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25

[新聞]大內天文台 意外拍攝到「日珥」


2009/04/24 17:55 顧守昌
你看過太陽磁場的活動嗎?專家預測2011年,會是太陽大噴發的最大期,結果台南縣大內天文台的工作人員,昨天上午就用望遠鏡,意外觀測到證明太陽活動的「日珥」現象,並且把過程拍了下來,十分難得,一起來看看。
透過這台高倍數望遠鏡,工作人員意外拍到日珥!你看看,熾熱太陽周邊這火紅的東西,就是日珥。

也就是太陽表面噴出的熾熱氣流,這是太陽磁場劇烈活動的證明,噴出物有時甚至比好幾個地球還大呢。

天文台組長張敏悌:「太陽活動的週期大概是11年,上一次的(噴發)極大期大約是在西元2000年,預測這一次極大期可能發生在2011年,現在是2009,隨著時間慢慢接近,我們發現太陽活動在增加當中!」
工作人員說,他們是在昨天上午10點多時,看到日珥長達1個多小時,後來又陸續發現其他幾個,像是這種環狀的日珥。
張敏悌:「太陽活動的狀態愈劇烈的時候,它吹一種風叫太陽風,當日珥噴發愈旺盛,表示太陽運動愈活躍,吹太陽風抵達地球的時候,我們經常去加拿大極區時看到的極光!」
他說,太陽活動更劇烈時,甚至會射出帶電離子,這對衛星、手機通訊、還有收音機,都會產生影響,專家預期,隨著大噴發的時間接近,這影響也會更明顯。

2009/4/22

科普閱讀推廣計畫啟動 推薦600本好書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2日電)響應「全球天文年」,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今天召開記者會,啟動全國性的科普閱讀推廣計畫,包括科普專題演講、書展與科學影片等,同時推薦600本科普好書,鼓勵民眾閱讀。2009/04/22
師大圖書館長陳昭珍表示,科普教育是未來理工等科技人才的基礎,也是公民教育培養通識與科學思維的關鍵,儘管台灣對於網路世界的創新和進步,全世界有目共睹,但國小、國中到高中推廣閱讀都是國文教師,很少是數學或理化老師來推廣,因此成效並不好。

陳昭珍表示,全國圖書館藏書約9成屬文學類書籍(含哲學、心理學類),科普書籍只占1%到2%;全國每年出版4到5萬冊書籍;近30年來統計,只有1500種科普讀物,其中8成是翻譯書籍,本土作家出版的書少之又少。

師大表示,召集學者整理包含生命科學、天文、物理、化學、數學及綜合科學等6類科普書單,推薦近600本科普好書,包括「自私的基因」、「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達爾文大震撼」和「天與地」等。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22

大學發明展 飆創意比實用

大學生的創意發明千奇百怪,不過相當實用,有球鞋可以一鞋兩穿當拖鞋,還有宅文化寵物椅讓主人和寵物窩在一起不用出門。
擺在展覽館的這些商品都是聯合大學工設系學生的作品,琳琅滿目的創意巧思展現出學生四年來成果,像這雙專為孕婦設計的鞋子平常可以當球鞋,一但到了辦公室,底下的拉鍊鬆開就變成輕便的拖鞋。

而L型的沙發不是給人坐的,而是專為貓咪所設計的寵物椅;另外環保流動廁所,不只具有太陽能發電系統,門板設計左進右出可以免除等後排隊的尷尬 。

最勁爆的的創意莫過於這個看起來像軟骨頭的充氣式情趣椅,他不僅可以當作一般的躺椅,裡頭裝置的燈號可是有它特殊功用 。

這麼多商品下個月將到世貿參加年度新一帶設計展,而這些商品只要被廠商選上沒多久就會在市場上看見。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22

2009/4/21

[新聞]恐怖龍捲風 手機實錄驚悚時刻

2009/04/21 22:55
台南縣白河鎮大林里,昨晚突然出現龍捲風,短短十秒就造成嚴重破壞,九戶民宅嚴重毀損,還有木造民宅整個屋頂被掀飛,有位民眾用手機拍下這天旋地轉的一刻,畫面驚心動魄。
民眾的手機面裡,長柱型的風從地面旋上天際,足足有十多層樓之高,極快的風速讓幾里外都是漫天風沙,隨及這螺旋狀的怪風橫掃民宅,每一戶的都被吹得東倒西歪,屋子內一片瘡痍,其中這戶木造民宅整個屋頂被風颳起又一百八十度翻轉後直接掉落屋子內。氣象局證實這一陣強力怪風就是龍捲風,從站在北邊拍攝的民眾手機裡,清楚的看見這陣龍捲風從西南西往東北東迅速移動,風速已經大到破錶。在龍捲風襲捲之前,遠方大樹就被掃得左搖右擺,天空一陣灰濛,風聲呼呼作響,非常可怕,然後在短短十秒內狂掃民宅。過了驚險一夜,住戶忙著處理善後,從空中鳥瞰,九戶民宅殘破不堪,想起當下那一刻,這位阿嬤嚇得說話還在發抖。

  還有人連夜逃離家園,嚇得不敢留在屋子內,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不過這陣龍捲風讓白河小鎮的居民渡過有史以來最驚險的一夜。(記者劉漢生、邱君萍、張國聖報導)

原始網頁貼文日期2009.4.21

2009/4/20

[新聞]小行星撞地球 怎麼救?美專家:改變其重心

2009/04/17 14:09
(路透華盛頓16日電)一顆小行星正直衝地球而來,而且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一樣,可能摧毀地球上的生命。除了瑟縮畏懼,人類能做些什麼?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University)航太程師佛蘭契(David French)的建議是,「在小行星上綁東西。」

佛蘭契之前就建議將小行星及其他具威脅性的物體綁上繫鏈及沙包,將它們引導到另一個方向的方法。

佛蘭契發表聲明說:如果做對了,「你改變物體的重心、有效地改變物體的運行軌道並讓這個物體掠過地球,而不會撞擊地球。」

3月間,有1顆行星在距離地球僅約4萬9000英里(7萬9000公里)的地方,飛掠過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近地星體專案(Near Earth Object Program)已經變釋出1000多顆「可能有害地球的行星。」科學家都同意,但是它們都不在與地球對撞的軌道上,但是小行星曾經撞擊過地球,而且幾乎肯定未來還會再發生。

佛蘭契說:「例如,一般認為,一顆非常大的小行星約在6500萬年前撞擊墨西哥灣南部(Gulf of Mexico),讓恐龍滅絕;1970年,一顆彗星在西伯利亞(Siberia)上空產生非常小的空爆,掃平面積相當於紐約市大小的森林。」

他說:「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與這些事件相似,都大得難以想像。」

他將在9月於美國航空暨太空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的會議上提出這個構想。他呼籲利用大約600英里(1000公里)至6萬英里(10萬公里)之間的繫鏈,讓飛向地球的物體改變軌道。

佛蘭契問:「用核子武器來改變物體的運行軌道是很有趣的選擇,但是有相當的政治與技術上的障礙。其他國家會信賴我們使用核武來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嗎?」,「而且這顆小行星是否會迸裂成許多小行星,讓問題變得更多?」

其他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讓一艘太空船撞擊這顆小行星、將太陽的能量聚焦在小行星上,來偏離它的運行軌道,或者使用雷射打碎小行星。 中央社(翻譯)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20

[新聞]太空史首次 2太空梭同時整備 1艘後備救援

2009/04/18 14:00
太空史首次2太空梭同時整備1艘後備救援(路透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17日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預定5月12日發射太空梭前往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進行維修和零組件更新作業,同時另有一艘太空梭同樣整裝待發,準備隨時展開工程人員永遠不希望派上用場的緊急救援任務。
太空梭亞特蘭提斯號(Atlantis)預定5月12日升空,前往哈伯太空望遠鏡從事任務,這也是NASA對哈伯這個位於地球軌道上的天文台最後一次後勤維護任務。

但另一艘太空梭奮進號(Enduavour)今天也移入39B發射台,距離亞特蘭提斯號準備升空的39A發射台不過3公里多;NASA表示,奮進號的所有準備作業都與正式發射作業無異,即使它從事救援任務的可能性並不高。

2003年NASA發生太空梭哥倫比亞號(Columbia)重返地球時解體燒毀,造成7名太空人殉職的慘劇後,NASA就取消了對哈伯望遠鏡的維護任務。

從那時開始,所有太空梭任務都是前往國際太空站進行維護與興建任務,如果太空梭出現危及重返地球時的安全問題,太空人仍然能夠待在國際太空站,等待救援人員和太空梭前來載他們回到地球。

但哈伯望遠鏡所在的地球軌道、方向,與國際太空站完全不同,如果發生狀況,太空人也無暫時棲身之處,因此,NASA必須準備另一艘可立即升空的太空梭做為緊急救援之用。

哥倫比亞太空梭於2003年2月1日失事後,NASA後來重新設計外部燃料槽,並於每次太空梭靠泊國際太空站時,從內而外仔細檢查梭體是否受損。

NASA指出,一旦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升空,奮進號將待命7天,讓工程人員有充分時間確認亞特蘭提斯號安全無虞。

太空梭於1981年由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首次升空,NASA的太空梭機隊(尚包括發現號,失事毀損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將於明年全部退役,目前看來,在退役前,最多還有9次太空任務。中央社(翻譯)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20

[新聞]印度今成功發射兩顆衛星入太空

更新日期:2009/04/20 18:05
印度今天成功發射了兩枚衛星,進入太空軌道。其中一顆是間諜衛星,另一顆是微型教育衛星。
兩枚衛星是在今天由印度的極地衛星火箭運載,從南部的斯里哈里科塔火箭基地發射。

這枚間諜衛星,是由以色列製造,重量為300公斤,它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全天候工作。由於印度原有衛星無法在夜間和雨季實行觀測,因此這顆新衛星,將可以提升印度的軍事監控能力,並加強對地質災害的監測。

至於另一顆微型教育衛星,是由印度幾所大學共同研製的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它將可用於自然災害監測以及城市規劃等用途。

中廣新聞網
貼文日期:2009.4.20

賀! 114張家昀 獲得65週年LOGO徵稿 佳作

賀! 114張家昀 獲得65週年LOGO徵稿 佳作

哇~~ 有沒有電子檔作品可以欣賞ㄚ?

賀!114林俐、陳若瑄 獲得創意刊版大賽 第一名

YA~~~
114林俐、陳若瑄 獲得創意刊版大賽 第一名

2009/4/9

六分鐘看完2008年全部的東南亞衛星雲圖

 用六分鐘就能把2008年一月至今十二月的所有天氣衛星圖一次看完!藉由日本氣象廳的「向日葵六號」衛星來看個東南亞整年的氣象變化才發現地球的生態真的很壯麗,尤其是到了七、八、九月的颱風季節整個亞洲都是颱風呼呼的飛過,從衛星雲圖中也可以發現太陽光照射球形的地球對不同緯度的地區所產生的氣候影響,也因為這些豐富的生態氣候變化造就了萬物我們也才能喝到水植物才能長的高。
 影片是由一張一張的雲圖所拼湊而成,以一個小時一張圖片為單位一天23張,所以我製作影片時則以每秒23張為基準,等同於1天1秒鐘就對了,圖片是由日本高知大學附屬的氣象單位將向日葵六號衛星拍攝的雲圖與美國NASA的地表圖所合成的,其中好像是二、三、四等好幾個月因為三不五時衛星故障沒有辦法接收到衛星圖片,所以影片內會有好幾次不順暢的跳動,而畫面感覺明暗閃動則是因為衛星在晚上是開啟紅外線感應來抓雲圖的所以會有白色霧化狀的感覺,白天黑夜相互交錯就變成一閃一閃的感覺了。

文章來源 http://jojos.no-ip.org/Asia-Satellite-Cloud-image/
點這裡下載檔案

2009/4/8

彰中上課 美高中生:氣氛嚴肅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美國密蘇里州立自由高中(Liberty Senior High School)一行6人6日起一連6天和彰化高中的學生一同上課、同住、同玩,他們表示,去過中國北京,相較之下,台灣人比中國人熱情多了,不過,台灣學生上課是嚴肅了一點。
這項活動由彰化高中圖書館主辦,彰化國際企業經營協會協辦。美國自由高中老師米勒(Miller)率領了5位學生,在前天抵達彰中,隨即安排到彰中學生家庭寄宿,並從昨天起開始和彰中學生一起上課,希望深入了解台灣學生的思想和在地文化。


上定律 圖表化更簡單

昨天來訪的美國學生和彰中一年級學生一起上數學課,他們發現數學的三角函數經過表格化之後變得簡單了,不禁脫口說,將定律整理成圖表,真是不錯的方法。美國女學生派翠亞(Patricia)說,台灣高中生的上課進度好快喔,卻是有點嚴肅,可見壓力不小。

一行人隨後上音樂課,高興得載歌載舞,展現活力,也帶動彰中學生一起快樂唱歌。美國女學生沙妮(Shannon)說,台灣學生上課嚴肅認真,不過,一下課就和他們玩在一起,很好客;男學生席思(Heath)則說,他前晚被彰中學生帶去看歌仔戲,覺得台灣文化真是精緻。


比較喜歡台灣人 熱情好客

美國男學生尼克(Nick)表示,他走在街道上,發現台灣人都很和善,又很熱情,即使不懂英文,也會比手畫腳表達路要怎麼走,相較之下,他在中國北京訪問時,中國人高傲、冷淡,沒有人要理他,這是他對台灣和中國不同的觀感。

彰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指出,接下來除了上課之外,還將帶美國學生去鹿港老街、賴和紀念館等地,體會彰化縣的人文薈萃。

原始網頁 由由時報
貼文日期2009.4.8

哈佛教改專家 華格納談學習心得

曾經有企業抱怨,學校教育所教出來的學生,並不具有職場所需的工作能力,而這樣的現象,放諸全球都是如此,應平面媒體邀請來到台灣參訪教育現況,哈佛大學教育改變小組計劃主持人華格納教授就說,要如何解決這個落差,學校最該做的,就是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思考,與他人合作以及溝通的能力.
第一次與台灣的高中生面對面,暢談學習心得與台灣教育的想法,哈佛大學教改小組計劃主持人華格納教授說,這些高中生們很清楚現在的自己在做什麼,卻也憂心自己的未來.

學校所學不知怎麼應用,更恐怕與未來工作所需無法接軌,華格納教授說,這樣的現象不只台灣,放眼全世界都是如此,像在美國,即使最頂尖的學校,也沒有教學生進入職場所需的能力,那麼,這個關鍵的能力是什麼呢?就是問出"好問題"的能力.

怎樣問出好問題,最基本地是能不能直入問題核心與正確表達,把這樣的原則放到職場上,牽涉到的就是獨立、批判的思考,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但就像台灣,美國大多數的學校為了快速提升成績,用選擇題與背誦式的測驗來評量,結果影響地就是學生的動機與態度.

華格納教授認為,21世紀教育的目的,已不再只是知道事實這般簡單,反倒是挖掘問題,與他人合作溝通的能力,而培養這些能力的關鍵,就在老師身上!
公共電是 記者林曉慧陳昌維台北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8

[新聞]中國第1台太空望遠鏡可望2年內升空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定強近日披露,中國的太空望遠鏡將實現「零的突破」,第1台太空望遠鏡可望於2010年至2011年發射升空。
  中通社報導,中國至今還沒有發射過太空望遠鏡。而據蘇定強指出,中國將在2年內發射的第1台太空望遠鏡,將屬於世界上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最高的望遠鏡: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

這台太空望遠鏡的具體任務包括:發現高能天體和高能輻射現象,定向觀測黑洞、中子星等宇宙奧秘。觀測結果可望對高能天體物理學產生重要影響。

  此外,蘇定強披露,中國的地面望遠鏡最近獲得很多進展。例如LAMOST是1架視場5度的中星儀式的反射施密特望遠鏡,可同時觀測多至4000個天體的光譜,是世界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

  報導說,LAMOST是國際上光譜觀測獲取率最高的巡天望遠鏡,使中國具備世界領先的主動光學技術和多目標光譜觀測能力,為中國在宇宙大尺度結構、銀河系結構、暗能量等領域的研究提供技術支撐。980408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8

2009/4/7

「全球天文年—2009尊親天文知能檢定」開始報名了!

要參加團報者,請於4/17(五)放學前將報名表填妥並附上相關資料,交給我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天文館)、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和國際尊親會所共同舉辦之「全球天文年—2009尊親天文知能檢定」活動,將在本年4月6日起開始接受個人或團體報名免收報名費,截止報名時間為4月20日,檢定時間將訂在5月17日(星期日)上午08:00假天文館舉行。此檢定項目分為「天文知識測驗」和利用天文館的宇宙劇場半球形銀幕進行全天「星座辨認」兩部分。


本次檢定,採通訊報名或至天文館二組報名皆可,參加檢定者若能辨認三十五個星座以上,且天文知識測驗成績達七十五分以上者,即可獲得由天文館署名的通過檢定證書並會依成績總分高低排列依序發給獎狀、獎金,共分五等獎項,第一等為『張衡獎』、第二等為『一行獎』、第三等為『楊忠輔獎』、第四等為『郭守敬獎』、第五等為『高平子獎』,這五種獎中,將由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與國際尊親會發給獎狀、證書或獎金。

若欲知「全球天文年—2009尊親天文知能檢定」參加辦法詳細內容可上天文館網站熱門活動查詢。
詢問電話:(02)28314551分機202、204
活動地點: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臺北市士林區基河路363號)
天文館活動網址:http://www.tam.gov.tw

簡章可見此

2009/4/6

堅忍不移 的七位

話說....3/28校慶那天
一堆小翅膀被曬到紛紛陣亡,飛離了操場

只剩下最後的七隻,苦撐..........

多虧這七位同學,讓我們免除留下打掃的命運
是哪七位啊?
有沒有人跟他們道謝阿?

2009/4/5

[新聞]北韓:成功送衛星進入太空

更新日期:2009/04/05 16:06 季 平北韓中央新聞社報導,北韓5日發射火箭,成功地將一枚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軌道。

報導表示,北韓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成功地利用銀河二號(Unha-2)火箭,將光明星二號(Kwangmyongsong-2)人造衛星送進太空,目前光明星2號正常地環繞地球飛行。

報導指出,北韓的三截式火箭是在5日上午11點20分(台北時間上午10點20分)發射升空,比南韓方面所報導的時間11點30分提早了10分鐘;銀河二號火箭在發射9分又2秒之後,成功地將光明星二號送進太空軌道。

北韓表示,這次發射一枚實驗通訊衛星,是北韓和平太空計畫中的一部份,在推進北韓和平用途的太空科學研究計畫及解決衛星發射的技術問題方面,這枚衛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5

紐時:搶在南韓之前發射衛星 北韓一魚多吃

(中央社台北5日綜合報導)「紐約時報」今天在北韓發射火箭之後分析,北韓此舉迫使也想要發射衛星的南韓受挫,又可在國際軍火黑市上撈一筆。

紐時分析,儘管北韓一再聲稱此次發射升空的是一個通訊衛星,但是任何人都知道此次發射具有政治與軍事等多重意涵。

紐約時報說,自從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Sputnik)以來,世界上大部分的國際彈道飛彈都是從發射人造衛星而演變來的。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Dennis Blair)說,北韓希望透過發射衛星,展現其發射洲際彈道飛彈能力。

由於南韓近來也加緊腳步想要加入太空俱樂部,原本這個月就要宣布發射升空的衛星計畫硬生生被北韓搶先一步。紐時引述美國私人機構「國際安全組織」(GlobalSecurity.org)資深研究員布朗(Tim Brown)指出,「北韓後來居上,擊敗南韓」。

此外,北韓過去透過出口飛彈到伊朗、敘利亞和巴基斯坦等地,頗有獲利。如果此次長程火箭測試成功,可能在國際軍火黑市會更搶手。

在政治面,紐約時報分析,對剛上台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是個挑戰。歐巴馬預計將在布拉格發表演講,說明美國對於北韓威脅擴散的因應之道。

紐約時報透露,以國防部長蓋茲(Robert Gates)為首的一派主張,如果北韓確實發射人造衛星,就不必攔截。歐巴馬首席幕僚也表示,美國將透過本週末召開的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要求對北韓強化國際制裁。

但是歐巴馬的北韓特使鮑斯渥斯(StephenBosworth)也強調,六方會談應該恢復舉行,以促使北韓放棄核武計畫。(譯者:賴秀如)980405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5

[新聞]台灣海峽發現巨大海底沙漠

北京「京華時報」報導,廈門理工學院環境工程系石謙博士、中共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君元、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教授蔡愛智為主的研究小組,透過實地考察、觀察,發現位於台灣海峽中南部的台灣淺灘蘊藏豐富的沙資源。

中國大陸「自然資源學報」3月號發表此一研究成果。石謙表示,這片「海底沙漠」的沈積物由中細沙組成,其中含有數量較多的貝殼碎片、海灘岩以及玄武岩礫等。石謙說,在水深30公尺以內的淺灘計算,沙漠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灘沙一直在巨大暴風浪和合成海流的作用下處於改造和運動狀態,淺灘上幾乎沒有或極少底棲生物,因此可稱為「海底沙漠」。研究小組根據台灣淺灘的沙坡地貌、沈積物的分佈範圍,初步評估總沙量達數百億立方公尺。

原始網頁:環境資訊中心
貼文日期:2009.4.5

大陸學者 研究發現 台海沙漠 蘊藏百年建材

2009/03/30 02:42 朱建陵/北京─廈門報導
陸科學家經實地考察並結合兩岸學者過去的研究成果發現,台灣海峽海底存在一個「台灣淺灘」,這個又被稱為「海底沙漠」的地方,藏有總量達數百億立方米的巨大砂資源庫,將可滿足兩岸未來百年以上的建築用砂需求。

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相關學者則存疑,認為台灣海峽確有許多沙丘存在,但粒徑是否夠粗、可做為砂石建材,仍有待評估。

負責此一研究的廈門理工學院環境工程系教授石謙受訪時表示,要使「台灣淺灘」的勘探精度達到可開採階段的要求,還需要兩岸海洋科技及各業界聯合起來進行勘研工作。

石謙與中科院青島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君元、廈門大學教授蔡愛智三人,在二○○九年三月號《自然資源學報》(雙月刊)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台灣淺灘─巨大的砂資源庫》。

石謙表示,過去國外及兩岸學者都曾對台灣海峽的海底做過研究,但就總體工作量和區域範圍來看,兩岸學者研究程度雖有差異,但都有很大的侷限性,大家共同的認識是無法獲得整個海峽區完整性的資料,對海峽整體的認識都欠全面。

據指出,過去兩岸學者的研究多認為「台灣淺灘」地區是一種陸架區的殘留沉積,他們這次研究主要成果,就是明確指出這個區域蘊藏海底砂資源。

他在論文中指出,「台灣淺灘」範圍以卅公尺水深為邊界,是水下沙波地貌和砂粒的活躍區,其面積為一.五五萬平方公里;若以淺灘分布的邊界(四十公尺水深)為邊界,其面積可以擴展到二.七萬平方公里,東面與澎湖列島相連,西接閩南漳浦沿海區的禮士列島和粵東的南澎列島。

石謙說,由於澎湖附近有一個很深的澎湖水道,海砂雖然常年處於流動狀態,但無法跨越過去,因此,「台灣淺灘」的分布,多數位於海峽中線以西、靠近大陸的一側。他說,初步評估淺灘砂的儲量,若砂層厚度平均以五公尺計算,則總砂量將達數百億立方米之巨,如此龐大的淺砂,可望滿足海峽兩岸未來百年以上的建築用砂需求。海砂使用於建築物,須經過特殊處理,如加上開採成本,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的問題,石謙說只能交由企業去測算。

但他說,淺灘砂中含有鈦等稀有金屬,若其富集量達一定規模,則可成為工業用海底砂礦,在將來開採時順便選礦回收,可以得到更大經濟效益。他說,這片沙漠具以粒級粗、水淺和數量大的特點,將成為中國特殊的海洋資源。

原始網頁:中時電子報
貼文日期:2009.4.5


台海藏海底「砂」漠 粒徑粗細 海砂能否做建材關鍵

2009/03/30 02:42 李宗祐/台北報導

大陸學者發表研究論文指出,台灣海峽擁有面積廣大的「海底沙漠」,可做為砂石建材,蘊藏量足供兩岸合作開採百年。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相關學者則存疑;學者表示,台灣海峽確有許多沙丘存在,但粒徑是否夠粗、可做為砂石建材,仍有待評估。

台大海洋系教授劉家瑄指出「我們過去確曾在台灣海峽發現許多沙丘存在,例如澎湖到雲嘉之間的海底就有沙丘,但沒有估算過面積大小。」據他了解,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曾評估台灣周圍海域的海砂,是否具開採的經濟價值。

中山大學海洋系教授李忠潘指出,海砂粒徑小於○.一毫米就不適合做建材;若小於○.○六二五毫米就是泥。大陸學者指在台海發現的「海底沙漠」,具做為砂石建材的經濟價值,他說:「我們對這說法存疑。」李忠潘表示,要做建材的砂石粒徑最好在○.三毫米以上,南部近岸海浪較大的海底雖有粒徑約○.五毫米的海砂,但西部海岸大多是粒徑○.二毫米的海砂,離岸越遠、水深越深處,海砂粒徑越細,泥比砂多,台海蘊藏的海砂是否可做建材,粒徑粗細才是關鍵。此外,開採海砂做建材也有鹽分問題,須清洗乾淨才可作為建材,不然會形成海砂屋。

原始網頁:中時電子報
貼文日期:2009.4.5

伽利略流風400年-400年前 從望遠鏡裡觀看星空

作者:傅學海教授
1609年7月,伽利略到威尼斯訪友,聽到荷蘭眼鏡商發明望遠鏡的消息。他沒看到實物,但依據光學知識,自行製作了一台望遠鏡,用來觀察月亮、木星、金星、太陽等天體,他從這台舉世無雙的望遠鏡裡,看到了人類從來沒看過的景象:太陽表面有黑子、月球表面到處是坑坑洞洞、金星像月亮一樣有盈虧、木星竟然有4個衛星環繞著…。這些現象打破了流傳千古「天體完美論」的信念,他很快將望遠鏡所看到的現象寫成《星際信使──伽利略開創宇宙新章》(天下遠見),在1610年3月出版,轟動全歐洲,贏得巨大的名聲。

人性有多面,望遠鏡這件事反映了伽利略追求名利的個性。他製作了許多望遠鏡,送給威尼斯市議會、各國王公貴族,威尼斯市議會因而決議增加他的待遇,他也順利成為帕多瓦大學的終身教授。他將發現的4個木星衛星命名為「麥迪錫之星」,成為多斯加尼大公的宮廷首席自然哲學家與數學家。

人類心靈得以釋放

在伽利略的時代,歐洲被教會勢力籠罩,認為人類是上帝所鍾愛的,位居宇宙的中心,太陽、行星等天體繞著地球轉動。雖然哥白尼、布魯諾等人宣揚太陽中心說,但卻無法提出令人信服的觀測證據;無論是地球自轉或地球公轉,伽利略也都無法證明。但是伽利略卻發現了木星有4個衛星,它們繞著木星,顯示宇宙另有一個被天體圍繞的中心。所以,雖然伽利略在天體上有許多重大發現,木星有4個衛星圍繞這現象,卻動搖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信念,「太陽中心說」有如潮流掩至,勢不可擋。

可以說,伽利略用望遠鏡將人類的視覺延伸至宇宙深處,將人類的心靈由地球中心釋放。很快的,人類的視野擺脫肉眼的限制,藉著望遠鏡深入宇宙;人類的心靈掙脫教會的束縛,歐洲文明重新接續古希臘文明的理念,以理性探討萬事萬物,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大。

伽利略的書與人生

伽利略一生的成就,可以用他寫的3本書來呈現,《星際信使》、《兩大體系對話錄》與《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大塊),分別反映了他的人生階段:以書成名,以書成罪,以書留名。

《星際信使》使伽利略成為歐洲最有名望的人之一,並藉此獲得豐厚的報酬與終身保障的職務。在1632年出版的《兩大體系對話錄》,轉彎抹角地宣揚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貶抑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成為教廷控訴他的依據。教廷在1633年宣判,將伽利略軟禁。軟禁期間,伽利略完成了力學方面的論述,而在1638年出版《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討論力學和局部運動,被視為牛頓力學的奠基者,也是讓伽利略登上偉大物理學家之列的著作。

伽利略的《星際信使》不像學術著作,更像現今流行科普書,不僅影響當代,也流傳至今。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出版社也以科普書來出版。而有關伽利略生平的著作中,百佳利(Mario Biagioli)的《廷臣伽利略》與梭貝爾(Dava Sobel)《伽利略的女兒》(時報),是值得推薦的著作。

科普與科幻

但伽利略的影響不止於天文學,也顯現於科幻文學中。他在《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中說明生物骨骼截面積與承受力的關係,可以證明《格列佛遊記》大人國中的巨人是虛幻的,真實世界中不可能存在與人體相同比例的巨人。

20世紀後,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展,一般人雖然無法理解深奧的科學,但也想要知道科學家在做些什麼,想要知道最新的科技發展與應用,這些需求與渴望推動了科普與科幻文學的崛起。科普不但是重要的出版類型,一些著名的科學家成為科普或科幻作家,更是名利雙收。喬治.加莫(George Gamow)與艾西莫夫便是其中的典範代表。國內在此方面也非一片空白,張系國與葉李華多年來積極推動科幻文學,學者如丘宏義也加入科普的翻譯行列。

在科普作家中,學術成就最大的當推喬治.加莫,他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提出宇宙是由一個奇異點膨脹產生的霹靂說。他的科普著作暢銷全球,著作等身,如《一個叫太陽的星球》(復興)、《一、二、三…無窮大》(徐氏)、《地球古今談》(今日世界)、《湯普金夢遊記》(徐氏)…等。

艾西莫夫是生物化學教授,卻以科幻作家名揚世界,被譽為20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他的《基地三部曲》(奇幻基地),被好萊塢改拍成一系列的「星際大戰」;他在《我,機器人》(貓頭鷹)中提出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成為此後機器人科幻小說與電影的規範。

如今,一些科幻作品中的寓言已經成為事實,例如美國著名作家克拉克二戰後撰文預測,人造衛星將使全球廣播成為事實,多年後證實他的預測為真。科普與科幻不僅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也激發讀者的想像力,更預告了未來世界的面貌。伽利略用望遠鏡所發現的眾多天體與現象,衝擊當代思潮,更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看法。


原始網頁:中時電子報
貼文日期:2009.4.5

[新聞]能源聖杯!全球最強雷射 模擬太陽核反應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投入三十五億美元(約台幣一千一百七十六億元)、經過逾十年建構,美國完成了全球最強的雷射裝置「國家點燃實驗設施」(NIF),能模擬氫彈爆炸或太陽核心的核融合反應,希望證明能以核融合取代核分裂,提供安全乾淨的能源。

期望證明核融合理論

美國能源部三月三十一日宣布正式認證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國家點燃實驗設施」,為明年起展開一連串實驗揭開序幕。「國家點燃實驗設施」原理是讓以每毫秒(千分之一秒)一千英尺(約三○四公尺)速度運行的一百九十二道雷射光束,同時精準匯集到密閉艙室中一個如鉛筆橡皮擦頭大小的圓柱體,引燃圓柱體中如BB彈大小的氫燃料球產生核融合,模擬太陽核心的熱能和壓力狀態。

核融合被視為能源來源的「聖杯」,因其具有提供幾乎無限量乾淨能源的潛力,但是科學家數十年來都卡在如何打造一座具實用性的核融合反應爐。太陽或行星核心自然發生的核融合反應是在龐大引力和高達攝氏一千萬度條件下發生,在地球相對低得多的壓力下,要製造核融合反應須將溫度提高到攝氏一億度。

明年起展開的一連串實驗將逐步提高雷射強度,最終要達到科學家所稱「核融合點火」強度,也就是熱能、壓力都足以讓燃料球中的氫原子產生融合,然後釋放出遠超過雷射光束原本產生的強大能量。雷射光束經過多次功率放大後,最後注入氫燃料丸的總能量達五百兆瓦,持續二十奈秒。

追求安全乾淨的新能源

「國家點燃實驗設施」計畫一九九○年代初期提出,一九九七年開始動工興建,整體設施在一座約三座足球場大、高十層樓的建築物中,這是美國所興建過最強大的雷射激發裝置,也是美國最大的科學實驗設施。一九九九年起擔任「國家點燃實驗設施」主任的莫西斯說,他越來越有把握這項實驗將能達成「核融合點火」,他說,這是發展核融合能源的關鍵。

「國家點燃實驗設施」可廣泛用於高能物理實驗,也能讓科學家模擬太陽或行星內部活動,但其另一個主要目的是協助美國政府確保日漸老舊的核武可靠性,在不需要地下核試的情況下確保美國核武持續可靠。

原始網頁自由時報
貼文日期2009.4.5

[新聞]地球暖化後的國際「冰原戰」

摘錄自2009年3月30日大紀元綜合報導
全球暖化導致極地冰原融化,近日俄羅斯和加拿大又先後對北極宣示「主權」,一場新「冰原戰」即將登場。

俄羅斯27日宣佈,將會在北極部署一支精銳部隊和設立軍事基地,捍衛北冰洋海底的豐富石油資源。加拿大外交部長康農隨即表示,不會被嚇倒,北極主權寸土不讓。北冰洋被陸地包圍,近於半封閉。北冰洋系亞、歐、北美三大洲的頂點,有聯繫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線,地理位置重要。

北極的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沿岸地區及沿海島嶼有煤、鐵、磷酸鹽、泥炭和豐富的有色金屬。如伯朝拉河流域、斯瓦爾巴群島與格陵蘭島上的煤田(儲量約 80多億噸的優質煤,現年產煤100多萬噸)、科拉半島上的磷酸鹽,阿拉斯加及加拿大北部的石油(估計石油儲量超過100億噸,佔全球未開發油氣田的 25%)和金礦等,是地球上一個還沒有開發的資源寶庫。

海洋生物相當豐富,以靠近陸地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則越少。鄰近大西洋邊緣地區有範圍遼闊的漁區,遍佈繁茂的藻類(綠藻、褐藻和紅藻)。海洋裡有白熊、海象、海豹、鯨、鯡、鱈等。苔原中多皮毛貴重的雪兔、北極狐。此外還有馴鹿、極犬等。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冰層迅速融化,夢想中從歐洲到亞洲的黃金通道───北極西北通道,有望在未來20年內通航。

若地球持續暖化,礦藏、天然氣、魚及夏季航道也會出現在北極海,這一巨大的經濟價值被相鄰各國視為極大的寶藏。而與北冰洋接壤的美國、俄國、加拿大、丹麥、挪威均曾宣示對北極的領土擁有主權,各國屢就北極控制權發生爭議。

目前,由於沒有證據表明任何一個國家的大陸架延伸至北極,因此國際法規定北極不屬於任何國家。

貼文日期2009.4.5

[新聞]冰河消融 義瑞重劃邊界

全球暖化導致歐洲阿爾卑斯山區冰河快速消融,地形地貌因而變動,迫使義大利與瑞士兩國同意重新劃定「馬特洪峰」附近的兩國邊界線。瑞士負責此事宜的官員表示,邊界變動最長可能達100公尺,或者只變動幾公尺。

義、瑞兩國馬特洪峰山區邊界劃定於1861年;當時義大利統一成單一國家。但過去一百年間,冰河區域一直持續穩定縮減,過去五年消融速度更是加快。由於義、瑞邊界線通過本地區,因此兩國同意派遣專家進行談判,協商新的疆界該怎麼劃。

在義大利,邊界變更必須國會通過新法才能施行。而義國國會外交委員會議員納杜齊已擬妥法案,準備送交院會審議,據估四月底前便會通過立法。在瑞士方面,變更疆界線並無須立法。主持此事宜的「地形測量辦公室」官員古特涅齊表示,邊界移動的原因是氣候暖化。

這次疆界重劃區包括馬特洪峰及鄰近小鎮,該地區是冬季滑雪勝地。未來不管兩國邊界如何劃定,沒有任何鄉鎮或社區須更改國籍,原因是邊界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無人定居。

貼文日期:2009.5.4

[新聞]地層下陷嚴重 雲林縣首見陸沈封路

記者陳燦坤/雲林報導〕雲林縣出現第一條因陸地下沈而封閉的產業道路,屬於下湖口濕地的該條道路係漁民作業經常往來的通道,二十年前颱風過後,浮出水面的次數日益減少,鄉公所憂心如果國土復育計畫未能貫徹,屆時可能會有更多的濱海道路被迫封閉。

根據水利署調查,民國六十多年起,台灣沿海地區因養殖業興盛,漁民抽取地下水與海水混合後養殖鰻魚、烏魚等,造成地層下陷嚴重,最新的調查顯示,沿海地區下陷高達三公尺、幾乎是一層樓的高度。

當地居民吳文昌表示,下湖口濕地過去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農田,民國七十八年颱風過後,大片積水無法消退,形成目前所見的濕地,濕地中有條寬約一點五公尺的產業道路,是漁民作業往返必經之途,鄉公所還曾鋪上柏油墊高。

初期偶有漲潮淹沒道路,鄉公所在入口設立一個告示牌提醒駕駛人留意水位,之後路面積水時間、次數日益增加,慢慢變成道路大半天都在水面下,最近一、兩年,幾乎看不到路面浮出。

由於水位已經漫過路面,鄉公所為了防範入夜後外來釣客不明就裡往濕地行駛而拋錨,日前施工築起了矮牆以防萬一,該條產業道路也成為雲林縣第一條因陸沈而封閉的道路。

資料引自自由時報
貼文日期:2009.5.4

[新聞]研究:大氣塵埃減少 助長氣候暖化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一份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過去30多年來,空氣中的塵埃與火山灰減少,助長了北大西洋的暖化。

科學家在「科學」雜誌(Science)上發表文章說,大西洋從1980年代以來,溫度每10年上升華氏0.5度(攝氏0.25度),而其中70%是因為少了來自非洲的沙塵暴或是火山暴發所產生的火山灰。

這篇報告的主要撰寫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研究員伊凡(Amato Evan)說:「火山和沙塵暴對於想了解(氣候)長期變遷的人而言非常重要。」

伊凡和他的同僚之前已經證明,非洲的灰塵與其它的空氣中微粒可以減少颶風的活動,原因是它減少照射到水面的陽光,讓海平面溫度降低。水面溫度越高,越有可能形成颶風。

這些研究人員說,在較少塵埃活動的時候,就會有更多風暴,例如2004年至2005的風暴就打破紀錄。(譯者:楊一峰)

資料引自法新社
貼文日期2009.5.4

[新聞]智利亞伊馬火山大規模噴發

2009-04-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5日電 綜合外電消息,智利政府4日宣布,亞伊馬火山4日起大規模噴發,因此民眾展開撤離。

據在現場進行災害評估的專家稱,亞伊馬火山持續噴發出大量岩漿和濃煙,岩漿形成的熔岩流不斷產生劇烈爆炸。炙熱的岩漿瞬間融化山頭上的積雪,造成鄰近的卡爾布科河水位暴漲,甚至還因此衝垮了一座橋。

由于火山就位在智利康吉伊歐國家公園內,火山爆發後,當局立刻將附近地區的游客與居民緊急疏散,沒有民眾受到波及。火山2008年1月在休眠13年後,突然再度爆發,而歷史上也已經創下60多次的噴發記錄。

海拔3125米的亞伊馬火山是智利最活躍的活火山之一。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5

2009/4/4

[新聞]野柳刻字大陸網友開罵 趙根大道歉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2009.04.03
大陸遊客在北海岸野柳地質公園岩壁,刻下「中國常州趙根大」,消息傳回大陸,引起大陸各界同聲譴責。江蘇省媒體找到趙根大,他坦承刻字,自知做錯事,公開向社會各界道歉,希望平息這場風波。

「揚子晚報」報導,今年六十三歲的趙根大,是常州武進區雪堰鎮人,在常州市某印刷公司就職,目前退休在家。他說,三月二十七日到野柳地質公園玩時,看到陸橋旁岩壁上刻著很多亂七八糟的字,於是自己也用石頭,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對於刻字之舉引發軒然大波,趙根大說,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嚴重的後果。他說:「我只是覺得到台灣旅遊,什麼都新鮮,看到岩壁上有字,我也就無意地刻上了,因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沒有意識到後果這麼嚴重。」「後來,我被女兒、妻子都罵死了,對於這件事我也感到很後悔,希望通過媒體表達歉意。」

「中國常州趙根大」刻字消息傳出後,大陸多家網站和論壇紛紛轉載,網友譴責「趙根大」刻字舉動嚴重損害大陸遊客形象。其中,常州論壇更是罵聲不斷,指「趙根大丟常州人的臉」。

大陸網友批評部分大陸遊客素質低,不僅在台灣,在大陸或海外旅遊,經常有不文明的舉動,包括隨地吐痰、丟垃圾和刻字等。

廣大網友認為,這些「害群之馬」讓大陸民眾跟著丟臉,必須把他們揪出來。

原始網頁請見此
貼文日期2009.4.3

2009/4/3

台灣島隆起的爭議

因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歐亞板塊而隆起的台灣島,板塊之間究竟如何碰撞?又發生在什麼時候? 撰文╱李名揚
重點提要
學術界對於台灣的造山過程有三派主張,分別是弧陸碰撞、弧弧碰撞及二次碰撞。
三派都同意碰撞一開始發生在宜蘭東部外海,島嶼也在這一帶冒出海面,但這裡的島嶼因垮塌作用而沉入海裡,很久以後,台北和宜蘭也會面臨相同命運。

在地質年代中,只有幾百萬年歷史的台灣島算是非常年輕的島嶼。它是由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歐亞板塊使地殼隆起所形成,中央山脈以西為歐亞板塊,花東地區的海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而這兩座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就是兩大板塊交界的縫合線。菲律賓海板塊目前仍持續擠壓歐亞板塊,使得造山運動仍在進行,也就是說,台灣有些山脈仍以我們難以察覺的速度在升高。


學術界對於台灣島是由兩大板塊擠壓所形成已有共識,不過,對於擠壓的過程與細節,則出現了「弧陸碰撞說」、「弧弧碰撞說」及「二次碰撞說」等三種不同的主張。

弧陸碰撞

「弧陸碰撞說」最早是由華裔美籍教授翟懷慈在1970年代提出。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鄧屬予解釋,這派學說認為歐亞板塊的南海地殼曾有一道東西向的中洋脊,促使南海地殼向南北張裂,但止於1600萬年前,隨後,菲律賓海板塊載著呂宋島弧向西北漂移,到了距今1000~1200萬年前,在台灣東方數百公里處撞上歐亞板塊,揭開了造山運動的序幕。

隨著菲律賓海板塊持續往西北擠壓,造山位置逐漸西移,海底山脈也不斷堆高,到了500萬年前,終於在現今日本沖繩縣西表島附近(約在蘇澳東方200公里處)冒出海面,形成台灣造山帶的雛形。

一旦造山帶凸出海面後,就會開始遭受風化與侵蝕,形成沉積物,沉積物再經過搬運並堆積於古山脈邊緣的海洋中,形成沉積岩。在花蓮南方海岸山脈的弧前盆地中(見67頁邊欄),不同年代的地層岩性明顯不同,在500萬年以前的地層中只有安山岩,代表呂宋島弧岩漿冷卻凝固後形成的火成岩;但從500萬年前開始,地層中出現了石英,那是大陸地殼經過風化所形成的礦物。這些含有石英礦物的沉積岩指示當時台灣島已經隆升出水,島上的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產生了大量的沉積物,然後被深海濁流運送到南方的呂宋島弧,沉積於弧前盆地中。持續的造山運動最後把弧前盆地也推擠上陸,形成現在的的海岸山脈。

弧弧碰撞

但「弧弧碰撞說」卻認為,擠出台灣島的兩個板塊,東南邊的前緣同樣是呂宋島弧,但西北邊的歐亞板塊邊緣並非單純沉積岩層,而是含有歐亞板塊上殘留的琉球島弧。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許樹坤指出,過去的地質研究只有陸地上的資料,但從1992年開始有了全球海上重力衛星的資料,可以調查海洋地殼的重力異常,並分析其岩性來進行研究。根據海洋地殼的重力密度來看,古代的琉球島弧應該一直連到台灣西南方的台灣海峽南部(見66頁〈弧弧碰撞的證據〉),而台灣顯然是琉球島弧的一部份。

弧弧碰撞說認為,在距今2000萬年前,琉球海溝比現在更長,往西南連接到歐亞板塊的南海地殼和菲律賓海板塊的轉形斷層邊界,再連接到原始馬尼拉海溝的最北端,這個轉形斷層位於現今巴士海峽的位置上,東北方為菲律賓海板塊,西南方則是南海地殼。

大約2000萬年前,南海地殼的張裂速度減緩,造成這個地區的板塊重整,原始馬尼拉海溝向北延長,並使與之連接的轉形斷層停止活動,而在其東北方形成另一新的轉形斷層,而新舊轉形斷層之間的梯形區域,也停止向西北隱沒,轉而沿著新產生的馬尼拉海溝北段向東隱沒,產生了呂宋島弧,連帶使得琉球海溝不再向西南延伸到台灣海峽南方,而只到台灣東方海面停止,並連接上新的轉形斷層。

板塊重整後,呂宋島弧隨著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移動,撞上琉球島弧,開始造山,許樹坤根據台灣東北方沖繩海槽的海底地質資料,估計時間大約是在距今800萬年前。

許樹坤進一步解釋,南沖繩海槽是琉球島弧的弧後盆地,應該一直在張裂並伴隨產生正斷層,可是地質資料卻顯示該處在距今800萬年前,出現因擠壓而產生的褶皺及逆衝斷層,因此他認為當時開始發生弧弧碰撞。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5期3月號】
貼文日期:2009.4.3

[課程補充]閃耀天際的流星雨

宇宙塵埃經過地球大氣層,為何會化身為耀眼的流星雨?從流星雨顏色、存在空中的時間,可以看出它們的哪些特性呢?
文/楊嘉慧
審稿/天文科學教育館資訊研究組組長 陳岸立;前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蔡文祥

 在「追星族」眼中,最美麗的夜景莫過於流星雨。幾千年前,人們對於它的出處有諸多揣測,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是地表某些物質受太陽照射後,上升至大氣層並燃燒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那是太陽餘暉在夜空中折射所造成的現象。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原來流星雨是地球路過彗星軌道時所獲得的驚喜。


彗星塵粒化身美麗流星

 太陽系裡,除了行星及其衛星外,還散佈著許多灰塵顆粒與碎冰塊,這些塵粒可能是從太陽系生成時就已存在,可能是彗星表面物質受太陽光照射而崩解,也可能是小行星被撞擊後產生的碎片。由於塵粒質量小,經過地球附近時,很容易受重力吸引而墜入地球,它們進入大氣層時因高速摩擦大氣而燃燒發光,就是流星,而這些塵粒便稱為「流星體」(meteoroid)。

 大部份流星出現的時間並不固定,出現的位置也是隨機,但是每年總會固定在某些月份、某些方位出現大群流星,每小時可能有數十至上百顆流星,最密集時甚至高達上萬顆(此為1833年的記錄,近年來並未發生過),就是流星雨。較著名的流星雨包括1月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英仙座流星雨、12月雙子座流星雨,以及被稱為「流星雨之王」的11月獅子座流星雨。


 流星雨是否都來自彗星軌道上的流星體仍有爭論。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資訊研究組組長陳岸立舉例說,有一些科學家認為12月雙子座流星雨可能是直徑約5公里、軌道週期1.4年的小行星菲以頌(Phaethon)受到行星潮汐力拉扯、太陽輻射光壓或其他小行星撞擊,產生許多灰塵顆粒所造成的。然而,另有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是由岩石組成的,並不像彗星能噴發出大量物質,他們根據軌道遺留的塵粒推論,菲以頌原先應該也是彗星,只是外層結冰物質已經蒸發殆盡。


意外交會,劃過天際

 流星雨壯觀與否,與彗星週期及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流星體數量多寡有關。陳岸立表示,散佈在彗星軌道的流星體會受到太陽風、行星引力、流星體的碰撞而隨著時間擴散,所以地球每年運行到彗星軌道附近時,遭遇的流星體數量都不一樣。一般而言,當母彗星接近地球時,會再次帶來較多的流星體,產生的流星會比較多,例如獅子座流星雨的母彗星週期約33年,每33年便可看到一次壯觀的獅子座流星雨。

 流星雨來臨期間,每天的流星數都不一樣,這是因為流星體的數量會隨著地球接近彗星軌道而增加、遠離而減少,理論上流星雨的極大值出現在地球最接近彗星軌道之時。此外,同一夜晚、不同時段的流星數量也有差異,下半夜看到的流星總是比上半夜多且精彩,原因是上半夜流星體是與地球同運行方向墜入地球,相對速度較慢,燃燒亮光較弱;但到了下半夜,流星體是迎面撞上地球,不僅數量多,相對速度也較快。這與在雨中開車,前面的擋風玻璃迎著雨勢,會有較多雨滴打到玻璃的道理是一樣的。

 陳岸立指出,欣賞流星雨時,觀測者可能會覺得流星雨是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但如果觀測者將這些流星的路徑反向延伸,會發現它們都是從天空中某一個特定位置進入地球,此特定位置稱為「輻射點」。每一個流星雨的輻射點對應的星座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天文學上便依據輻射點所在的星座來命名(見下圖)。



絢麗多彩的秘密

 流星劃過天空時,留下的光芒並非全都是相同亮度及顏色。前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目前任職於美國GIM電腦公司的蔡文祥是國內第一個專攻天文觀測也是首度引進CCD天文觀測的學者,他表示,流星體以每秒11~72公里的高速進入大氣層,本身帶有很大的動能,並與空氣摩擦生熱,而在離地表80~120公里處開始燃燒發光。一般而言,質量大的流星體,燃燒的時間較長;而質量大、速度也快的流星體,產生的能量更高,流星也更亮,例如能產生耀眼光亮的火流星,就是質量超過數百克的流星體快速進入地球,與大氣摩擦的結果。

 流星會放出各種不同顏色(波長)的光,是因為流星體的組成元素各不相同,高溫時空氣分子與流星體會變成帶正電的離子和電子,當電子和正離子重新結合時,便會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不同元素會發出不一樣的光,流星體中常見的鈣、鎂、鈉、鐵等元素,通常分別會發出紫色、藍綠色、橘黃色、黃色的光,也因此為夜空帶來許多變化。

 在知道流星雨的成因,以及亮度、顏色與流星體的關係後,下次熬夜等待流星雨時,不妨試著分析每顆流星的特性,就能對該次的流星雨有深入的了解。




躺椅上等候流星雨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資訊研究組組長陳岸立指出,通常流星天頂小時率(zenithal hourly rate, ZHR)達50顆以上者,天文館就會建議民眾欣賞流星雨。ZHR是指沒有光害且輻射點在天頂時,觀測者每小時可以看到的流星數量,大型的流星雨ZHR通常可以超過100顆。

 觀測流星雨的原則是找個空曠、沒有光害的地方,用肉眼觀察即可,因為使用望遠鏡反而會讓觀測視角變小。此外,光害也會影響觀測,所以若自行開車或騎車至觀測點時,應該及早到達,並把車燈關掉,而攜帶的手電筒等照明工具,也最好以紅色玻璃紙包住光源,用微弱的紅光照明。

 欣賞流星雨必須長時間抬頭仰望天空,觀測者若能準備躺椅可避免頸部痠痛,也不會漏掉從各個方向來的流星。若想統計流星數量,可準備計數器或錄音工具,而更詳盡的觀測記錄則包括觀測環境、地點、觀測時間以及天候狀況等。

 陳岸立表示,要拍下每個視角的流星雨,可以同時準備多台相機,讓鏡頭對準不同方位。不過,由於傳統相機曝光必須長達數分鐘以上,受地球自轉影響,背景恆星會在畫面上形成軌跡,這時可將攝影器材架設於赤道儀上,讓鏡頭隨著地球自轉的方向轉動,使天體看起來固定不動,拍出來的星空就能與眼睛所見一樣。在所有工具準備齊全後,最後就是耐心等候流星雨的到來。


資料來源:科學人雜誌網站Easy Learn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3

2009/4/2

Stellarium 軟體

stallarium 軟體在此下載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tellarium/
進入網頁後,"綠色框框"內,按download,
再一次進入網頁後,選"Extra-data-files"後方的download

stallarium Stellarium 正體中文增強包
http://timc.idv.tw/stellarium/

大家好好玩吧~~

[新聞]中國極地科研船「雪龍」號首度停靠高雄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大陸的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今天停靠高雄港,這是中國極地科研船首度停靠高雄。
新華社報導,來自北京的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魏文良,在現場介紹「雪龍」號的有關情況。

報導說,「雪龍」號將於2日和3日開放民眾參觀。參觀採預約方式,目前約2000個名額已訂滿。

「雪龍」號是中國大陸第3代極地科研考察船,1993年從烏克蘭進口後花費鉅資改裝,能以0.5節航速連續衝破1.2公尺厚的冰層,在國際間具備領先水準,也是中國進行極地科學考察唯一的破冰船,曾經多次赴南、北極執行科學研究和補給任務。

改造後的「雪龍」號具有先進的導航、定位、自動駕駛系統,並配備有先進的通訊系統及能容納2架直升機起降的平台、機庫和配套設備。

船上並設有大氣、水文、生物、電腦數據處理中心、氣象分析預報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氣象等實驗室。980401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09.4.2



雪龍號科考船停靠高雄港

本報高雄4月1日電 4月1日,應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和正修科技大學的聯合邀請,大陸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在圓滿y髡迆臚G十五次南極科考任務返航途中,首次停靠臺灣高雄港並開展科學交流,受到高雄市有關單位和民眾的熱烈歡迎。

『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將在高雄港停靠至4月4日。停靠期間將向臺灣民眾開放,歡迎臺灣民眾上船參觀船隻設備和科學實驗室。同時,考察隊還將舉辦相關極地科普活動,包括不同形式的座談會、科學講座和實物展覽。
原始網頁 新浪網
貼文日期:2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