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1

侏羅紀生物大復活? 上億年黃龍玉怪石無解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0/01/31 11:19
最近幾年大陸掀起了蒐集奇石的風潮,在雲南有個奇石玩家就收集到一顆黃龍玉怪石頭,裡面好像封存了一條昆蟲模樣的白色物體,不但體積一天天的變大,甚至還會跟呼吸一樣隱隱震動,不少專家學者都投入研究,甚至懷疑這是古生物復活。

大陸雲南芒市郊區,2002年採石業者在河床裡發現了一種石質晶潤、色澤金黃相當具有觀賞價值的新石料,取名為黃龍玉,是繼新疆和田玉和緬甸翡翠之後,發現的最優質的玉種,主色調為黃色,兼有羊脂白、青白、紅、黑、灰、綠、五彩等色,雲南省將其定名為黃龍玉,從而使「自古玉出雲南」的說法得到印證。

在這些發現的黃龍玉當中,有一塊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在玉石裡面出現了怪異的小白點。奇石蒐藏家郭彩祥指出,「這個小白點就比米粒這麼大吧!一個白小點通過一搖擺,就在上邊不斷的漂浮振動這個過程,所以很吸引人。」(欲見精彩照片請進:http://www.nownews.com/2010/01/31/162-2565168.htm)

一開始大夥以為這個小白點是奇石玩家所稱的水膽,也就是在寶石形成的時候把水、空氣或一些其他的物質包覆在裡面,成為一個密閉的空間,不過,在仔細觀察這塊黃龍玉卻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奇石玩家李聯表示,「它長到人們去發現的時候是大概有零點幾個公分,大概幾毫米這個樣子,到我看的時候,它已經接近兩個厘米(公分)。」

剛開始黃龍玉裡面的小白點只有米粒大小,不過短短3個月它竟然變大10倍,成了兩公分而且,還會自己蠕動,郭彩祥表示,「那個幼蟲一樣,那個頭一縮的時候,它的身子在長大,就這樣這樣不斷的、不斷的這樣呼吸狀的在運動。」

會長大、會呼吸,外型又像是一條蟲子,這一切都符合活體生物的特徵,但是根據地質專家的研究,黃龍玉大約形成於2億年前到6000萬年前這段時間,這億萬年前的形成的玉石會有活體生物存在嗎?連雲南科學研究所長郭雲膠也半信半疑,加入研究團隊,他說,「它的頭部有一個伸縮的過程……,它的周邊呢?有一個呼吸像呼吸狀的起伏。」

經過郭雲膠一個多月的觀察,這種呼吸蠕動一直存在著,他查遍的所有的資料都沒辦法理解這種離奇的事情,因為幾億年前的古生物復活幾乎是不可能,那麼該怎麼解釋這個小白點從小變大,又能自主運動的現象呢?

根據目前學術界對原始生物形成的理論研究,郭雲膠提出大膽的推測認為是原始細胞團被包覆在黃龍玉裡面,出土後受到外界、壓力、陽光、溫度的變化而被激活,重新展開細胞分裂持續生長發育,為了證實這項理論,研究團隊決定進行核磁共振檢測。

雲南德宏醫院影像科醫師趙宏文指出,「它(白色物體)接近人體顱骨的密度,但是肉眼觀察的話,憑肉眼觀察應該是氣體,但是量下來的話,它就不是氣體的密度了,就不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了。」

醫學檢測沒有辦法判斷,也沒辦法證實原始細胞團被激活的理論,讓這塊黃龍玉裡的離奇現象越來越撲朔迷離,這又吸引了另一名地質學教授張家志也加入研究的行列,他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假設。

雲南觀賞石協會教授張家志表示,「它之所以那個蟲體那個白色的部分,實際上是空氣的部分,但是為什麼從小的米粒大慢慢的長大呢?這個長大實際上是脫水,就是說這個水膽裡面,外層是水,中間的白色的是氣。」

按照張家志的說法是黃龍玉裡面蘊藏的水分,從肉眼看不見的細縫中散發,因此白色的部分才會愈長越大,倒推回去把黃龍玉泡在水裡補充水分,白色的物質應該會越變越小,研究團隊浸泡了兩個月,沒想到白色物質並沒有縮小,反而越變越大。

張家志表示,「你要是外面壓力不夠的話,水是進不去,水分子進不去的,所以它要是泡在深處,你要是很簡單拿一個網兜兜起來栓了以後,放到井底,挪到井下井底下,要不了多天就能沖填進去,水就能進去了。」

對於這樣的解釋,親眼看到白色物質會呼吸、蠕動的研究人員還是無法接受,從這塊黃龍玉被挖掘出土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醫學、古生物、地質學各自提出不同的假設,不過,白色物質的謎團依然是眾說紛紜,只能期待有更先進的儀器能解開這黃龍玉中白色物質的秘密。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2.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