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8/12

[新聞]治水新思維 荷蘭還地於河奏效

中國時報/中央大學主辦‧行政院國科會科普傳播補助案 【黃馨儀/專題報導】

 氣候劇烈變遷,許多國家開始以新思維、新科技來防堵水患、整治河川,希望降低天災造成的損失。60%以上的國土都在海平面下的荷蘭,如今研發美觀又環保的「兩棲屋」(Amphibian Houses),盼與水共存。

台北縣副縣長、台大土木系水利工程組教授李鴻源表示,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全球災害熱點的調查,台灣約有73%面積及人口暴露在颱風、水災、土石流及地震等天然災害中,比例居世界之冠,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傳統防堵治水 事倍功半

 因此,防洪治水是台灣與生俱來的重要課題,以往我國以加高堤防、增設抽水機等工程方式防堵水患、與水爭地,結果卻事倍功半,傳統的洪水管理已無法解決問題。若能以土地規畫、治水雙管齊下,未來也可成功解決西部低漥地「遇水則淹」的窘境,更可創造無限商機。

 世界各國面臨越來越頻繁嚴重的水患災害,人們逐漸體認到對土地及河川的不當管理和人為破壞,如堤防、攔河堰、水壩、水泥護岸等防洪工程,竟也是造成水患越來越嚴重的幫兇,也證明了以防堵為主的治水策略徹底失敗。

 自古以來就不斷與海爭地的荷蘭,已放棄過去以工程與洪水作戰的防洪政策,開始以「還地於河」的策略取代堤防等傳統防洪工法。雖然荷蘭現有的堤防設計標準,足以抵抗1250年才發生一次的大洪水,但2/3的國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已不敢全面仰賴過時的治水觀念和技術。



荷蘭建兩棲屋 居民與水共存

 李鴻源說,如今荷蘭政府將河流兩岸的堤防往外移,增加行水面積和蓄洪量,回復河川原有的蓄洪力及生態功能,不但可徹底解決水患,也可創造人類、河川和土地的新關係。荷蘭更已打造出37棟「兩棲屋」,讓住宅可安全地漂浮在水面上,讓居民脫離水患之苦。

 反觀我國西部地區,超過1000平方公里、1/10以上的平原低於海平面,但養殖業每年仍超抽約60億噸地下水,長期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嘉義縣沿海低窪區過去每年以10公分的速度下陷,只要雨量稍大或颱風侵襲,必定淹水。李鴻源說,其實不用等到海水上升,嘉義縣就會「自動」消失。



搶救嘉縣低地 魚塭復育濕地

 若要挽救嘉義縣危機,李鴻源表示,不但要嚴格管制地下水抽取,將沿海區的魚塭復育為人工濕地或滯洪池,同時可結合土地重畫、產業轉型,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他估算,只需160億元,即可在2至3年內有顯著成果。但若用傳統治水方法,水利署250億元的投資,恐怕 5至8年內仍會付諸東流。

 李鴻源也說,「不要怕民眾抗議、不接受,只要政府有誠意與民溝通,再加上各部門的配合與協調,才能真正治理水患、創造雙贏。」

-----------------------------------------------------------------------------------
硬攔硬圍不行啦 全球暴雨頻繁台灣名列前茅 【黃馨儀/專題報導】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及海平面上升,逐漸改變洪水的發生頻率與嚴重性。近年飽受洪水之苦的台灣,是全球暴雨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暴雨紀錄大都很接近世界紀錄,其中90分鐘、2小時及3小時的累積降雨量,更維持世界紀錄。
 
 一般而言,台灣的年平均降雨量約2500毫米,山區降雨為3000至5 000毫米,暴雨特性為狂、急、烈。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姜善鑫1990即提出上述分析。大自然的變異,也直接挑戰人類的防災思維與技術。

 台大土木系教授李天浩說,1920年至1985年間,全球氣候的溫度、雨量都大致穩定,工程師得以綜合統計分析不同年度水文、氣象事件,訂出「重現期保護標準」,據此決定防洪設施的重現期保護標準。



災害規模大 重現期理論失準

 1985年後,全球暖化趨勢明顯,均溫不斷創新高,自然災害不但規模增大,頻率也越來越頻繁,「重現期保護標準」失去理論基礎。聯合國的氣候變遷研究報告指出,極端氣候強度明顯增加,全球豪雨、乾旱有增加趨勢。

 近年,很多國內氣象站觀測到日雨量高達1000毫米,等於平均年降雨量的1/3到1/2。1996年的賀伯颱風,阿里山站更曾經發生高達了1 748毫米,幾乎與世界紀錄值1870毫米並駕齊驅。

 以淡水河整治工程來說,堤防已高達海拔10公尺,未來若繼續以加高堤防的方式因應洪水災害,即使斥資上千億,加高所有橋樑工程、道路設施,在氣候劇烈變遷的趨勢下,仍有可能若干年後仍然無法應付洪患。

 再以嘉義沿海低窪地區來說,由於養殖業長期超抽地下水,某些地區以每年平均10公分的速度下陷,一旦遇豪大雨必定淹水、積水更難排除。李鴻源憂心指出,不到10年、不用等到暖化後海水上升,嘉義地區自動就會「淪陷」,部分地區將淹沒在海平面下。

 他指出,如今若要根治水患,不能再依賴以往的建設防波堤、水門,不重視滯洪區的盲目建設,更可能使原本的滯洪區因此癱瘓,造成更大災害,變成「錢丟得越多,賠得越慘」!例如,以往發生水災,沒有足夠的抽水設備常成為被檢討的對象,但卡玫基襲台造成台中重畫區大淹水,就明顯反映出整個土地規畫的粗糙與缺失,與硬體設備無關。



卡玫基水患 顯示土地需規畫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全國169處淹水地段中,166處位在都會區,主因是「排水不及」。都市往往沒有足夠流量的下水道,一旦瞬間雨量暴增,下水道、排水孔無法舒緩流水,馬上就流入商家或民宅,造成路段的積水與交通阻塞。

 李鴻源說,「要根除淹水損失,不能再以築堤防洪工程硬擋硬圍,而是要從基本的思維改變。」近年來,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異常氣候,最高溫、最低溫、雨量等氣象紀錄也不斷重寫,導致災害發生率越來越高。這也在提醒人們,在與大自然抗爭時,不要忘了要尊重孕育生命的土地,才能永續生存。

-----------------------------------------------------------------------------------
《小檔案》重現期愈大 洪患強度愈大 【黃馨儀】

 治水工程或防洪設計普遍採用「重現期」來描述水災發生機率與強度的關係。重現期保護標準的訂定,是根據河川或排水集水區內過去曾發生降雨或洪水紀錄等水文條件,再權衡計算工程投資和洪災損失經濟的結果。
 
 重現期的單位是「年」,時間愈長、強度愈大,但每年出現機率也愈低。我國中央政府掌管的主要河川,防洪多採用100年重現期保護標準,也就是平均每100年才會發生1次的大洪水溢堤,縣市政府主管的次要河川是50年、非都市的區域排水系統是25年、都市雨水下水道重現期僅3至5年。

 目前洪水頻率最高的是台北盆地的淡水河,重現期為200年,是非常高的保護標準。隨著地球暖化的氣候變遷趨勢,台灣降雨變得更劇烈,意味著原本5年才發生1次的暴雨事件,可能驟變為3年1次。

 從重現期數字的變化,可以看出洪患頻率多寡,重現期下修代表氣候變遷的殺傷力提高,也意味著極端氣候增加的隱憂。

原文轉載自【2008-08-10/中國時報/B4版/科學周報】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71705+172008081000355,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