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29

國際地科奧林匹亞 臺灣連續4年蟬聯冠軍

我國高中生參加「第四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代表我國的4名參賽高中生獲得3金1銀的好成績,在19個參賽國當中,臺灣獲得國際排名第一名,也是連續4年蟬連冠軍。第四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今年共有19國、67名各國優秀學生參賽,是這項競賽舉辦以來,參賽國數最多的一次,代表我國4位參賽選手獲得3金1銀,國際排名第一名,讓我國連4年都稱霸。今年我國參賽的學生,包括: 臺南一中三年級的楊泓翊、臺中一中二年級的黃柏翰與宜蘭高中二年級的張志勤分別奪金,臺中一中三年級呂昆霖則拿到銀牌,其中,楊泓翊個人成績也是國際第一,去年參加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拿下國際排名第三,楊泓翊的媽媽說,泓翊很謙虛,和同學互動很融洽,一路上學習都遇到好老師,楊泓翊也對空手道、羽球很有興趣,科學方面最愛看科學雜誌。

依教育部獎勵辦法規定,獲得金牌、銀牌的參賽學生,可分別獲得20萬元、10萬元獎學金,還可保送大學院校本學系或推薦進入各大學院校各學系就讀
原始網頁

地科奧林匹亞 楊泓翊世界第1
2010/09/27 19:37:19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7日電)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結果今天揭曉,台灣學生獲3金1銀,排名世界第1;其中台南一中學生楊泓翊更拿下世界第1,他說儘管地科很出色,但最喜歡物理,未來想從事物理研究。

台灣參加2010年第4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在19個國家、67名參賽學生中,共獲得3金1銀,排名世界第1,成績優異。獲獎學生包括台南一中學生楊泓翊、台中一中學生黃柏翰與宜蘭高中學生張志勤奪金,台中一中學生呂昆霖摘銀,為台灣爭光。

帶隊教師林沛練表示,今年考試特色是地質、大氣、海洋與天文4個項目都有野外考試,測試選手操作儀器及觀察分析的能力,楊泓翊在大氣及海洋都拿到世界第1。

楊泓翊高一時獲得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的金牌,全世界排名第3,今年更拿下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國際第1名,教師眼中,他是個謙虛又認真的學生。

楊泓翊表示,知道名次後很開心;儘管地科與化學都很出色,他還是最喜歡物理,因為物理可以從簡單的計算理解自然宇宙發生的事情,寫題目感覺非常有成就感,明年想挑戰國際物理奧林匹亞,未來最想念的是台灣大學物理系。

楊泓翊喜歡閱讀文學及科學書籍,運動方面喜歡羽球和空手道,他說,自己準備某件事情時就會非常專心,例如準備化學競賽,就會花很多時間讀化學。990927
原始網頁


教育部公告消息

我國參加2010年第4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於9月27日傳回捷報,在19個國家、67名參賽學生中,共獲得3金1銀,國際排名世界第1名,成績優異!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委員會於本次競賽共頒發7金14銀26銅。我國參賽學生中,臺南一中楊泓翊、臺中一中黃柏翰與宜蘭高中張志勤分別奪金,臺中一中呂昆霖摘銀,再度為我國爭光,也為我國參加2010年各科國際奧林匹亞競賽劃下完美句點。
我國自2007年起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我國參賽的國際排名自第1屆起蟬聯4年第1的成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12金4銀。本項競賽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張俊彥教授等多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賽、複賽及選拔訓練營等階段,今年初賽總計全國有340 名學生參加,之後經過複賽及選拔營等過程,選出4名學生代表我國參賽。我國代表團於99年9月19日出發前往印尼參賽,競賽活動當地時間9月27日上午舉行閉幕典禮並頒獎。本次代表團由國立中央大學林沛練教授領隊,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劉德慶教授、傅學海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范光龍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張瑜芬教授及教育部代表隨隊。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高中學生獲獎情形及個別介紹如下:
學生姓名 就讀學校       年級 獎牌 個人國際排名
楊泓翊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二  金牌    1
黃柏翰  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一  金牌    2
張志勤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一  金牌    4
呂昆霖  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二  銀牌    8
因應地球科學的學科性質及配合921地震發生10週年,我國曾於98年主辦本項競賽。隨著全球環境與氣候劇烈變遷的影響,地球科學在各國中學科學課程漸受重視,本次競賽為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舉辦以來參賽國數最多的一次,參賽國計有:柬埔寨、法國、印度、印尼、烏克蘭、義大利、日本、南韓、台灣、科威特、馬爾地夫、尼泊爾、奈及利亞、斯里蘭卡、美國、菲律賓、羅馬尼亞、泰國及俄羅斯,未來參賽國還有再增加的可能。本項競賽明年預定在義大利舉行,我國將持續選訓優秀學生參與競賽,以促進國際交流並爭取榮譽。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之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獲得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獲得榮譽獎者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另於競賽獲金牌、銀牌與銅牌者,分別可獲得教育部頒發之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獎學金,但同一年度獲得同一學科或不同學科二種以上獎項者,應擇優以最高獲獎額辦理。
我國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獲獎情形如下:
年   主辦國 參賽國家數 屆次  獲獎情形 國際排名
2007  韓國    7     1   3金1銀   1
2008  菲律賓   6     2   2金2銀   1
2009  臺灣   14     3   4金     1
2010  印尼   19     4   3金1銀   1

2010/9/26

摘譯自2010年9月16日ENS瑞士,日內瓦報導;段譽豪編譯;莫聞審校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當天,聯合國科學家表示,由於停用了包括冷煤與噴霧罐氣體等近100種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極地平流層上方幾個臭氧層的破洞已經停止擴大。 「過去數十年間,全球以及南北極上空的臭氧已不再減少,但也沒有增加」,臭氧層能夠保護地球以及地球上的居民免於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傷害。
研究也指出,極區以外的臭氧層將在本世紀中葉恢復到1980年的水準,但是每年南極地區春季的臭氧層破洞,將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來恢復。

逐步淘汰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是《蒙特婁議定書》的規定,這是一份為了保護平流層中的臭氧所訂定的國際性協議,在去年於全球已被普遍接受。

該報告證實蒙特婁議定書發揮了功用。這份報告於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發表,以慶祝這份於1987年簽署的協議。

如果沒有蒙特婁議定書,「大氣中的破壞臭氧物質可能會在2050年以前增加10倍,」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史坦納(Achim Steiner)表示,「這可能導致超過2千萬人罹患皮膚癌,以及超過1.3億人罹患白內障,更不用說對人體免疫系統、野生動物以及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傷害了。」

此外,蒙特婁議定書也「減少了氣候的變遷,而帶來了許多益處」,根據這份報告,許多破壞臭氧的物質也是潛在的溫室氣體。

另外一個重要的科學挑戰是依據對臭氧與氣候變遷之間複雜的關係的了解,來預測臭氧未來的濃度。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6日呼籲,蒙特樓協議是一個「非常好的典範」,設立了廣泛的框架與明確的目標,當政府有信心並且設定好開始的步驟後,以循序漸進的施行方法,來制定更遠大的目標。「當蒙特婁議定書與1987年簽定時,各國政府並沒有預想要淘汰任何有害臭氧的化學物質,」「然而全球各國強力的遵守協議,簽訂各國已經減少生產與使用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達到98%以上。」

世界氣象組織的秘書長亞羅(Michel Jarraud)說,「臭氧層的問題點出了對大氣層長期監測與研究的重要性,沒有這些研究,臭氧層所受到的破壞將有增無減,我們甚至無法在更多更嚴重的傷害發生前發現這件事。」 南極臭氧破洞是由英國科學家法爾曼(Joe Farman)、加德納(Brian Gardiner)與尚克林(Jonathan Shanklin)在1985年的英國南極調查時所發現。

報告中發現,現今在春季臭氧破洞變大時,南極仍有高量的紫外線輻射。

在禁止破壞臭氧的化學物質以及處理這些替代品所造成的傷害之間,有一個複雜的權衡關係。

許多破壞臭氧的化學物,例如曾用在冰箱與噴霧罐的氟氯碳化物(CFCs),已經被淘汰。但是替代的物質像是氟氯烴(HCFCs)或是氟化烴(HFCs)則增加了,許多這類的物質的溫室效應都更加嚴重。

該報告預測,根據2007年蒙特婁議定書的協議內容,氟氯烴的排放總量將未來10年內開始下降,但是現在增加的速度卻比四年前更快。

其中數量最多的HCFC-22在2007-2008年間的增加幅度比2003-2004年間的速度要快50%。

根據這份報告,HCFs的數量與排放量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加。HFC-23是HCFC-22生產過程中的一種副產品,它雖然對臭氧層沒有影響,但其溫室效應卻是二氧化碳(現在最多的一種溫室氣體)的14000倍之多。大多數氣候科學家均同意,地球增溫的幅度必須低於攝氏2度,以避免氣候變遷最糟的後果-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極端氣候事件、風暴、洪水以及乾旱。

「蒙特婁議定書是科學家與決策者之間共同合作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成功緩解了環境與社會面臨的嚴重威脅。」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亞羅說,「人類活動將繼續改變大氣的成份,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大氣監測計畫將繼續進行這些重要的監測、研究以及評估,以提供了解並預測在區域和全球尺度下,氣候變遷所需的科學數據。」Ozone Holes No Longer GrowingGENEVA, Switzerland, September 16, 2010 (ENS)


The ozone holes high in the stratosphere over each of the polar regions have stopped growing due to the phase out of nearly 100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once used in products like refrigerators and spray cans, United Nations scientists said today in a new report.


"Over the past decade, global ozone and ozone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regions is no longer decreasing but is not yet increasing," the study finds. The ozone layer protects Earth and its inhabitants from the harmful ultraviolet rays of the Sun.


The ozone layer outside the polar regions will recover to pre-1980 levels before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but the annual springtime ozone hole over the Antarctic is expected to take much longer, the study projects.


The phase out of ozone-destroying chemicals is required under the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 an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written to protect the stratospheric ozone layer, which last year achieved universal ratification.


The report confirms that the Montreal Protocol is working. It was published on September 16,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to mark protocol's signature date in 1987.


"Atmospheric levels of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could have increased tenfold by 2050," without the Montreal Protocol, said UNEP Executive Director Achim Steiner.


"This in turn could have led to up to 20 million more cases of skin cancer and 130 million more cases of eye cataracts, not to speak of damage to human immune systems, wildlife and agriculture," Steiner said.


The Montreal Protocol has "provided substantial co-benefits by reducing climate change," because many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 are also potent greenhouse gas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An important remaining scientific challenge is to project future ozone abundanc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linkages between ozone and climate change.


UN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today called the Montreal Protocol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setting a broad framework, clear targets and a gradual approach to implementation as governments gain confidence and build on initial steps, setting more ambitious goals.


"When the Montreal Protocol was signed in 1987, governments did not originally envision the phase-out of any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 said Ban. "Yet, as a result of strong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liance, parties to the Montreal Protocol have cu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se harmful chemicals by more than 98 percent."


Michel Jarraud,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 said, "The ozone-hole issu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long-term 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without which ozone destruction would have continued unabated and might not have been detected until more serious damage was evident."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was discovered in 1985 by British scientists Joe Farman, Brian Gardiner, and Jonathan Shanklin of the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In Antarctica today, high levels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continue to be seen when the springtime ozone hole is large, the report finds.


There is a complex trade-off between banning ozone depleters and dealing with the harm caused by their replacements.


Many ozone depleting chemicals, such as CFCs, chlorofluorocarbons, once present in products such as refrigerators and spray cans, have been phased out.


But demand for replacement substances called HCFCs, hydrochlorofluorocarbons, and HFCs, hydrofluorocarbons, has increased. Many of these are powerful greenhouse gases.


The report projects that total emissions of HCFCs will begin to decline in the coming decade due to measures agreed under the Montreal Protocol in 2007. But they are currently increasing faster than four years ago.


The most abundant one, HCFC-22, increased more than 50 percent faster in 2007-2008 than it did in 2003-2004.


Abundances and emissions of HFCs currently are increasing at about eight percent per year,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HFC-23 is a byproduct of HCFC-22 production. Although it has no impact on the ozone layer it is more than 14,000 times more powerful as a climate-warming greenhouse gas than carbon dioxide, the most abundant greenhouse gas.


Most climate scientists agree that keeping the global temperature rise to under 2 degrees Celsius is essential to averting the worst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 rising sea levels, extinction of species, extreme weather events, storms, floods, and droughts.


"The Montreal Protocol is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collaboration among scientists and decision-makers that has resulted in the successful mitigation of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threat," said WMO chief Jarraud.


"Human activities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said Jarraud. "WMO's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program will therefore continue its crucial monitoring, research and assessment activities to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needed to understand and ultimately predict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both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sep2010/2010-09-16-01.html

原始網址

2010/9/23

李家同:教育差距 使貧富世襲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3日電)學者李家同今天表示,教育差距使貧富成世襲,不同教育程度的勞動者,平均日薪也會有所不同;窮人想要翻身,一定要靠教育。
明道大學承辦「教育理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今起一連舉辦3天,首日邀請李家同專題演講,與大家分享他對教育的看法。

李家同表示,教育差距會直接影響貧富,社會對於教育差距漠不關心,也不知如何解決,令他特別擔心;尤其是城鄉發展差距甚大,呈現M型趨勢,對教育發展來說並不是好事。

針對教育程度的差距,李家同認為,首先應該了解孩子功課不好的原因。根據他的觀察,孩子功課不好的原因包括回家不做功課、文化刺激少等原因,這些狀況在偏遠地區尤其嚴重。

李家同說,偏遠地區的孩子因為父母多在外工作,或父母對教育無所謂,或父母想要關心卻受限教育程度不高;此外,沒錢買書或缺乏買書的習慣,都造成孩子在教育上學習成效不佳,也加深城鄉教育程度的差距。

李家同提到,義務教育缺乏品質管制、小學教育太過多元化,也是影響的原因之一;所謂的品質管制並不是指留級,而是要配合學生的程度。他也表示,現在教育強調特色教學,並不是不好,但仍要顧及學生的基礎學問是否學好。

教育程度差距造成影響甚大,李家同建議,應該關心孩子功課不好的問題,因為這些功課不好的孩子可能國中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也可能會成為黑道吸收對象,大家應該給這些孩子更多關懷。990923

原始網頁

2010/9/22

Eyes On The Skies (Trailer): 400 Years Of Telescopic Discovery (HD Quality)

2010.9.21 木星~~衝

2010/9/21 中秋節適逢木星衝,
天文社在學校操場架望遠鏡觀測

當天可以看到:夏季大三角、北極星、仙后座
除月亮表面外(月表凹凸非常明顯)還看得到咖利略四個衛星以及木星表面的條紋
成功的觀測!

網路相簿請見

2010/9/17

高一地科課本習題答案

第一章
DBACD__CBDAD

第二章
1.C__2.AE__3.B__4.D
5-8.CEBB__9-11.ACB__12-13.CD

2010/9/13

「安達魯西亞號」17至22日泊靠宜蘭 17世紀古船風采重現

2010/09/13 18:48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仿17世紀「加雷翁艦」複製而成的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號」,17日將駛進宜蘭蘇澳港後,19到22日在頭城烏石港碼頭開放參觀,要讓台灣民眾一睹西洋古艦的風采,近距離體驗大航海時代的海洋文化之旅,遙想海上英雄的冒險情境。宜蘭縣長林聰賢13日率同文化局長鄭文堂及工作團隊,到蘭陽博物館與該船設計和工程相關人員接觸及交流,文化局工作團隊特別圍上西班牙節慶的紅領巾,讓這些遠道而來的佳賓,感受到濃濃的熱情與活力。

「安達魯西亞號」正在上海世博西班牙館展出,預計9月15日離開上海,接著就要開抵台灣宜蘭。為了這趟台灣行,該船主要人員13日特別提前到宜蘭了解靠港場地及相關事宜。主要人員包括:船隻設計者伊格那西歐.費南德茲.維哈、維多利亞號基金會文化部負責人瓜達露貝.費南德茲.莫雷德、船隻建造者哈爾金.卡瑞德.加西亞、工程師荷西.路易士.里維拉.貝雷斯等人。

伊格那西歐.費南德茲.哈維指出,「安達魯西亞號」是由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維多利亞號基金會仿17世紀「加雷翁艦」(Galeon) 打造而成,全長約55公尺,高40公尺,重500多噸,有6層甲板、3大桅桿、7張帆。為了忠實呈現大航海時代的情境,船身用松木打造,船上也設計了10門加農炮,是當時航行於海上貿易發達的旅途中,用來自衛的武器。此船僅靠風力推動前進,依羅盤辨認方位,靠繩索控制風帆,調整航向與速度。

這艘仿古船3月循著三百多年前的航線,從西班牙塞維亞(Sevilla)出發,航經地中海、紅海和印度洋,沿途停靠馬爾他、以色列、埃及、斯里蘭卡、新加坡等地,歷經五個多月的時間,最近就要從上海駛抵台灣,展開「面向太平洋─2010安達魯西亞號宜蘭行」活動。

鄭文堂指出,早在1624年西班牙人在航向日本途中發現了台灣,宜蘭是第一個獲得西班牙名稱的地名,西班牙人在蘇澳上岸之後,將蘇澳附近海岸命名為「Santa Catalina」。《台灣番政志》譯為「聖塔.卡塔利那」,《宜蘭縣志》譯為「三打卡打里拉」。

「面向太平洋-2010安達魯西亞號宜蘭行」活動,分成兩大主軸,即「安達魯西亞號」登船參觀、「面向太平洋」特展。「安達魯西亞號」預定17日抵達蘇澳港,18日早上8時航向頭城,下午2時抵達烏石港。主辦單位將以台灣傳統禮俗迎接該船入港,19日至22日停泊在烏石港漁會大樓旁碼頭,開放參觀時間為早上10時到下午6時,同時結合港區整體佈置與文化展演活動,展現兩國文化藝術內涵與海洋文化交流面向。

林聰賢表示,安達魯西亞號的到來,意義重大,因為它即將成為台灣面相海洋、航向世界的一個里程碑,從不同面向了解世界,積極培養海洋國家的視野和態度。在短時間內可以邀請到「安達魯西亞號」來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感謝金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榮鳳凰酒店等縣內企業的幫忙。

主辦單位策畫「面向太平洋」特展,在遊客排隊動線上設計介紹「安達魯西亞號」以及沿途停靠國家的介紹展板,從烏石港漁會大樓旁碼頭一路延伸至遊客服務中心;在遊客服務中心2樓,也展出更詳盡的大航海時代歷史背景及相關民俗文化展,參觀時間為9月18日至22日早上9時至下午6時。

主辦單位還開放登記立案的教育團體預約,包括學校、安親班等20人以上,40人以下團體,接受預約日期為9月20、21日,每時段至多受理兩組預約,其餘名額開放給現場排隊民眾;預約者須於指定時間內報到,逾時視同放棄,改以現場排隊。相關事項可撥(03)9322440轉372、373,或撥打專線(03)9359176洽詢。

要看完整照片及新聞請上http://www.nownews.com/city/Yilan


原始網頁

50年來最大冰山 撞島裂兩半

2010/9/12 下午 05:56:00
(中央社台北12日電)近50年來最大的北極冰山,在撞上格陵蘭島西方的岩石島嶼後,裂成兩半。

「美國線上新聞」(Aol News)報導,這塊冰山其實是個巨型浮冰島,大小是曼哈頓(Manhattan)4倍大,這塊冰山上月自格陵蘭島的彼得曼冰川(Petermann Glacier)分裂出來。這是自1962以來,有體積這麼大的冰山,表面積達100平方英里,厚度約為紐約帝國大廈高度的一半。
這塊冰山自格陵蘭島分裂出來後,開始在格陵蘭島與加拿大間的狹窄水道內爾斯海峽(Nares Strait)內緩慢漂浮。當時科學家認為,這座冰山可能會卡在海峽內,阻擋重要航道。

但衛星影像顯示,冰山不斷撞擊喬島(Joe Island)後,分裂成兩半。喬島凸出於內爾斯海峽,是個岩石小島。

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研究內爾斯海峽的穆恩喬(Andreas Muenchow)副教授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衛星影像中,我們幾乎看不到喬島,因為這座島比冰山還要小,但就是有這麼一座島,是一塊岩石。」

衛星影像顯示,這座冰山在經過內爾斯海峽時,裂成兩半。(譯者:中央社張曉雯)990912

原始網頁

2010/9/10

數位教學資源

"談天說地"部落個,是放"公告"資料、地科時事以及相關文章,無法放檔案
教學檔案放在"協作平台",協作平台的帳密及網址需要寫信向老師申請

2010/9/7

巧遇彩虹~


2010.9.7 放學時刻
路上巧遇彩虹

iphone 3gs

2010/9/6

電子版書籍: 台灣的特殊地景-北台灣

請見http://www.airitibooks.com/newviewer/newviewer_x/index.html

可畫出各地日影的軟體

可畫出各緯度 各時間日影的軟體
~~免費的呦~~

shadows pro.按此下載

*遇見國境之北 **★想在北方之鑽★*

在台灣北方海面上,閃耀著三顆與眾不同的鑽石
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
是北方漁民生活之歸依
更是候鳥們南遷的中繼站!
如此美麗的環境,怎不讓人深深著迷呢?
一、主辦單位: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宜蘭縣政府

二、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三、協辦單位:基隆市政府、台北縣政府、海軍司令部政戰部文宣心戰組、海軍蘇澳後勤支援指揮部、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基隆市八斗國小、宜蘭縣南安國中、基隆市海洋教育科技資源中心、宜蘭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野柳社區發展協會、新空間股份有限公司、野柳地質公園、台北縣萬里鄉瑪鋉漁村文化生活協會、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

四、合辦單位:國立新店高級中學

五、計畫目標:
1. 介紹海洋國家公園擔任保育海洋資源的角色。
2. 介紹北方三島海洋資源與海洋生態多樣性。
3. 介紹北方三島漁業發展現況、火山地形及特殊生態環境。
4. 介紹北方三島特別的媽祖海上繞境等海洋信仰。
5. 分享海洋保育經驗。
6. 讓參與親師、學童有更豐富之海洋體驗。
7. 讓參與教師具備更充分的海洋相關知能,以利各校海洋教育之推動。

六、辦理時間與地點:
9/25(六) 08:30-17:30 基隆場(八斗國小:基隆市北寧路396巷52號)
10/2(六) 08:30-17:00 宜蘭場(南安國中:宜蘭縣蘇澳鎮南建里學府路117號)
10/6(三) 08:30-17:00 宜蘭場(南安國中:宜蘭縣蘇澳鎮南建里學府路117號)
10/16(六) 08:30-17:30 台北野柳場(台北縣野柳社區活動中心:台北縣萬里鄉港東新?1之5號、台北縣萬里區漁會對面)
10/17(日) 08:30-17:00 台北三芝場(北觀處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台北縣三芝鄉埔坪村埔頭坑164-2號)

七、參加對象:
凡對海洋教育有興趣之民眾均可報名參加。(完全免費,每場80人(宜蘭場各160人),額滿為止)
☆各場次所在地區之民眾可優先錄取
☆凡參與本活動之中小學教師可申請8小時之研習時數,請記得在報名表中勾選『是,我需要教師研習時數8小時』

八、活動費用:0 元(本次活動相關費用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專案補助)

九、報名方式
a. 個人報名 ( http://party.tamee.org/201008 )
b. 團體報名,請填寫附件中團體報名表,或點選 http://party.tamee.org/20100802 下載

十、聯絡人資訊
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聯絡電話:02-2872-0815;0987-669-271廖小姐
E-mail:can@tamee.org

十一、課程內容請見附件,或點選 http://party.tamee.org/20100802 下載

2010/9/5

2010.9 越前屋宜大店

宜蘭大學附近好像多了不少好吃的店,
今天我們家到越前屋去嚐鮮
星期日的晚上,座無虛席!! 還好下午我們有先訂位
生魚片丼定食大約150左右,先送上我們單點的:土瓶蒸及茶碗蒸
口味一般般啦。









這是太將捲壽司,一份五片(這是"愛瘋"的鏡頭拍的,愛瘋的拍照效果還是沒有數位相機好)










免費吃到飽的味增湯








它好像叫時鮮山菜,
還沒上菜前,我們都以為是涼拌過貓,
或其他綠色蔬菜,
沒想到是....涼拌菇菇
說真的,跟某家罐頭菇的口味很像



涼拌鱈魚肝....

這道是超級大地雷
它是最貴的小菜,
但調味調的不太好,
只有醋的酸味以及洋蔥的味道
魚肝的反倒被壓下去,沒有融合一起



龍蝦沙拉








這是主菜
綜合生魚片丼









乍看之下份量有點少,但生魚片是滿滿一層,
下方的飯份量也不少
飯有調味,一片生魚片夾著飯,
好好吃喔~~~
一份才150!!
大推薦!!!

2010/9/1

南非再現超大鑽石 重136克拉

2010/09/01
南非一間採礦公司宣佈,發現五顆超大鑽石,其中最大的一顆重達136克拉。

新華社報導:發現這些鑽石的採礦公司表示,這五顆大鑽石的重量都在50克拉以上,其中最大的一顆,重136克拉的鑽石,是潔白的八面體鑽石,另一顆69.26克拉的鑽石是粉紅色,其他三顆鑽石分別為104克拉、82克拉及58克拉。

南非是世界著名的鑽石產地,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顆鑽石,重3106.75克拉,就是在南非的「普勒托利亞」發現的。
原始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