太高,光害很嚴重
後來宥辰帶大家移師到三星,終於把月亮遮住了

很衰耶,幾顆大的、亮的都沒有看到

第二天,我還要開車到中央大學,這晚,我睡不到一小時,
累極!!!!!!

2008/8/12

[新聞]治水新思維 荷蘭還地於河奏效

中國時報/中央大學主辦‧行政院國科會科普傳播補助案 【黃馨儀/專題報導】

 氣候劇烈變遷,許多國家開始以新思維、新科技來防堵水患、整治河川,希望降低天災造成的損失。60%以上的國土都在海平面下的荷蘭,如今研發美觀又環保的「兩棲屋」(Amphibian Houses),盼與水共存。

台北縣副縣長、台大土木系水利工程組教授李鴻源表示,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全球災害熱點的調查,台灣約有73%面積及人口暴露在颱風、水災、土石流及地震等天然災害中,比例居世界之冠,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傳統防堵治水 事倍功半

 因此,防洪治水是台灣與生俱來的重要課題,以往我國以加高堤防、增設抽水機等工程方式防堵水患、與水爭地,結果卻事倍功半,傳統的洪水管理已無法解決問題。若能以土地規畫、治水雙管齊下,未來也可成功解決西部低漥地「遇水則淹」的窘境,更可創造無限商機。

 世界各國面臨越來越頻繁嚴重的水患災害,人們逐漸體認到對土地及河川的不當管理和人為破壞,如堤防、攔河堰、水壩、水泥護岸等防洪工程,竟也是造成水患越來越嚴重的幫兇,也證明了以防堵為主的治水策略徹底失敗。

 自古以來就不斷與海爭地的荷蘭,已放棄過去以工程與洪水作戰的防洪政策,開始以「還地於河」的策略取代堤防等傳統防洪工法。雖然荷蘭現有的堤防設計標準,足以抵抗1250年才發生一次的大洪水,但2/3的國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已不敢全面仰賴過時的治水觀念和技術。



荷蘭建兩棲屋 居民與水共存

 李鴻源說,如今荷蘭政府將河流兩岸的堤防往外移,增加行水面積和蓄洪量,回復河川原有的蓄洪力及生態功能,不但可徹底解決水患,也可創造人類、河川和土地的新關係。荷蘭更已打造出37棟「兩棲屋」,讓住宅可安全地漂浮在水面上,讓居民脫離水患之苦。

 反觀我國西部地區,超過1000平方公里、1/10以上的平原低於海平面,但養殖業每年仍超抽約60億噸地下水,長期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嘉義縣沿海低窪區過去每年以10公分的速度下陷,只要雨量稍大或颱風侵襲,必定淹水。李鴻源說,其實不用等到海水上升,嘉義縣就會「自動」消失。



搶救嘉縣低地 魚塭復育濕地

 若要挽救嘉義縣危機,李鴻源表示,不但要嚴格管制地下水抽取,將沿海區的魚塭復育為人工濕地或滯洪池,同時可結合土地重畫、產業轉型,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他估算,只需160億元,即可在2至3年內有顯著成果。但若用傳統治水方法,水利署250億元的投資,恐怕 5至8年內仍會付諸東流。

 李鴻源也說,「不要怕民眾抗議、不接受,只要政府有誠意與民溝通,再加上各部門的配合與協調,才能真正治理水患、創造雙贏。」

-----------------------------------------------------------------------------------
硬攔硬圍不行啦 全球暴雨頻繁台灣名列前茅 【黃馨儀/專題報導】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及海平面上升,逐漸改變洪水的發生頻率與嚴重性。近年飽受洪水之苦的台灣,是全球暴雨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暴雨紀錄大都很接近世界紀錄,其中90分鐘、2小時及3小時的累積降雨量,更維持世界紀錄。
 
 一般而言,台灣的年平均降雨量約2500毫米,山區降雨為3000至5 000毫米,暴雨特性為狂、急、烈。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姜善鑫1990即提出上述分析。大自然的變異,也直接挑戰人類的防災思維與技術。

 台大土木系教授李天浩說,1920年至1985年間,全球氣候的溫度、雨量都大致穩定,工程師得以綜合統計分析不同年度水文、氣象事件,訂出「重現期保護標準」,據此決定防洪設施的重現期保護標準。



災害規模大 重現期理論失準

 1985年後,全球暖化趨勢明顯,均溫不斷創新高,自然災害不但規模增大,頻率也越來越頻繁,「重現期保護標準」失去理論基礎。聯合國的氣候變遷研究報告指出,極端氣候強度明顯增加,全球豪雨、乾旱有增加趨勢。

 近年,很多國內氣象站觀測到日雨量高達1000毫米,等於平均年降雨量的1/3到1/2。1996年的賀伯颱風,阿里山站更曾經發生高達了1 748毫米,幾乎與世界紀錄值1870毫米並駕齊驅。

 以淡水河整治工程來說,堤防已高達海拔10公尺,未來若繼續以加高堤防的方式因應洪水災害,即使斥資上千億,加高所有橋樑工程、道路設施,在氣候劇烈變遷的趨勢下,仍有可能若干年後仍然無法應付洪患。

 再以嘉義沿海低窪地區來說,由於養殖業長期超抽地下水,某些地區以每年平均10公分的速度下陷,一旦遇豪大雨必定淹水、積水更難排除。李鴻源憂心指出,不到10年、不用等到暖化後海水上升,嘉義地區自動就會「淪陷」,部分地區將淹沒在海平面下。

 他指出,如今若要根治水患,不能再依賴以往的建設防波堤、水門,不重視滯洪區的盲目建設,更可能使原本的滯洪區因此癱瘓,造成更大災害,變成「錢丟得越多,賠得越慘」!例如,以往發生水災,沒有足夠的抽水設備常成為被檢討的對象,但卡玫基襲台造成台中重畫區大淹水,就明顯反映出整個土地規畫的粗糙與缺失,與硬體設備無關。



卡玫基水患 顯示土地需規畫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全國169處淹水地段中,166處位在都會區,主因是「排水不及」。都市往往沒有足夠流量的下水道,一旦瞬間雨量暴增,下水道、排水孔無法舒緩流水,馬上就流入商家或民宅,造成路段的積水與交通阻塞。

 李鴻源說,「要根除淹水損失,不能再以築堤防洪工程硬擋硬圍,而是要從基本的思維改變。」近年來,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異常氣候,最高溫、最低溫、雨量等氣象紀錄也不斷重寫,導致災害發生率越來越高。這也在提醒人們,在與大自然抗爭時,不要忘了要尊重孕育生命的土地,才能永續生存。

-----------------------------------------------------------------------------------
《小檔案》重現期愈大 洪患強度愈大 【黃馨儀】

 治水工程或防洪設計普遍採用「重現期」來描述水災發生機率與強度的關係。重現期保護標準的訂定,是根據河川或排水集水區內過去曾發生降雨或洪水紀錄等水文條件,再權衡計算工程投資和洪災損失經濟的結果。
 
 重現期的單位是「年」,時間愈長、強度愈大,但每年出現機率也愈低。我國中央政府掌管的主要河川,防洪多採用100年重現期保護標準,也就是平均每100年才會發生1次的大洪水溢堤,縣市政府主管的次要河川是50年、非都市的區域排水系統是25年、都市雨水下水道重現期僅3至5年。

 目前洪水頻率最高的是台北盆地的淡水河,重現期為200年,是非常高的保護標準。隨著地球暖化的氣候變遷趨勢,台灣降雨變得更劇烈,意味著原本5年才發生1次的暴雨事件,可能驟變為3年1次。

 從重現期數字的變化,可以看出洪患頻率多寡,重現期下修代表氣候變遷的殺傷力提高,也意味著極端氣候增加的隱憂。

原文轉載自【2008-08-10/中國時報/B4版/科學周報】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71705+172008081000355,00.html

[新聞]星星的眼淚!8月英仙座流星雨報到!

想看流星雨嗎?八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主要的流星雨之一,數量多且穩定,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活躍期間至8月24日,預估今年極大期將發生在8月12日晚間19:30,台灣地區的最佳觀星時間是在8月13日凌晨月亮西沈後至天亮之前的下半夜時段。

同時,天文館也建議,在天空晴朗無雲、沒有光害且輻射點在天頂的最佳狀況下,每小時最多可以看到100顆!觀星民眾不妨選擇一處沒有光害、視野開闊的地點,欣賞這場天空煙火秀,或利用可長時間曝光的相機拍攝天空,還有機會捕捉亮度直逼金星的彩色火流星!

八月份除了英仙座流星雨之外,還有五顆肉眼可見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將同時聚集在黃昏的天空中。喜愛觀星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這場星空饗宴!更多相關資訊請上網查詢:台北天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www.tam.gov.tw。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8.12

2008/8/7

高三總複習講義 填空


p.11
大潮:初一、十五。小潮:初七、二十二。

p.12
運動:→←,←→,↓↑。 震源:淺源、淺-深源、淺源。 斷層:正、逆、轉形。
地形:中洋脊.裂谷.地塹地壘、褶皺山脈.海溝、轉型斷層。 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岩。
中洋脊.東非裂谷、台灣.喜馬拉雅山脈、聖安得列斯斷層。

p.17
硬度:抵抗磨損,2-3,3-4,5-6,約6。
解理:平滑,3,1,2,2。
斷口:粗糙。
其他:磁鐵礦,雲母,方解石,雙折射,CaCO3,稀鹽酸。

p.18
化:石膏、鹽岩。
生:石灰岩、煤層。


。。



2008/8/6

96學年度高二ch10習作簿解答

第一部份:
1-2.DD 3.AC 4~8.EECBA 9~10.DA

第二部份:
1.21600000000公噸,39.13公升
2.D,封閉構造且無斷層經過,液化的二氧化碳不易外洩

96學年度高二ch9習作簿解答

第一部份:
1-5.ECDCE 6-10.ECBCC

第二部份:
2.(1)第三次,約50% (2)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
4.(1)1998 (2)1910~1945和1976~2000

96學年度高二ch8習作簿解答

第一部份:
1-4.CBCA 5-10.BBCBAC 11-12.DB 13.AB

96學年度高二ch6習作簿解答

第一部份:
1-6.CDCDDB 7.B 8.AE 9-10.BC 11.CE 12.BC
13-14AEB

第二部分:
1.ACDIJKLMO
4.(1)A (2)D (3)A (4)C (5)CD

96學年度高二ch5習作簿解答

第一部份:
1-5.CBDCA 6-10.CCCBD 11-14.CBBD

第二部分:
2.BC 3.100倍 4.A型氫原子譜線最強,K或M型金屬譜線較強
5.(1)鈉 (3)由左算來第五條無法與下方五種氣體對應

96學年度高二ch2習作簿解答

第一部份:
1.D 2.BD 3.B 4.AE 5.D 6.A 7.D 8.B 9.B 10.B 11.B 12.A

第二部份:
1.A 2.B

96學年度高二ch1習作簿解答

第一部份
1-5.DBDAC 6-9.BCBA 10.AG 11.BE 12.B

第二部分
1.C 3.可以 4.C 5.B 7.圖

2008/8/4

李家同:浮躁的社會 如何能解決問題

世界上,有些人非常冷靜,有些人卻非常浮躁。

冷靜的人遇到危機,可以鎮靜而深入地分析危機發生的原因,從而想出解決的辦法。因為他的思考常常深入問題的核心,他的解決方案比較能徹底解決問題。浮躁的人在危機來時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責怪別人,這種做法當然沒有什麼用。

在找出問題之所在的時候,浮躁的人通常憑直覺或感覺。他們沒有深入探討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只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嚴重的是:浮躁的人會在危機中表現出無比的慌亂,不要說深入的思考,連膚淺的思考都不可能。

國家社會浮躁 人民臨危慌亂

如果一個國家社會浮躁,民眾會在危機中表現得非常慌亂。他們會將小事化大事,而且他們會習慣性地指責別人。一個例子是油價大漲。油價漲,的確是問題,但油價大漲卻不是一件正常的事,其中原因也是可以冷靜地加以分析的。一個浮躁的社會,發現油價大漲,第一個反應就是認為大禍即將臨頭。第二個反應是指責政府,好像政府應該對油價大漲負責。

股市大跌,也常會使社會出現嚴重不安,而且也一定會指責政府,好像政府有能力使股市反彈。最奇怪的是政府官員也作此想,他們也會慌做一團地設法救股市。

一家工廠,可能會出現生產線異常的現象,這種情況是很嚴重的,因為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可能全部不能用。雖然情況嚴重,出現在現場的仍然是一批不慌不忙的專家,他們會冷靜地觀察,先想出一個應急的辦法。然後一定會更深入地討論,希望以後這種問題不會再發生。這家工廠的董事長該不該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呢?絕對不會。因為董事長並非專家,他的出現毫無意義。

危機靠專家 領袖哪有特效藥

我們國家當然會有危機,每次有危機,我們比較看不到專家出現,但我們卻認為總統與閣揆一定要立刻出現。好像他們一出現,問題就得以解決了。以水災為例,我們能盼望這些大官們做什麼呢?治水絕對要靠專家的。我們是一個有浮躁傾向的社會。我們無法靜聽專家冷靜的分析,反而寄望領袖們立刻搬出特效藥來。但是世界上那有什麼特效藥?我們本來就有些浮躁,當我們發現沒有特效藥,我們會變得更不鎮靜。

我希望我們國家的意見領袖們能夠領先表示鎮靜和冷靜,並深入而平心靜氣地分析問題。絕對不要說一些刺激情緒的話,我們的社會已夠浮躁了。浮躁的社會,不僅不安定,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本文作者為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
【聯合報╱李家同】2008.08.04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8.4

2008/8/3

[新聞]蝴蝶效應? 風力發電恐改變氣候

利用風車來發電,可以產生沒有污染的乾淨能源,一向被認為相當環保,但大量的風力發電機,也可能影響自然環境。美國堪薩斯州的居民就發現,風車出現之後,當地的松雞(一種鳥類),已經漸漸消失,而且風車吸聚了大量的風,也可能因此改變區域的氣候,對環境來說,反而是一種傷害。

利用風車來產生能源,在堪薩斯州已經超過100年的歷史,而隨著科技的更新,先進的風力渦輪發電機,在當地已經處處可見,雖然一般認為,風力發電沒有污染,符合現代環保的要求,但當地居民可不這麼認為。

堪薩斯州居民表示,「有人會因這些風車賺錢,而其他人將遭受苦果,這些風車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堪薩斯州的居民發現,當風車愈來愈多,當地的松雞已經逐漸消失,而且風車破壞自然景觀,甚至可能會改變當地的天氣。

雖然目前沒有科學的證據,證明大量的風車,會改變區域的自然生態,或天氣型態,但堪薩斯州的居民相信,風力發電並不環保,對環境反而會造成另類的傷害。(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國華2008/08/03 )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8.3

[新聞]波蘭挖出2億年前暴龍祖先骨骸 品種前所未見


(路透華沙2日電)古生物學家在波蘭(Poland)南部一處磚場挖掘,挖出一具之前未見的暴龍祖先骨骸。

波蘭科學院(Polish Science Academy)的考古團成員蘇勒吉(Tomasz Sulej)說,這隻掠食恐龍暫名為「龍」,生活在大約2億年前,有5公尺長,用兩隻腳行動,最長的牙齒有7公分長。

蘇勒吉1日表示:「這是到目前為止尚不為人知的完全新種恐龍」,「甚至沒有人預期那個時候有這種恐龍存在,所以這讓我們對暴龍族群的演化有更新的認識。」

這句骨骸是在距離華沙(Warsaw)200公里的萊所威瑟村(Lisowice)一座磚場挖掘到的。(中央社翻譯,路透社 2008/08/03)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8.3

[新聞]NASA證實 火星真的有水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卅一日說,該署「鳳凰號」火星登陸艇對火星北極土壤進行數周測試後,終於經由化學分析證實火星上有水。

水被視為生命的源頭,擁有水,似乎可以說明火星上可能具有孕育生命的基本環境,進而讓科學家評估火星是否能提供人類生存的條件。

「鳳凰號」五月廿五日降落在火星北部平原,傳回地球的照片顯示四周是凹凸不平的土壤,上面散布著白色條紋。數周前拍攝的照片證明這裡是一片冰原。

洛杉磯時報說,登陸艇以機械臂刮取了一些科學家相信是冰的白色物質,放進艇上的小爐子烘烤。研究團隊卅一日提出證據,顯示這些物質確實是水。這是地球發射的太空船首次在別的星球「嚐到」能夠孕育生命的水。

「鳳凰號」上的熱力與排放氣體分析器(TEGA)的質譜儀顯示,機械臂刮取的物質在攝氏零度即融化,並在水的沸點達到沸騰狀態。

科學家面對的真正挑戰,不在於找到冰,而是要把冰放進分析器附帶的測試爐。這些小爐子共有八個,口徑只有鋼筆筆芯大小,要把土壤放進去非常困難。幾周前他們終於靠著點滴的方式,把一個土壤樣本放進一個爐子裡。

把冰放進去更難,因為冰塊不是氣化就是黏在機械臂的挖斗裡,讓科學家沮喪得放棄放冰,決定把另一份土壤樣本放進第二個爐子,並用四種熱度加溫。剛用第一種熱度加溫到冰的熔點,質譜儀就測到爐子裡的物質改變,顯示爐子裡居然有冰。

洛杉磯時報說,這份樣本所含的冰極少,可能只占百分之一左右。未來幾天TEGA儀器將逐漸把樣本加溫到華氏1800度(約攝氏993度),並不斷檢驗冒出的氣體,以探究其中是否存在有機化學物質,也就是人類所知的生命基本組成因子。
聯合新聞網 2008/08/02 07:40 國際中心/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8.3

頭城海水浴場 消失了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縣報導】
「曾是北部地區重要消暑勝地的頭城海水浴場,已自台灣地圖消失!」宜蘭縣府十年前,向漁業署爭取興建烏石港,導致浴場近二公里長灘及廣約六十座足球場大的沙丘消逝不見,縣府決定向內政部申報廢場。

成功大學河海工程系主任許泰文感慨表示,「頭城浴場是台灣因人工建物影響到海岸地貌消失的首例」,值得政府與環保人士重視。宜蘭縣環保人士則以「痛心」形容,強調當時就曾提出預警「會造成浴場沙灘消失」,如今證實,「很難認同,卻只能接受」。

「咦,不是海水浴場嗎,怎麼不見沙灘?『裝肖仔』(戲弄人)!」曾到訪過頭城海水浴場的遊客,看到如今的景象,大感驚訝。

不只如此,「頭城海水浴場」的指標依舊豎立,不知情的遊客到此一遊,當場傻眼,「怎麼沙岸成了石岸,又不能玩水,哇咧」。河川局為了護岸,投置大堆石塊補救,就成了今天主客易位的景象。

位在太平洋濱的頭城浴場,曾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但短短十年中,整座浴場七公頃沙灘,加上向北到大坑里海堤,往南到竹安河口,長二千公尺、寬近二百公尺的延伸腹地,年年縮減,現已完全被海水覆蓋不見。

「主要原因是浴場北側的烏石港突堤,攔住原本要補充沙灘的漂沙。」水利署第一河川局代理局長韓光恩說,十多年前烏石港動工築堤後,漂沙被攔截在海堤以北堆積,在外澳形成沙灘新生地,海堤以南的頭城浴場,沙灘少了漂沙,海岸嚴重被侵蝕。

「這就是海岸建港最明顯的問題。」宜蘭大學環工系教授張章堂說,建港築堤會引起所謂「突堤效應」,港堤攔住漂沙,沙灘沒有了沙源,加上海水侵蝕,消失更快

頭城海水浴場即將走入歷史,縣府工商旅遊處長游文祥說,海水浴場已名不副實,因此向內政部申請撤銷,改名為濱海園區,以免誤導想戲水的民眾。
【2008/08/03 聯合報】

照片說明從前(上)和現在(下)的頭城海水浴場。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羅建旺/攝影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08/03



左側兩圖來源

2008/7/31

[新聞] 台灣也曾有冰河


冰河,聽起來像是寒帶地區的特產,但是地處熱帶與亞熱帶的台灣,卻也曾經有過冰河,你相信嗎?
撰文╱李名揚

地跨北回歸線的台灣雖有多座高山,但因緯度太低,冬天難得下雪,每次氣象預報說哪座高山可能降雪,往往吸引大批遊客前往,卻經常敗興而歸,因為各種氣象條件未必能剛好配合。

可是卻有學者發現,台灣的高山在數萬年前,不但冬天經常下雪,甚至因為積雪長年不退,累積成了冰河。目前已經發現冰河遺跡的有玉山、雪山、南湖大山和向陽山的嘉明湖,從南到北相距逾100公里,換句話說,在這段距離內的高山,只要條件適合,很可能都曾經有冰河存在。

冰河生成有三條件,首要條件是夠冷,必須年均溫在0℃以下,也就是位在「雪線」以上的地區,冬天的降雪到了夏天不會全部融化,可以保存到次年冬天,繼續累積。第二個條件是水氣要充沛,才會有足夠的降雪。

第三個條件則是要有寬廣的地形來「裝載」,因為積雪要累積成冰河,不是幾年的事,而需要百年、千年的時間,才能讓積雪厚度超過數十公尺,以自身重量將鬆散的雪壓得密實,並從堆積的地方往下流動,成為冰河;若只有前兩個條件符合,雪還沒有累積就往下移動,便會很快融化為水,沒有機會成為冰河。

台灣夠冷嗎?
現在的台灣太熱,第一個條件就無法符合。台灣地處北緯22~25度之間,以現在的全球氣溫來說,這種緯度必須在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地方,才有生成冰河的條件,而台灣最高的玉山也只有3952公尺,因此現在的台灣高山上沒有冰河。

然而地球的溫度並不是一直維持固定,而是會受到公轉軌道變化及自轉軸偏移的影響,發生明顯的高低變化,低溫時期稱為「冰期」,高溫時則是「間冰期」。冰期和間冰期會每隔數萬年交替出現,而我們現在是處於間冰期中溫度較高的階段。

根據古氣候資料顯示,距今1萬8000年到2萬年之間的末次冰期鼎盛期,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比現在低 6~7℃。長年研究冰河的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朱傚祖指出,末次冰期最冷時,台灣的雪線應該降到3000~3300公尺之間,即使非鼎盛期,也會低於 4000公尺,加上水氣充沛,百岳中標高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不但數量多,面積又廣達10~20平方公里,顯然在冰期時,台灣高山已具有形成冰河的基本條件。

不過以台灣的緯度,即使是在冰期,夏天時高山溫度仍會超過0℃,高山積雪若要不融化而維持到次年冬天繼續累積,還得有一些其他地形與氣象條件的配合。

例如台灣冬天吹東北季風,使高山東側下雪,夏天吹西南風,使高山西側下雨,但雨水不會淋到東側的積雪,較不易造成積雪融化。另外台灣的山地植被茂密,早上太陽從東邊升起時,會使植物體內的水份蒸散到空氣中,加上平地升溫快,氣流上升,和高山下沉的低溫氣流交會,就造成每天9點之後山上出現「微鋒面」,很容易起霧,擋住太陽光的輻射,也減少高山東側積雪融化的情形。因此台灣的高山東側最有可能產生冰河。

除台灣外,還有一些比台灣更接近赤道的地方如印尼婆羅洲、夏威夷、瓜地馬拉等地,也因高山的高度超過冰期的雪線,加上水氣比台灣更充沛,過去也曾經有過冰河。

冰河的證據
如何證明台灣過去曾經有過冰河?台灣的高山曾經有冰河這項論點,最早是由日本博物學家鹿野忠雄在1932年提出,但因台灣緯度很低,天氣太熱,而且當時提出的證據效力不夠,因此一直不為學術界所採信。一直到1990年代,才有學者再度提出,並找出多項證據,終於獲得學術界普遍認同。

不過,從鹿野忠雄到近年來朱傚祖、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楊建夫以及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齊士崢等人的研究,都僅發現玉山等少數幾座高山保存有冰河遺跡。朱傚祖解釋,主要原因是台灣造山運動激烈,地震、山崩頻仍,加上雨量充沛,侵蝕及風化力量強大,因此冰河遺留的痕跡很容易被沖刷破壞掉,能保存至今的不多。

目前在台灣高山上找到的冰河證據首推「U形谷」。高山冰河和河流都會侵蝕地表,形成谷地,但兩者塑造的谷地明顯不同,高山上河川對地表的侵蝕容易形成「V形谷」(見113頁下圖右),而且谷地會隨著水流方向蜿蜒彎曲;但是冰河是降雪長期累積形成的龐然大物,積雪會夾帶碎石,對谷地兩側造成較大的摩擦力,而把谷地侵蝕成U形(見113頁下圖左);另一方面,冰河前進的力量非常大,遇到小阻礙便硬擠過去,不會像水流般配合地形改變路徑,所以U形谷都比較直。

U形谷的源頭(也是冰河的源頭)是呈漂亮圓弧狀、有如半個碗的「冰斗」,這是冰河的第二項證據。當積雪在山上較寬廣的凹地中累積時,若將整個凹地裝滿,邊緣的積雪就會溢出到凹地周圍的岩石上,夏天時氣溫在0℃上下徘徊,高於0℃時溢出的積雪會融化,滲入岩石縫隙,溫度一降,雪水又凍結成冰,體積膨脹,就會將岩石縫隙撐大,這樣高、低溫不斷交替作用(稱為「寒凍風化」),最後造成整塊岩石碎裂,掉入冰河成為冰河的一部份。這種侵蝕作用會在凹地周圍不斷發生,最後將凹地周圍侵蝕成均勻的圓弧狀,就形成冰斗。

在南湖大山上有一塊由板岩構成的平原,板岩是較脆弱的岩石,很容易風化,照理說平原表面應該都是風化後的泥土,但這塊平原上卻沒有表土,板岩直接裸露出地表,地質學家稱之為「冰原遺留面」,可能是四條冰河的共同起源。這種平原的成因可能是冰河流動,把表土帶走,也可能是會產生相同作用的土石流,但這麼高的山上水勢不大,不可能有土石流;加上在該處找到許多表面有擦痕的冰河地區特有石塊,稱為「冰磧石」,也可佐證冰原遺留面是冰河所造成。…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7期7月號】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7.31

[新聞]院士專題-賀曾樸》電波天文學 從天體尋根

中央研究院今年新科院士賀曾樸主要專長的領域是電波天文學、光譜學,以及恆星與行星的形成等。他有個鼎鼎大名的「師祖」:雷射的發明人、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Charles H. Townes。一般人或許會很納悶,為什麼一個天文學家的師祖是雷射發明人?雷射和天文學究竟有什麼關係?


一般而言,天文望遠鏡主要分為「光學望遠鏡」和「電波望遠鏡」,原理都是在接收觀測不同頻率的電波。天文望遠鏡所接收的電磁波,波長由長到短排列,包括:無線電、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以及γ射線,但是用光學望遠鏡只能看到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等頻率。

賀曾樸解釋,電波天文學觀測的方式,主要是透過不同的頻譜波長與溫度的關係,研究宇宙中能量的分布。例如太陽的表面溫度約攝氏5500度,在頻譜上屬於可見光的範圍,所以可以用光學望遠鏡觀察,其他非可見光頻率的天文現象,無法透過可見光望遠鏡來觀測,電波望遠鏡就可發揮功效。

因為各種天體都會發出電波,電波天文學理論上什麼都可以做,賀曾樸形容「可以探索任何可以偵測到的,尋找以前所沒有發現的地方」。由於雷射與電波天文學都是在研究電波的頻譜,所以賀曾樸的老師、雷射發明人Townes的學生就把研究重心從實驗室中移到了太空。

賀曾樸回憶,剛開始在美國波士頓做電波天文學研究的時候,由於當時的電波望遠鏡很少,所以只能利用美國空軍監看蘇俄衛星的雷達,趁著軍方作業的空檔,趕快利用雷達的大天線接收太空中的訊號來做研究。

由於經歷過這種觀測工具的限制,賀曾樸日後非常重視設備的發展。他對觀測設備的迅速發展感觸也很深。「以前我們要花兩個星期才能得到的資料,現在的學生可能一秒鐘就搞定了」,賀曾樸回想在當學生時的情形,表示很多時候都要讓電腦不眠不休跑一整個晚上,為了怕同學不小心把電腦關了,研究心血白費,還到處拜託同學千萬要注意。

探宇宙起源 台灣出力

他非常津津樂道的是20年前在美國史密松天文台擔任研究員時,與許多天文學家倡議推動建造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ubmillimeter Array,SMA)。「次毫米波」是波長略小於毫米(millimeter)的電磁波,由於地球本身大氣中所含的水氣和氧氣的許多分子譜線落在這個波段,其輻射與對外來輻射的吸收,讓次毫米波段的觀測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這個領域的研究發展得較晚。

SMA是由史密松天文台和中研院天文所共同建造,在2003年完成啟用。由於它屬於陣列望遠鏡,由八個電波望遠鏡組成,其中兩個是由台灣建造,也是中研院天文所成立以來第一個大型的研究計畫。

SMA位於夏威夷的毛納基峰(Mauna Kea)上,賀曾樸說,次毫米波段的望遠鏡無法在地面上進行觀測,因為大氣中的水氣會干擾電波的接收,並產生背景雜訊,所以一定要放在高山上或外太空中。毛納基峰頂的大氣穩定乾燥,晴天頻率高,因此是地球上進行天文觀測的極佳場所。

次毫米波望遠鏡主要是觀測溫度比較低的宇宙;賀曾樸指出,宇宙中大部分地方的溫度很低,約只有絕對溫度10度左右(絕對零度是攝氏-273度),而這個溫度在頻譜中的高峰剛好就落在次毫米波的範圍,「所以SMA可以看到宇宙中很多東西」。

SMA可以研究的範疇很廣,包括太陽系內的行星,銀河系中的各種天體,乃至於黑洞、宇宙形成初始的原始星系等。

2008/07/30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承宇】
貼文日期:2008.7.30
原始網頁

[新聞]成本高誘因不足 太陽能在台推動難

台灣發展太陽能發電,具有地理條件優勢,不過應用卻不廣泛,其中使用太陽能熱水裝置,比起日射量較少的大陸北方,還不普及,專家指出,台灣在技術層面沒有問題,不過民眾加裝太陽光電系統的成本高,如果相關法案能夠通過,增加補助,才能提高民眾投入誘因。

全球太陽能發展最好的國家是德國與日本,由於兩國的電價高,跟太陽光發電的成本差距小,加上雙方都有相關配套法案,不管是以賣電或是換電的方式,長久下來民眾都能回收成本,甚至賺回來,因此容易普及。而台灣位在亞熱帶日射量高,有利於發展太陽能光電,不過太陽光電成本高,如果有相關配套措施,誘因比較大。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秘書長陳榮顯說:「我們一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在立法院躺了五年還沒通過,如果這個法案通過的話,民眾裝太陽光電所發的電,可以回賣電力公司,價格大概是目前電價四倍到五倍左右,同時也許還可以給民眾,裝置太陽光電系統補助款。」

專家同時指出,台灣地狹人稠,可裝設太陽光電的面積比較少,一般是在建築物的屋頂或牆面,這方面也是需要突破的地方,不過台灣有百分之九十八的能源是靠進口的,發展太陽光電,不管對於經濟或者環境都有相當的幫助。

今日晚報 2008.07.30 中廣新聞/陳奕華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8.7.30

2008/7/30

國立羅東高中 2008新疆日全食 網路轉播


主辦單位:國立羅東高中天文社、國立羅東高中教務處

參加對象:本校天文社學生,以及對天文有興趣之師生

報名方式:需事先報名,7/29中午報名截止。
天文社學生請向212陳俞均同學或308蔡欣芸同學報名,
非天文社員者,請向教務處設備組報名

費用:無

活動時間:97年8月1日 pm5:45~8:00 (若新疆天氣不佳,將取消本活動)

活動地點:本校教資館2F演藝廳

活動流程:報名完成者請於5:30~5:45間抵達本校演藝廳
時間(下午)_內容
4:20~4:30__工作人員集合
5:00__網路測試
4:30~5:00__場地布置
5:00~5:30__工作人員用餐
5:30~5:45__報到
5:45~6:00__活動介紹
6:00~8:00__網路直撥:網路直撥內容
____1.太陽日食全程影像
____2.訪談主題:
_______a.2008日全食發生概況、過程
_______b.新疆地區風俗民情
_______c.日食對ㄧ般民眾、天文愛好者及科學家們有何目的及意義
_______d.日食的傳說及故事
_______e.日食觀測的方法即可使用的工具介紹
_______f.請問待會全食發生的時候可以看到哪些現象?
_______g.介紹全食後、復原概況
_______h.2009年日全食發生概況介紹。
8:00~8:05__直播結束
8:05~8:10__場地復原,請自行將垃圾攜離
8:10~8:30__天文社於操場觀測當日星空 若天氣不佳則取消觀測,僅以肉眼觀測,不使用望遠鏡

網路轉播執行團隊:諸羅星空網路直播小組 Drawsky Webcast Group
網路轉播規劃單位:嘉義市天文協會、嘉義市政府、新疆科學技術協會、新疆天文學會
網路直播現場:新疆哈密伊吾縣立高級中學
網路直播時間:2008年8月1日下午6:00~8:00 (UT 8/1 10:00~12:00)。

有疑問者可至羅東高中天文社部落格留言 http://ltshltac.blogspot.com/

台灣8月1日可見日偏蝕 日全蝕得到2070年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九日電)今天八月有兩項天文奇觀,八月一日的日全蝕,台灣西北部、西部的濱海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可以日落前見到日偏蝕的現象數分鐘;另外,十七日還有月偏蝕現象發生,但台灣只能見到前面約三分之二部分。中央氣象局指出,台灣民眾如果要看到日全蝕必須等到2070年!

氣象局技士正鄭振豐表示,二十一世紀會發生兩百二十四次日蝕現象,其中有七十七次日偏蝕,七十二次日環食,六十八次日全蝕,以及七次「混合型日蝕」,也就是日蝕過程中環蝕及全蝕交替出現。今年八月一日的日全蝕是本世紀的第五次。

鄭振豐表示,今年和明年都會有日蝕現象。除了今年八月一日,2009年還有兩次日蝕,分別是一月二十六日的日環蝕,可惜的是台灣無法看見;七月二十二日的日全食,台灣可以看見偏蝕。

鄭振豐特別指出,2009年七月二十二日的日全蝕是本世紀時間最長的日全蝕,最長可見六分三十九秒全蝕過程;全蝕帶將經過中國大陸重慶─武漢─上海一帶,台灣只能看見日偏蝕現象。

此外,2012年三月二十一日台灣將可見到日環蝕現象,包括基隆、台北、桃園、新竹及苗栗等局部地區都在環蝕帶內。

鄭振豐指出,台灣上次日全蝕出現在1941年九月二十一日,地點在北海岸─基隆─濱海公路北段;下一次要在台灣看到日全蝕則要等到2070年四月十一日,地點在墾丁和蘭嶼。970729

原始網頁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29/5/50e.html

2008/7/29

要吃犛牛乾的舉手

數量有限,吃完為止喔~

我明天10:00會在辦公室裡,要吃的,來辦公室晃晃,
我會請你吃犛牛乾喔,
尤其是前113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