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

海地200年強震 太空俯瞰宛如大爆炸

本文轉載Yahoo 奇摩新聞 2010年1月13日 10:27:04
海地」(台北時間)1月13日凌晨發生規模7.0強震,這是當地兩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首都「太子港」主要建築,包括總統府、政府大樓、大飯店及無數商店,全都坍塌,當時從空中透過衛星俯瞰,海地首都上空被建築倒塌揚起的厚重灰塵籠罩,宛如發生大爆炸一般。

當地民眾說,發生第一起主震時,大樓建築搖晃了將近40秒。一名在當地的美國慈善機構工作人員表示,災區斷電,數以千計的民眾被埋在瓦礫堆中,還有劫後餘生的災民坐在大馬路上,眼看家園全毀,不知所措。



加勒比板塊、北美洲板塊平移所致

中國時報 2010/01/14 02:23【閻紀宇/綜合報導】

中美洲海地共和國十二日發生強烈地震,專家推測關鍵在於加勒比板塊(Caribbean Plate)與北美洲板塊(North American Plate)之間發生平移運動,震撼了正好位於兩大板塊交界處的海地。

加勒比板塊面積約三百廿萬平方公里,屬於海洋板塊,與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和科科斯板塊接壤。這些交界處都是地震活動密集區,偶然還會發生海嘯與火山噴發。

加勒比板塊向北美洲板塊的東方平行移動,每年約兩公釐,在交界處形成一個轉形斷層(transform fault),斷層沿著中美洲貝里斯、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的邊界,向東經開曼海槽達古巴東南海岸南方,再綿延至希斯潘諾拉島、波多黎各島和維京群島以北。

海地與鄰國多明尼加共和國,正位於斷層行經的希斯潘諾拉島,歷史上曾多次遭強烈地震侵襲。



海地震災 恐逾十萬人死亡

中廣新聞網 2010/01/14
海地昨天發生的7.0強震,死亡人數恐怕超過十萬,聯合國駐海地辦事處的五層樓建築倒塌,目前已經證實有16名工作人員死亡,還有150多人被埋在瓦礫堆下,首都太子港幾乎可以說已經被夷為平地,醫院都倒了,它們迫切需要醫療物資和重機具。

海地兩個世紀來最嚴重的地震,造成毀滅災情,到太子港採訪的CNN記者用恐怖來形容災後景象,太子港放眼所及,都是斷垣殘壁,幾乎沒有一棟建築是完整的,就連比較高級的住宅區,都無法倖免,許多建築倒塌,太子港郊區一處礦坑爆炸,有數目不詳的人被埋,太子港遍地都是罹難者,遺體無處運送,只能堆在街上,太子港主教也在罹難者之列。

美國地質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說,這起淺層地震震幅廣大,三百多公里外的古巴,也感到強烈搖撼,地震的威力相當於好幾個原子彈同時爆炸,紅十字會估計大約三百萬,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的海地人口受災。

海地總統普雷華在地震後首次接受報紙訪問,他說太子港災後景象難以用言語形容,國會倒了,許多政府建築倒了,醫院倒了,學校也都倒了,許多學生被埋在校舍底下。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辦事處倒塌,指揮官被埋。

太子港機場的塔台雖然倒塌,但是還能起降,國際間正在加緊速度,趕運賑災物資,許多國家的救援人員,已經上路,幾艘在附近水域的美國軍艦,將先趕赴海地,另外一艘航空母艦,也預計在幾天內抵達。
(責任編輯:陶泰山)



海地總理:地震喪生人數可能遠超過十萬人

中央社 2010/01/14 05:49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13日專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引述海地總理貝爾利弗(Jean-MaxBellerive)的話說,昨天大地震喪生人數,可能遠遠超過10萬人。

海地駐紐約總領事奧古斯丁(Felix Augustin)也告訴媒體,超過10萬人可能在這次地震中死亡。

無疆界醫師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說,他們在海地約有800名醫生,許多醫生現在下落不明。該組織在海地有三所醫療中心,全部都在地震中震垮,無法運作。

許多在海地有親友的美國民眾,因電話、網路不通,聯絡不上親友,心急如焚。歐巴馬總統呼籲要尋找親友的人,打國務院免費電話888-407-4747,請求查詢。



震慟!馳援海地 全球動員

自由時報
〔編譯羅彥傑/綜合十四日外電報導〕我國中美洲邦交國海地遭逢規模七.○強烈地震,災情慘重,各國這次迅速伸出援手,國際紅十字會、世界銀行乃至好萊塢名人全部動員起來,與時間賽跑。美國總統歐巴馬十四日宣布捐款一億美元,並請求前總統布希與身兼聯合國海地特使的前總統柯林頓合作,一起協助救災。

美航母抵海地 逾3千軍人醫護進駐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稍早取消亞洲行程,兼程返回華府協調救災。希拉蕊把這次海地強震的悲劇和五年前造成二十二萬多人喪生的南亞海嘯地震相提並論。美國國防部長蓋茲也取消外訪,在華府坐鎮。美國首批搜救團體正在部署進入首都太子港,美軍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預定十四日抵達海地,首批三千五百名部隊以及三百名醫護人力同日也會陸續進駐。

聯合國已從緊急基金中動用一千萬美元,世界糧食計畫署也宣布透過尚可使用的陸路送物資至太子港。世界銀行表示將提供一億美元作為給海地的緊急援助,以支援復甦與重建工程。

國際紅會運40噸物資 供萬人撐3月
國際紅十字會估計三百萬人需要救援物資,從棲身之所到食物與飲用水,並表示許多海地民眾可能一整年都需要救援物資供應。發言人希發爾說,十四日以貨機運送四十公噸的特殊與基本醫療物資至海地,足敷一萬人在三個月所需。

其他像加拿大以及英法等歐洲國家,也迅速調派飛機運送搜救團隊與救援物資。歐盟則已批准四百三十六萬美元的援助,法國與瑞士的救援團隊已上路,西班牙派遣三架貨機運送救難人員與一百公噸的帳篷、毛毯與炊具。以色列軍方也派出兩架貨機運送救難人員與裝備,包括四十名軍醫與二十四名護士,在海地設立一家野戰醫院,估計一天可服務五百人。

在亞洲,在南亞海嘯中的罹難人數最多的印尼,外長納塔勒加瓦在越南舉行的東協會議上呼籲東協,盡一切力量援助海地。日本將提供五百萬美元的援助及價值三十三萬美元的帳篷與毛毯。南韓將提供價值一百萬美元的緊急人道援助。中國派遣的一架包機,裝滿十公噸重的帳篷、糧食、醫療設備與搜救犬,已於十四日抵達海地。除救援物資外,有過兩年前處理四川大地震經驗的中國國家地震緊急災難救援隊也抵達當地。同時,澳洲承諾先提供九百三十萬美元的緊急人道援助與重建經費。

小布、裘莉慨捐百萬美元
此外,好萊塢銀色情侶布萊德彼特和安潔莉娜裘莉率先捐出一百萬美元賑災,電視脫口秀天后歐普拉、影星班史提勒、琳賽羅涵及芭莉絲希爾頓也都呼籲各界踴躍捐款。



震死10萬?50萬人? 海地恐怖才開始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0.01.15 09:02 am
救援物資、人道工作人員、首批搜救隊伍十四日開始抵達震災後的海地,眼前的亂象與慘狀令人震懾。海地總統普雷瓦稱死亡人數三到五萬,總理貝爾利弗說有十萬,一名國會議員更估計達五十萬。

普雷瓦稱災情「難以想像」,形容自己踏越屍體巡視災情,聽見受困者哀嚎。地震沒有放過任何人,總統無家可歸,大主教喪生。

取消訪問南太平洋行程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表示,海地災情之慘可與二○○四年南亞大海嘯相比。災區街頭有傷者躺了廿四小時仍未獲處理。一名十三歲少女活埋十八小時後獲救,但她的姑姑和另外三位親人罹難。

第一批軍機十四日於首都太子港重新啟用的機場降落,緊接著展開空中搜救。新披露的畫面顯示,海地的恐怖才剛開始,滿目瘡痍而且打家劫舍層出不窮,街頭還有槍響。目前災情難以估計,紅十字會預估受災人數三百萬人,亦即近半數人口為災民;兩百萬人為孩童。

美國總統歐巴馬承諾展開援助總動員,美國第八十二空降師將有三千五百名官兵派赴海地,佐以三百醫護人員。美國前總統布希加入前總統柯林頓,共同領導美國對海地救災任務。法國、德國、南美國家已派遣搜救隊與救難團隊、物資前往災區。聯合國表示將動員卅支國際救難小組。

聯合國辦公室指出,第一要務是救出困在瓦礫堆中的人。其次為供應災民食物、飲水。薩爾瓦多的救災指揮官波夫說:「從未見過如此慘狀。人口稠密區坍塌嚴重,得花數周清理挖掘。」

海地死傷遍地,隨處可見半埋半露於瓦礫堆的屍體,也隨處可見海地人徒手或拿著找得到的工具賣力挖掘,希望找到親友。聯合國在海地的總部全毀,官員說有二十二名員工死亡,五十六人受傷,一百五十人失蹤,代表團團長下落不明。



貼文日期:2010.1.23

2010/1/21

50年後大地震? 國科會:誤差頗高 無需憂慮

(中央社記者周品均台北 21 日電 )海地強震造成嚴重死傷,引起國際關切;國科會研究,梅山斷層通過中正大學,米崙斷層通過花蓮,未來 50 年發生大地震機率近 5 成,但誤差也高達 5 成,民眾無需過於憂慮。
國科會今天舉行「地震防災科技跨部會整合機制」說明記者會,相關資料顯示,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通過中正大學的梅山斷層與通過花蓮的米崙斷層,在未來 50 年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分別為44.9%與41.4%。

對此,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于高表示,雖然2條斷層帶發生大地震機率近5成,然而,受到自然特性影響,誤差值也高達5成,因此,科學研究結果不必然是實際狀況。

另外,陳于高表示,科技日新月異,50年後的防震技術應該會大幅提升,也許屆時即便面臨如同921般的大地震,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害,他呼籲民眾不必對此過於憂心。

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表示,受到土地取得困難限制,在33條斷層帶中,目前只有新城、車籠埔、玉里、池上、奇美斷層進行槽溝開挖的地震研究。

他建議,應儘速通過地質法,未來將可依法取得槽溝開挖及鑽探場址,以獲得斷層參數,有利精確評估斷層活動潛勢。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21

阿拉斯加油污多年不散 科學家找出原因

環境資訊中心 2010/01/20 15:10 謝雯凱 編譯

1989年艾克森公司瓦爾狄茲號(Exxon Valdez)油輪發生漏油,蹂躪了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灣。科學家在17日發表報告指出,當時的油污目前仍殘留於當地海岸,繼續污染其原始海岸。
研究人員說明,在氣候變遷開啟北極區域得以鑽探石油與航行之際,此項研究發現可證明,規劃有效方式以清理未來的原油外溢事件至關重要。

直到目前,專家還在思索當年污染阿拉斯加海岸線長達1300公里的1100萬加侖原油能存留這麼久的原因。

原本預期自然力量輔以部份的科技協助,便可以清除這起歷史上最大的環境災難。然而近十年以來,油污消失的速率急速減緩,由每年70%降低到每年約4%。據估計目前仍有約2萬加侖的原油殘餘。

來自費城天普大學的包菲德(Michael Boufadel)與李海龍(Hailong Li)教授試圖尋找原油未因生物分解與風化而消散的原因。他們藉由搜集現場數據與電腦模擬,發現關鍵在於受損的海灘乃由兩種地層組成,每種均具備不同特性。

根據這篇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油污當時暫存於多孔隙的上層地層,使得油污因風化作用而消散的速度減緩。

潮汐力量作用致使細微孔隙增加,營造出貧氧且營養鹽較少的環境,使油污生物分解的能力降低。

兩層地層相較,大部分的組成物質相同,但下層地層孔隙遠少於上層。平均而言,水流過上層地層的速度較下層快1千倍。

而地下水位升降所造成地理上改變的影響,亦為重要因素。

當地下水位低於兩層地層交界處,特別是是僅有少數或完全沒有淡水得以補注地層的地方,油污會由上層地層滲入下層。

研究作者表示:「一旦油污進入下層地層,便會因毛細作用力而陷入其中,永久留存。」而地層底層的含氧量甚低,原油無法分解,因而維持殘存狀態。

「油污可能位於海灘表面底下約1英尺深度,相對於海水富含氧氣,氧氣卻無法進入底層。」作者補充說明,其發現因上層地層滲透性高,地下水位會隨潮汐升降。然而下層地層的滲透性很差,地下水位無法降至該地層並滲入其中。

根據以往數次原油外溢記錄,研究亦指出,較之於沙灘,原油較易殘留於礫石灘。這是根據前幾次的外溢紀錄研判而得:1970年加拿大新斯科細亞(Nova Scotia)箭號油輪(Arrow)漏油事件、1974年智利麥哲倫海峽梅圖拉號(Metula)漏油事件,以及1978年法國布列塔尼(Brittany)沿阿莫柯公司卡迪茲號(Amoco Cadiz)漏油事件。

研究指出:「當全球暖化使冰蓋消融暴露出北極海,使石油得以鑽探以及諸如西北航道的海洋航線通航,則原油外溢於高緯度區域礫石灘的危險將會增加。」

此研究由艾克森公司瓦爾狄茲號原油外溢事件信託委員會(Exxon Valdez Oil Spill Trustee Council)所資助,3年共120萬美元。該委員會設立於事故之後,經費來自9億美元的民事和解金,成員為來由聯邦與阿拉斯加州的6位信託管理人,目的為監督威廉王子灣生態系的修復工作。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21

暖化還是急凍?氣候與氣象不同 媒體瘋狂學界冷靜

2010/01/19 09:35
「暖化還是急凍?氣候與氣象不同 媒體瘋狂學界冷靜」(彭群弼報導)

北半球今年冬天酷寒,多國遭遇雪災的處境,媒體傳出有學者認為: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期,與全球暖化趨勢的看法相反。對此,實務與學術界看待今年冬天的溫度變化以及暖化兩者的關係,其實都很平靜,原因是氣候與天氣的「時間及空間」尺度不同,氣候是大範圍、長時間變化,天氣是短期內的改變,這一波天氣的震盪,是否影響暖化趨勢,恐怕言之過早,更何況,有關暖化趨勢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原因都是人類對於地球大氣運作的「內部機制」,至今了解有限,許多可能影響氣候的系統,都沒有「可預報度」。因此,多數都是「事後分析」,鮮少可以「事前推測」。在科學界還需要時間去努力了解,外界的種種說法,都是過於簡化,媒體炒作的現象。

2005年台灣地區三月份出現三月雪,合歡山冰封,積雪多到讓門都打不開,當年有學者發表看法認為:暖化的腳步出現放慢的跡象。事實上,美蘇冷戰期間,當時國際間最熱門的話題,電影的劇本裡常常提到的,都是人類將面臨核子冬天。暖化是八零年代之後才出現。所以,地球究竟是冷?還是暖?隨著今年冬天北半球急凍,暖化與非暖化的爭論,成為媒體追逐焦點,特別是參加失敗的哥本哈根會議的各國領袖,離開時遭到大雪圍困的場景,尤其諷刺。

學術界及氣象實務界對此倒是相當平靜,與媒體及政治人物的興奮程度,似乎一點都「不熱」。對此,相關人士表示,氣候預估與每天發佈的天氣預報,無論在時間或空間的尺度上,都有極大的差異,但外界常常把氣候與氣象的說法,混為一談。氣候的變化往往需要極長的時間,因此,一個冬天的寒冷,是否會衝擊到整個氣候朝溫度上升的趨勢產生影響,目前言之尚早,畢竟,如果產生影響,也要等到「很久」以後!更須注意的是,這種關連性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及科學證據,都還有待努力。

以今年冬天嚴寒的「北極震盪」為例,氣象界都很清楚,北極震盪的變化,「沒有」可預報性。因此去年12月,氣象機構對今年冬天看法還維持再正常到偏暖。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對於大氣變化的內部機制,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大部分不了解。以暖化最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為例,是不是「最重要」升高溫度的原因,困難也相同:只到結果,但不清楚確切完整的原因。但因為人類對「天氣」的感受是強烈而敏感的,因此每,隔一段時間人類就會因為天氣的短暫變化,引發對氣候發展的焦慮與困惑。

有人形容,從平均溫度上升的趨勢來說,地球發燒了,但原因是感冒?還是其他的可能?並不清楚,但總是要先開的處方試試看,節能減碳是目前人類可以努力的方向,先作做看,有沒有用,就要看問題的根源是否與現在的診斷一致,如果不是,再嘗試其他的方法。學術界及實務界都還需要時間,嘗試去去了解許多一直都不了解的簡單問題。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21

2010/1/20

98學年第1學期期末考解答


98學年第1學期 高一地科 期末考解答

01-10. ADDAB. BABCC.
11-20. BDADA. DCCCC.
21-30. ABBAC. DDCDA.
31-41. DDAAA. CCBCB. D.
42.ACD
43.DE
44.ACD
45.送分
46.ABD
47.ABDE中任選三個均得2分.只選其中任兩個得1分,選三選項且包含C得0分.
48.ABC
49.ABD
50.ABD
51.BDE
52.CD
53.BD
54.BCD
55.BD


98學年第1學期 高二地 期末考解答

01-10. CDCAB. ADDAB.
11-20. BBACC. CDBAB.
21-30. BBBAB. BADCD.
31-37. DDBCC. BAAB. 38.送分. 39.A. 40.B.
45.CE
46.BD
47.ABD
48.CDE
49.BCD
50.AC


98學年第1學期 高一地理 期末考解答

01-10.CCDAD. DDBCC.
11-20.AACDC. ABDBD.
21-25.CCCAC. 26.C. 27.送分. 28.B. 29.D. 30.D.
31-35.DDAAC. 36.送分 37-40.ADAD.
41-50.DBDBB. CCAAD.

2010/1/18

2009十大環境新聞出爐 八八水災、哥本哈根會議分占鰲頭

本報2010年1月1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2009年十大環境新聞票選結果出爐了!歷經短短十天網路票選,共3960人次參與投票,八八水災、奧戴辛、美牛談判佔據台灣前三大環境新聞;哥本哈根會議、島國遷國、澳洲小鎮禁用瓶裝水則為國際排名前三大。此次投票人數是活動創辦以來參與人次最多的一次;而從八八水災及COP15獲票數,顯見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關心已經發酵,環境議題不再是隱藏或邊緣的話題。
回顧2009年無論在台灣或國際,都是驚心動魄的一年,狂野的氣候造成各地的水災與土石流,讓環境災難不斷盤旋新聞版面。台灣由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暴雨造成「八八水災」,不但創下單日降雨量百年新高,並釀成重大傷亡,影響層面更甚十年前的921地震。人為的全球暖化以及造成的災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這更突顯每年由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召開的締約國會議的重要性,特別2009年是《京都議定書》失效期前三年,因此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更深具意義。由投票結果顯示,即使台灣不是締約國,對此項會議的重要性仍殷切關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台灣早已置身其中。

除了台灣與國際間兩大重要的事件躍上頭條之外,在台灣十大環境新聞以食品安全、海洋生態議題為主;國際除了同樣是以海洋生態議題為主,全球暖化議題更獲得熱烈迴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小鎮為了環保禁售瓶裝水,居然能揚名台灣,獲得廣大網友的青睞,躍上前三名。這一則新聞乃代表公民參與環境治理、環保與觀光之間的取捨,此次選票證明,台灣網友期待公民力量的展現不容忽視;而台灣在垃圾議題不再停留「回收」的觀念,而是延伸至「垃圾減量」的源頭管理;另外,重視環保可能為觀光帶來契機。

「海平面升高 多處太平洋島國需遷國」高居國際新聞第二名。同屬島國的台灣,對於全球暖化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至今政府仍未回應國安等級,只有宣示性地要求人民節能減碳;對於海平面上升首當其衝的沿海工業區,卻仍不斷以經濟發展為名開發、破壞海岸線。

此次票選在國際新聞方面,同樣關心海洋生態,網友票選上榜的有「全球淡水生物魚類面臨滅絕威脅」及「海洋生態保育 歐盟擬將黑鮪魚列為瀕臨物種」,卻獨漏「聯合國首度慶祝海洋日」此則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新聞。海洋生態除了保育,還有一項嚴重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這也是首度海洋日所揭櫫的「海洋垃圾」現象。隨著人類消費以及不良習慣,由塑膠製品所造成的、龐大的海洋垃圾正漸漸窒息海洋生物,聯合國在海洋日特別呼籲要重視海洋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此則新聞未上榜,是否顯示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在國際事務或訊息取得管導有限,因而陌生。

投票方式是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預選的30則國內外新聞選擇。而預選的新聞則依據《環境資訊電子報》記者的報導以及數十位志工從國內外主要媒體掃描的新聞,並依據數量、影響層面以及網站上回響的程度選出。此項活動是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電信、中華電信基金會、神腦國際、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台灣立報、國際厚生健康園區、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雖然是針對2009年的環境新聞票選,結果顯示大多數新聞都有歷史脈絡,是全民共同關心的。氣候變遷與環境議題已經深深影響甚至改變地球上的生態,民眾對於永續的渴求也透過十大環境新聞的票選彰顯無遺。

2009台灣十大環境新聞如下:
1.八八水災沖出國土規劃大「災」問
2.戴奧辛爐渣毒鴨記
3.台灣重啟美牛進口談判 人心惶惶
4.珊瑚總體檢顯示珊瑚生態破壞嚴重
5.澎湖博弈公投 反方大勝
6.動保法12年 流浪動物收容仍不人道
7.台灣白海豚進入滅絕倒數
8.中科四期二林園區 環評不平
9.能源稅徵不徵?不徵!
10.台江國家公園誕生

2009國際十大環境新聞如下:
1.哥本哈根氣候會談結束 抗暖化前途多艱
2.海平面升高 多處太平洋島國需遷國
3.澳洲小鎮為環保禁售瓶裝水
4.科學家解開蜜蜂消失之謎
5.全球淡水生物魚類面臨滅絕威脅
6.歐盟擬將黑鮪魚列為瀕臨物種
7.臭氧層公約 第一個全球批准的環保協議
8.國家公園土地歸還原住民 澳洲創先例
9.歐巴馬 第二位關注氣候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0.以抗暖化為由 核電論戰再起

貼文日期:2010.1.18
原始網頁

台灣首次,16位學生與太空人對話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11日電)(陳怡任整理)
台灣的第一次! 學生與太空站live通訊! 北台灣科技學院與宜蘭縣人文國民中小學共16名學生,今天透過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安排,以無線電與在國際太空站(ISS)的太空人對話。
(圖:學生透過無線電,與國際太空站( ISS)的太空人對話,全台第一次。)(中央社)

人文中小學說,為推廣與提升學生對天文及外語的智識,校方在 1年多前向NASA申請,希望讓學生們與在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對話,並在半年前獲准。

人文中小學平時就有雙語課程,在申請獲准後,立即安排「與太空人對話」課程,邀請老師講授有關天文知識,讓學生作好準備。

北台灣科技學院電通系和中華民國業餘無線電促進會協助架設通訊設備,算準昨天下午2時49分到59分,太空站會越過台灣上空,距台灣約400公里時的訊號最強,安排人文國小和北台灣科技學院共30名學生和太空人對話。

學生們用英文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與Williams互動。有各種問題,「印象最深刻的太空訓練是什麼?」、「上太空會害怕嗎?」、「太空站內可以種植物嗎?」、「太空站內的空氣如何來?」。Williams都親切地一一回答學生的問題。像是目前太空站上有五個太空人,種的植物都活得很好,還養了幾隻老鼠,並且有跑步機和腳踏車機可健身;可以點火,但火很小;他們都沒看到幽浮。

這場特別對話原本安排10分鐘,但因通訊不佳提早2分鐘結束,只有16名學生開口,排在後頭的人難掩失望,他們原本要為本月18日過生日的Jeff慶生,也因為時間來不及作罷。

NASA受理各國學生與太空人對話作業以來,是台灣的第一次,亞洲的第三次,全世界第519次,師生們開心不已。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18

北斗二代升空 衛星導航邁大步

2010-01-18 中國時報 【亓樂義/綜合報導】
昨日凌晨中共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三枚「北斗」導航定位衛星,開始進入衛星組網階段,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為中國邁向導航定位大國跨出重要的一步,其效益不僅在經濟領域,對解放軍向資訊化建設轉型更是別具意義。
此前,中共發射六枚「北斗」衛星,前四枚為試驗衛星,係「北斗一代」,採雙星定位原理,屬於有源定位,即用戶需通過地面站和衛星反覆進行信號處理始能定位,授時和精確度遠不如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無法在飛機上使用,遑論應用於飛彈等高速飛行器。

繼美俄後 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

為突破困境,中共從二○○七年起向建構多星定位系統邁進,先後發射二枚「北斗二代」衛星,昨凌晨發射係第三枚衛星(見圖,中新社)。北斗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昨對《中新社》表示,二○一二年之前,大陸計畫發射十多枚衛星,建成覆蓋亞太區域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顯示未來二年北斗衛星將進入組網階段,為衛星發射的高發期。

按規畫,中共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採「三步走」策略:第一步為試驗階段,以累積經驗和培養人才為主,;第二步即在二○一二年之前,發射十多枚北斗二代衛星,以建立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為目標;第三步以二○二○年為限,將建成由卅五枚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據報導,中國目前正與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和歐洲GALILEO等世界三大衛星導航系統進行頻率協調,以實現系統兼容與相互操作,開展國際合作,並爭取主辦二○一二年第七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大會,展現旺盛企圖。

二○二○蓋全球 解放軍將資訊化

和GPS相比,北斗一代衛星的性能有限,導致北斗相關產品目前在大陸衛星導航市場的占有率僅一%,使大陸科研專家發出「形成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鏈已是當務之急」的感慨,同時呼籲衛星和應用盡快結合起來,以發揮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國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梁啟超之子)說,解放軍要真正實現從機械化向資訊化轉變,不能沒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否則解放軍的一體化建設很難實現。


貼文日期:2010.1.18
原始網頁

羅東高中生 獲保德信志工菁英獎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國立羅東高中高三學生林于芳,熱烈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獲得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高二學生邱瀅穎則獲教育部品德優良楷模;曾擔任學生法庭庭長的劉承杰,也獲教育部表揚為人權小尖兵。
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林于芳,從小懂得感恩惜福,去年羅高65周年校慶,她以「送一份改變生命的大禮,向羅東高中致敬!」,發起募集65組課桌椅送給貧童活動,得到師生熱烈回應。

今年林于芳發起飢餓體驗營,帶領師生共同體驗飢餓。喜愛美術的她,也與同學合作規劃開畫展,「她真是個難得的好女孩」校長游文聰稱讚她。

邱瀅穎善體人意,笑起來就是個有自信的甜姐兒,功課優秀,多才多藝,演說全縣第一,也是英語話劇最佳女主角,還擔任各社福機構的志工。住南澳的她,每天花3個小時通車。她獲得品德楷模獎,導師莫宏恩說,真的是實至名歸。

獲人權小尖兵表揚的劉承杰,對法律很感興趣,高二擔任學生法庭庭長,參與過多次實習法官等研習。劉承杰說,擔任學生法官是學生與學校的橋梁,對事情要思考得更廣泛,因此再參加人權法治讀書會、領導人才培育營。


貼文日期:2010.1.18
原始網頁

不凍港結冰 秦皇島民眾稱奇

受寒流影響,渤海灣鄰近山東秦皇島的海域,竟然也出現海面冰封現象,由於秦皇島是中國著名的不凍港,當地民眾對於結冰的海面,還真是覺得非常稀奇。
耶穌在海面上行走是神蹟,秦皇島市民在海面上行走,那就叫做罕見的自然現象了,只因為不凍港秦皇島竟然凍了起來,好奇的民眾趕緊往海面上走一遭嘗鮮。

相較於秦皇島,萊州灣海水較淺,結冰幾乎年年都有,只是今年的情況格外嚴重,海廟港內外有近500艘船隻就這麼被凍住啦,無奈的漁民只得掄起木棍敲打冰面,自力救濟,由於不少漁船都來自外地,漁民一旦被困就沒吃沒喝的,當地海防官兵也好心地為漁民們送水送煤送食物。

氣象預報顯示,近日內至少還有兩股冷空氣將影響山東,海面冰凍現象將持續擴大,並且至少持續到這個月下旬。(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18

北半球氣候酷寒 專家:只是暫時現象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4日專電)北半球氣候酷寒,讓不少人士質疑氣候暖化的理論,不過權威的氣候專家指出,目前的寒冬只是暫時現象,2015年後暖化將加速。
德國基爾(Kiel)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專家拉提夫(Mojib Latif)表示,週期性的溫度變化會掩蓋長期的趨勢,北半球目前的嚴寒,只是減緩了暖化的趨勢。

他告訴「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Rundschau)說,這種暖化「暫停」的寒冬現象,大約會持續到2015年,之後溫度將再度上升,甚至可能加速暖化。

拉提夫還提醒,不要因為北半球酷寒,就誤以為暖化不存在;事實上,赤道一帶目前異常溫暖,廣大的熱帶地區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遠比歐洲還大。

由於降雪量比往年都多,瑞士和奧地利滑雪勝地的旅館今年業績暢旺,拉提夫建議這些旅館老闆,更應該趁機好好想想,沒有雪的話要靠什麼維生?「因為全球暖化一定會到來」。

拉提夫也批評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美國「福斯新聞電視台」(Fox News)等媒體誤解他的談話,報導說今年的寒冬是天氣變冷的開始,「迷你冰河時期將來臨」。

這位以海水溫度研究聞名學界的專家告訴「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ORF)說,海水目前的冷週期的確有抑制暖化的效應,但長期來看,氣溫上升的趨勢不容置疑,這些媒體說未來數十年將變冷簡直是「胡說八道」。

貼文日期:2010.1.18
原始網頁

氣象專家預測/北極震盪 春雨多颱風少

2010年1月11日 18:25:22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從有氣象觀測紀錄以來,首見「北極震盪」與「聖嬰現象」同時作用,導致暖冬短時間內遭冰凍,變身冷冽寒冬。不過,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台灣所處位置,反而會是春雨多,颱風個數變少,對台灣其實有利。」
不過,彭啟明強調,由於至今只能掌握到微弱訊號,預估春雨多的機率高些,但實際情況仍然充滿變數。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也說,政府密集召開抗旱會議,氣象局的觀測資料會是重要參考資料,氣象局會在完全掌握後才會對外發布,以免引起恐慌。氣象局評估,受到聖嬰現象影響,今年春季雨量偏少的機率約有三成,原來預期在去年十二月底就能明確知道春季降雨情況,但受到「北極震盪」等自然因素影響,情況遲遲未能明朗。

台大大氣系教授許晃雄表示,非典型聖嬰與傳統聖嬰發生不同,訊號不強,也讓氣象預報充滿變數,同時受到季節預報技術的不確定性,學者和氣象局都不敢對外講出有信心的春雨預測。

彭啟明說,受到「北極震盪」效應影響,冷空氣密集接力來襲,「北極震盪」一月底前還會發威,歐美仍會遭風雪襲擊。還好台灣所處區域水氣足夠,可以稍擋北方下來的寒冷空氣,受害情況不會像歐美那麼嚴重。

彭啟明評估,聖嬰現象效應預期會持續到五月份,目前期待二月開始降雨,春雨下得夠,才能補足緊接夏天可能因為颱風來得少、出現降雨不足引發的缺水危機。

彭啟明說,每年西北太平洋會生成二十七個颱風,登陸台灣的約有三到四個,預期受到聖嬰效應影響,今年可能減為只有一個,但他強調,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單一個颱風威力可能破壞力驚人。就像去年真正登陸台灣的只有一個中颱莫拉克,卻重創南台灣。

貼文日期:2010.1.18
原始網頁

放手一搏!太空中心DIY福衛五號

2010-01-18 中國時報 【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家太空中心因ARGO衛星爆發採購弊案,近年飽受外界批評,國家實驗研究院甚至曾考慮裁撤該中心。在痛定思痛後,太空中心決定放手一搏,經國科會和國研院審查通過,自行設計研製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向國人展現建立自主衛星技術的決心。
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張桂祥指出,福衛五號的衛星本體確定由國內團隊自行設計研製,最大的突破、也是最冒險之處,是光學酬載(二米解析度的遙測鏡頭)將完全由國內自行研製。

「這一步對台灣太空科技發展非常重要。台灣若要發展衛星,自己動手做光學酬載,是必要的。」張桂祥強調,國家太空中心不這樣做不行,也有助提升近年來低迷的士氣。

福衛五號以銜接福衛二號的遙測任務為主,福衛二號已在去年五月屆滿五年任務壽命,目前仍在太空軌道穩定運轉。依國家太空中心上個月底呈報國科會審查通過的設計規劃,福衛五號重量約五二五公斤,光學酬載黑色解析度二米、彩色解析度四米,預定軌道高度七二○公里,為太陽同步軌道,每天飛越台灣兩次,任務壽命五年,預定二○一三年底發射升空。

福衛一、二、三號衛星全由國外設計或製造,福衛五號從設計到製造將由國家太空中心整合國內研究機構和廠商,自己動手,衛星本體由該中心負責設計研製;光學酬載鏡頭由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設計研發;衛星電腦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與國內廠商合作研製。整個計畫中,僅發射任務委託國外火箭公司執行,上周已確定由美國Space X公司以約二千三百萬美元得標,由Falcon-1火箭搭載升空。

貼文日期:2010.1.18
原始網頁

2010/1/17

連遊戲都在援助海地

這次海地的災情令人同感深受,
連遊戲軟體都有援助行動

2010/1/12

2009捍衛地球大作戰 羅高學生決賽錄影畫面

影片請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m0BJoYUvkg

榮獲全國第四名

校名:國立羅東高中
隊名:♂‧地下‧低能兒‧♀
指導老師:蘇敬怡
隊長:302官展履
隊員:313余柏毅、313胡斯漢

2010/1/11

暖化還沒到 地球將進入迷你冰河期?

2010-01-11【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地球暖化與溫室效應才讓各國政府焦頭爛額,現在又有科學家指稱,近日全球各地異常的暴風雪現象,其實正是一段或許將歷時20至30年「迷你冰河期」的開端,警告人類防暖化之前可能得先防寒冬。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氣候科學家根據太平洋與大西洋水溫自然循環做出分析,發現地球可能已經進入「迷你冰河期」,資料顯示,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從2007年起增加了105萬9300多平方公里,增加幅度高達26﹪,與前陣子部分科學家主張的2013年北極夏季無冰的暖化說完全相反。

主張「迷你冰河期」的科學家說,從1980年到2000年,還有20世紀初期的地球暖化,其主要成因恐非人類,而是海洋的冷暖循環,到了現在不過是這個循環又再度逆轉,如此則全球暖化將暫停,氣候會開始變得比較冷。
而雖然他們也承認,目前的酷寒確實肇因於「北極振盪」,但他們也認為,這和更長週期的變化,也就是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數十年振盪」有關。根據他們的推測,「數十年振盪」將在全球各地同步展開,最近數十年的「熱模式」會翻轉成「冷模式」,接著在數十年後又翻轉回來,而這才是最近百餘年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因。

由於這些學說等於完全否定現今主流的人類影響氣候導致暖化說,且這些科學家之前也都並非批判暖化說的人士,所以他們的說法已經引起科學界高度重視,進一步深入探討地球氣候變化的成因。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11


地球邁入小冰河期 北半球急凍挪威-42度冷斃了!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進入2010年後北半球的氣溫迅速急凍,位於北歐的挪威,氣溫更是破紀錄地下探攝氏零下42度,就連一向溫暖的佛羅里達州南部城市基韋斯特氣溫也只有8.3度,是當地112年來的最低溫。有專家於是提出警告,強調寒冷的天氣可能會持續二、三十年,地球即將進入所謂的「小冰河期」。
北歐的冬天向來寒冷,不過今年的冬天卻連耐寒的挪威人都感到有些吃不消,挪威內陸城市氣溫下探攝氏零下42度,超低溫硬是打破23年歷史記錄。當地學童不僅得穿著厚厚雪衣禦寒,停車場的車輛也不敢熄火,以免發生發不動的狀況。

不過這波急凍現象不只影響高緯度地區,就連陽光普照的佛羅里達州也是又濕又冷,位於佛州、美國最南方城市基韋斯特氣溫更是掉到只剩8.3度,創下當地112年來的最低溫記錄,就連柑橘等水果都結了一層冰。

從種種跡象顯示,北半球冰天雪地的氣候似乎和科學家警告的全球暖化現象背道而馳,根據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數據顯示,自從2007年以來北極夏天的海冰就增加了106萬平方公里,因此有派學者認為,全球暖化與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無關,反而和海水的溫度有較大的關係。

學者認為,過去數十年的暖化主要是受到海水暖周期影響,如今海水已進入冷周期,專家預估,未來的冬天將會更常出異常寒冷的天氣,而且很可能會持續二、三十年,意謂地球即將進入「小冰河期」。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目前北半球的異常低溫是「北極震盪」所造成的,且只是暫時的現象。到底地球的未來會變得更冷還是更暖,恐怕還要更多的科學證據才能釐清。(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11



北半球酷寒 小冰河期來臨?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0.01.11 11:21 am

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暖化已停止,並開始冷化(global cooling),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30年,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今年的冷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

這些科學家的預測是根據他們對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溫度的自然周期分析,推翻一些已廣為大家接受的氣候暖化理論,這些理論宣稱,到了2013年夏天,北極圈將完全無冰。

每日郵報說,根據科羅拉多州的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自2007年以來,北極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萬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議防止全球暖化的人士也未反駁這一點。

科學家的預測也推翻了氣候變遷電腦運算模式,這些模式認定自1900年以來的地球暖化完全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就會繼續暖化。

科學家說,他們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暖化是因為過去海洋周期處於「溫暖期」,而目前正處於「寒冷期」。

德國基爾大學萊布尼茲研究所的著名氣候專家拉提夫(Mojib Latif)發明測量海面以下900公尺海水溫度的新方法,海水的冷暖周期就是從這個深度的海水開始。他和同僚在2008年出版的研究報告中,預測海水進入新的冷周期,並在去年9月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會議上提出警告。

他接受每日郵報訪問時說:「1980到2000年的全球暖化,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有五成,是受海水暖周期的影響。現在海水進入冷周期,因此像今年冬天這麼冷的天氣,往後會更常出現,夏天也可能涼爽些,這樣的氣候可能維持20年以上。」他說:「我們過去見到的冰河和海冰退縮現象將停止,目前全球暖化已停止,未來很可能愈來愈冷。」

上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氣溫出現幾十年來最低溫,一些媒體報導這只是不正常的干擾, 是短暫現象,全球暖化的趨勢沒有改變。

拉提夫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是長期的氣候改變,稱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數十年震盪」(multi-decadal oscillations),例如北大西洋中間的海水溫度已比地球還在暖化時的平均溫度低了幾度。

原始網頁
貼文日期:2010.1.11

2010/1/2

跨年煙火外 今晚記得抬頭賞「藍月」

Janni提醒:"藍月"是看不到的啦
(中央社台北31日電)今年除夕慶祝活動多了一個項目:觀賞通稱為「藍月」(blue moon)的本月第二次滿月。「國家地理新聞」(National Geographic News)報導,今晚的藍月是1990年以來首次,下次想再有這種難得的體驗,要等到2028年。

需要解釋的是,藍月並非真的會出現藍色的月亮。英文blue moon所通稱的是一個月的第二次滿月。這種景象因為難得一見,英文還有"once in a blue moon"的成語,意思是「千載難逢」。

目前外界一般把一個月中可能出現的第二次滿月稱為藍月,其實這是來自天文雜誌「緬因州農民曆」(Maine Farmer's Almanac)的一個編輯錯誤。當年執筆人錯用該辭,以致這個定義流傳至今。

對1819至1962年各年農民曆的研究發現,「藍月」指的是一年中可能出現的「額外」(extra)滿月。而之所以會出現額外的情況,在於陽曆年(calendaryear)的基礎是太陽周期,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由於無法被月亮盈虧週期整除,所以每三年左右就會出現一年有13次滿月的情形。

農民曆將一年分為四季,每季三個月。而當任何一季出現四次滿月時,則將當季的第三次滿月稱為藍月。

芝加哥「艾德勒天文館」(Adler Planetarium)天文專家漢莫格倫(Mark Hammergren)表示:「了解一個月可能有兩次滿月,且有各式各樣相關的民間傳說,這代表了人類從出現以來就一直是天文學家。」

不過,在某種大氣條件下,「真的」藍月是有可能發生的。漢莫格倫說:「發生森林大火或有火山爆發時,大氣中可能有足夠的特定物質,就可能讓月亮看來微微泛藍。」

比如說,1950年加拿大森林大火、1980年華盛頓州聖海倫斯山(Mount St. Helens)火山爆發,都造成月亮轉藍。

另一方面,儘管菲律賓馬永火山不斷隆隆作響顯示即將爆發,但專家們並不認為該火山最近的活動足以將今晚的月亮轉藍。(譯者:中央社蔡佳敏)981231

原始來源
貼文日期:2010.1.1