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最近正面臨極端氣候的考驗,北方和南方的天氣冰火兩極,地球暖化使得天氣越來越難預測,新一代「看天吃飯」的行業也應運而生,台灣的氣象專家把觸角伸向對岸,提供各行各業氣象觀測和分析資料,準備大賺氣象財,專家就預估,大陸的氣象經濟市場至少上看千億新台幣,究竟哪些行業特別需要這些資料呢?廖雅玉、謝賢熺有深入報導。
啤酒節業者:「一人一箱,快點、快點,走走走走走,今天拉了50箱。」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人的行為跟天氣有關係,所以你的日常生活當中一些變化,就會有一些直接的改變,多一度的話,啤酒就可以增加大概230萬瓶的啤酒(銷量)。」
放鬆一下,「呼乾」啦!也能跟嚴肅的氣象扯上關係,沒錯,喝啤酒不只在爽度,更牽涉到溫度。
賣啤酒的業者老早就做好準備一箱又一箱的貨,往冰櫃拚命補,送酒也是以箱為單位,光一個廠商一天至少能賣出1萬多瓶,比去年多出40%。
根據大陸專家的不完全統計,氣溫每升高1度,啤酒銷量會增長10%,這就叫氣象經濟學,而像這樣的數據更反映在各行各業、你我周遭。
◎熱到裂開 芋圓台商急購加濕器
做芋圓的生產線一片「雲霧繚繞」,乍看還以為這工廠有什麼玄機,說穿了,答案就在這「雲霧繚繞」當中。
TVBS記者廖雅玉:「這些芋圓和粉圓都必須要吹冷氣和加水保濕,因為氣溫每增高1度,或者是降雨量增加了1公分,就會影響到原物料或者是製作過程,這也是經濟學當中所謂的1度效應。」
不誇張,芋圓的好壞就差1度C。芋圓工廠副總熊樂澐:「剛剛製作出來的就是說,如果之前像沒有加了加濕器,就是麵糕和出來了的時候,芋圓的麵糕表面有開裂的現象。」
正因為沒看老天爺的臉色,芋圓品質出了狀況,業者學乖了,加濕器、空調和抽風機,這些都是今年7月才為芋圓安裝的設備。芋圓工廠員工:「放到凍庫裡面。」
這些輸送帶和包裝機器也是全新的,室內溫度控制在25度以下。芋圓工廠員工:「我們以前在常溫下包裝,因為這個產品容易化水,現在改為冷藏間包裝。」
◎專家:氣溫關係陸10%經濟活動或許會有人好奇,還不就做個芋圓嗎?有沒有必要搞成這樣?如果你還抱持這種心態,那可是大錯特錯,賣芋圓的公司總部有專人負責收集氣象資料,再轉發給各門市。
芋圓貴人總經理洪宗亮:「39跟40,可能你原來不主動提供打包的冰,我們現在如果超過40度,我們就主動每5杯再打一包冰。」
洪宗亮:「這樣子不太夠。」
他們不研究芋圓,最關心的反倒是天氣變化。洪宗亮:「因應每一天的天氣變化,然後做那個現場材料的準備。」
氣象專家就預估,在台灣從農林漁牧、建築、零售等產業,受氣象影響至少2成,在大陸也有10%的經濟活動跟氣象環環相扣。
彭啟明:「光是氣象資訊服務大概至少有200億(台幣),所以我們預估整個大陸的市場,至少有大概是500到1000億台幣左右的氣象經濟的市場。」
◎氣象經濟學夯 台專家對岸授課
預測氣象也能變成一門生意,台灣的氣象達人彭啟明邁開步伐西進,幫康師傅等大集團上氣象課,有別於大陸氣象局發布硬梆梆的數據,台灣的民間氣象公司量身訂作分析策略,從製程、零售到行銷,照表操課做調整。
彭啟明:「你們有新火爐嘛。」參加氣象課程代表:「每年杭州都是火爐啊,我們四面環山的。」
來自餐飲業、服務業和媒體等各界代表,齊聚在會議室裡,他們的表情有點興奮、有點好奇,還帶點困惑。參加氣象課程代表:「這樣的溫度42度的話,那太陽底下肯定有70幾度。」
彭啟明:「我問了那麼多人,沒有人知道,這個在台灣是小學生考題。」參加氣象課程代表:「(我們)只達到小學生標準。」
◎企業都靠它 氣象財上看百億
就是相中大陸市場的氣象經濟才剛萌芽,彭啟明到對岸賣氣象資料、發氣象財。彭啟明:「一個人拿2顆珠珠,表示說你的籌碼有多少,1是乾旱,6是雨水很多,那2、3、4、5就是風調雨順。」
先分組、選邊站,再丟骰子論輸贏。參加氣象課程代表:「種地瓜沒成本的吧?對啊,那我能不能換?可以、可以。」
這個遊戲其實是要教你氣象風險管理,怎麼把氣象經濟做大,誰能趨吉避凶誰就搶得先機,相反的,要是沒好好掌握氣象這個變數,可就得付出慘痛代價。
◎熱到沒水草 大閘蟹農八億救蟹
平靜無波的湖面上,其實悄悄藏著氣象危機。TVBS記者廖雅玉:「極端氣候也讓養殖業非常地頭痛,像今年特別熱,導致陽澄湖的高水溫,水草長不出來,供給大閘蟹的食物就會減少,這也使得養殖戶的成本增加,每一戶至少都得多花100萬新台幣。」
靠陽澄湖吃穿的養殖戶將近800家,粗略估算,等於今年在陽澄湖養大閘蟹,得多花8億台幣的成本,才不會影響品質。
陽澄湖陽中蟹業總經理陸福男:「根據我們幾十年下來,看看那個天氣,明天是什麼氣候都看得出來,但是呢,差距是肯定有的。」
陽澄湖養殖戶張興良:「氣溫太高,對牠的脫殼要妨礙了。」記者:「那你們怎麼辦呢?」張興良:「用水草擋啊,水草多的話,太陽光照射不下去。」
用最原始的方式避免氣候衝擊大閘蟹的生長,就連測水溫也十分土法鍊鋼,瞧他褲子一脫,就往陽澄湖裡跳…。記者:「您看現在下頭大概幾度啊?」張興良:「(湖水)下面大概20來度吧。」記者:「那水面上呢?」張興良:「水面上大概要30度。」
用體感測得溫度,這在以往暢行無阻的方式,這2年因為氣候異常踢到鐵板,偏偏每一度C都是大把鈔票進出,要窺得天機才能進而捕捉商機。
◎今天能裝嗎? 冷氣業績暴增70%
冷氣銷售員:「風口也是比較寬,可以吹到比較遠的一些地方。」
今年大陸的消費者買冷氣不問價格,只問能不能當天安裝,工人們迅速補貨,補到手都快抽筋了,像這樣裝貨、卸貨一天至少5、60趟,一台又一台的冷氣機裝箱上車,業者早就準備好,不怕斷貨,而且還能清庫存。
格力空調市場部長劉明威:「我們的營銷節奏,市場活動啊,也要根據天氣狀況來的,包括甚至下幾個月的溫度的一個預測,對我們的生產、銷售啊、布局啊,都會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抓住氣象資訊背後的玄機,這家空調業者的業績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0%,如此驚人的數字顯示出氣象經濟的威力。
過去是聽天由命,現在反應靈敏的業者,更懂得隨時看老天爺變臉,轉換營銷策略,氣象經濟衍生出氣象財,台灣的民間氣象公司反攻大陸,搶吃大餅。
原始來源 http://news.pchome.com.tw/internation/tvbs/20130824/index-1377354260912253901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